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研究发现“血拼”或让人更寂寞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 [“血拼”或让人更寂寞]

  心情不快或感觉寂寞时,不少人选择出门“血拼”,希望漂亮的衣裙、精美的包包带来好心情,让人不再寂寞。荷兰研究人员发现,“血拼”不一定能换来好心情,也可能令人更寂寞,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三种动机

  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里克·彼得斯带领研究小组随访2500多名消费者,借助专业调查问卷评估他们的物质主义程度和寂寞感。物质主义指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和欲望。评估一年一次,连续6年。

  结果显示,人们购物的动机通常分为三种。彼得斯把第一种称为“重视攫取”,这类消费者单纯因购买、拥有某些商品而觉得开心;第二种动机是“展示成功”,这类消费者认为物质影响自己的社会地位,必须做到朋友有我也有,甚至更好;第三种动机是“获得快乐”,这类消费者购物是为了填补生活中的情感空虚,觉得新东西让自己感觉良好。

  彼得斯发现,对这三类消费者而言,只有第一类消费者把“血拼”当作“快乐药”,购物过程会减少寂寞感。

  恶性循环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援引彼得斯的话报道:“如果你是另外两类消费者,‘血拼’可能会让你更寂寞。”

  彼得斯说,如果“血拼”的动机只是为了在物质生活上至少向亲朋好友看齐,或者是为了弥补生活中其他问题,那么购物只会增强寂寞感。而寂寞感越强,人们可能越想去购物,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以购买一条名牌裙子为例,如果你只是因为这条裙子漂亮而购买,这种购物会减少寂寞感。如果期待这条裙子弥补内心的不愉快,或者希望穿上它向朋友和同事们显摆自己的生活状况,那么买下它可能令人感觉比出门购物前更失落、更寂寞。

  不如社交

  对于寂寞人群,彼得斯建议,不妨多接触他人,提高社交技巧,以此对抗孤独寂寞。

  美国韦尔·康奈尔医学院精神病学家盖尔·萨特茨说,一直不清楚人们为什么喜欢通过购物来消除心中不快,荷兰研究人员的这项研究尝试分析这一问题,而且“言之有理”。

  萨特茨说,内心寂寞是个大问题,“我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以前少,好多朋友和推特‘粉丝’与我们的关系并不密切,你的寂寞感不会因为朋友评论你的照片而减少。”

  她告诫说,通过“血拼”来抵御寂寞也许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可能让人越陷越深,甚至入不敷出。

  黄敏(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news.sohu.com false 北京晨报 https://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08/14/content_241254.htm report 1263 心情不快或感觉寂寞时,不少人选择出门“血拼”,希望漂亮的衣裙、精美的包包带来好心情,让人不再寂寞。荷兰研究人员发现,“血拼”不一定能换来好心情,也可能令人更寂寞
鍙戣〃缁欏姏璇勮锛佺湅鏂伴椈锛岃涓ゅ彞銆�圈主招募ING
Ctrl+Enter蹇嵎鎻愪氦
鍒嗕韩璇勮鍒帮細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