![]() |
刘忱自编自导作品《战妻》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短片角单元。受访者供图
南都讯 记者汤蕊妍 法国戛纳电影节红毯一直都是娱乐名流争宠夺目之地。今年5月16日,深圳女孩刘忱带着自编自导的微电影《战妻》,踏上了众多女明星梦寐以求的电影节红毯。《战妻》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角单元,此前该片被选为美国军事电影节官方评选影片。6月回深圳短暂休养后,这名年仅25岁的女孩又回到美国洛杉矶筹备下一部微电影的拍摄。
关注人性话题喜欢“重口味”
2010年从深圳大学传播系毕业后,刘忱到美国纽约电影学院深造。她坦言,自己一直很喜欢“重口味”的东西:“我爸爸是心理医生,可能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吧,我从小就喜欢"重口味"一些的东西,很喜欢探讨人性、性、心理、生活的电影和作品。”出于对人文关怀题材的偏爱,刘忱自编自导的六七部微电影都是讲述都市男女内心深处的秘密,其中,女同志题材的《冰山》是知名视频网站乐视网“圆梦计划”的首部微电影。
今年5月,刘忱带着新作《战妻》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此前《战妻》已在美国军事电影节上受到关注,也让人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所了解。“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有人发明了一种药片,吃了能忘记痛苦的回忆,于是就想到了经历过战争的军人,接触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病症。”刘忱说,当她了解到还没有人从军人的妻子和性的角度来讲述这类故事,于是就定下了拍摄方向。
她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采访调查,但很多军人并不想对这种病症多说一句。影片前后经历了大半年才完成,用最私密的生活故事讲述战后创伤对参军家庭带来的伤害。刘忱希望透过影片,能有更多人了解并帮助遭受过战争伤害的人。她认为,好电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所以她致力于讲好故事、拍好电影,关注不同话题,为部分群体争取话语权。
同学眼中的“女汉子”
在大学同学王振权看来,刘忱的成功绝非偶然,她就是个“女汉子”。“大家印象中的刘忱都是一个"御姐"般的存在。她在大学期间的绰号都是诸如"刘大婶儿"这样的称号。”
刘忱对电影的执着和坚持,也让朋友们印象深刻。王振权说,大三实习,当很多人还在为未来迷茫时,刘忱就已经在一个儿童电视剧里不辞辛劳地做着琐碎的制片工作,为小演员说戏,为剧组成员买盒饭……2011年,刘忱到美国进修电影,曾在微博给王振权留言说发现了一个很棒的纪录片题材,建议他关注下。由于工作忙,王振权后来把这事给忘了。没想到今年刘忱回国时,再次和他提起了那个选题。“我能意识到她对选题的见解也在逐步加深,可见作为一个创作型的电影人,保持对一个事件的长期专注,也是通往红地毯的必备品质。”王振权说。
每年从传播系广电方向毕业的学生不少,但能像刘忱一样继续做电影的屈指可数。目前,她在美国和朋友成立了工作室,希望有更多的尝试。她的身份也不仅仅是导演,还有制作人,编剧等。“其实我也没怎么规划过未来,纯粹是因为喜欢电影,没有太多杂念左右我的决定……走一步算一步,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刘忱说。
南都贺喜:天赋加努力,让刘忱年纪轻轻就实现了导演梦。而对电影热爱的纯粹、对自己目标的执着,正让她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创作型电影人,这样的品质,足以让她在今后的电影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