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4日报道
时值国庆“黄金周”假期,中国官方要求加强推行公民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外媒称,该指南虽措辞严厉,但不具法律效力。
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0月2日报道,中国游客在国外的行为举止并不总是那么理想。因此在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中国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一系列行为准则。比如吃饭时不要发出吧唧声,不要直接从碗中出声地喝汤,不应过长时间占用公厕。
还有一些针对各国风俗习惯的建议,并配有大量插图:如在德国要叫一只狗过来可以打响指,但叫人时可不行;在西班牙,女性应佩戴耳环,否则会让人觉得像没穿衣服一样;到了日本,游客在就餐时不应整理衣物,也不应抚摸整理头发。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0月2日称,近来,中国政府为提高游客“素质”实施了一系列强力举措,而这份行为指南便是其中最详尽、甚至不免有超现实意味的力作。该手册以卡通插图的形式描绘了旅途中的不当举止,但主角则显然不是中国人。
指南既包括“不要咒骂当地人”等基本常识,也包括“不要在坐便器上留下脚印”、“在苏格兰不要买石头当纪念品”等怪异的条款。中国游客还常强迫当地人合影、在泳池中小便或吐痰、把手绢放在灯罩上烘干、在公共场合抠鼻孔或剔牙等。
中国国家旅游局建议,应时常修剪鼻毛,且不要把不锈钢餐具、枕头和航空救生衣当礼物拿走。该指南警告:“如发生紧急情况,有人可能会没有救生衣而身陷险境。”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2日指出,为帮助中国游客杜绝不文明和不符合当地习俗的行为,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文明旅游出行指南详细列出要求:如对英国人不要问“吃了没有”;在尼泊尔不要用脚碰他人的东西;在意大利不要送人手帕;在印度不要用左手递东西等。
指南提醒中国游客做到:洗澡拉上浴帘、登机前保持安静、飞机安全停稳后再打开手机、跟团旅游要准时、出席宴会要提前到达并着装得体等。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各国纷纷努力吸引这批人数越来越多、出手阔绰的游客。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2012年中国游客在境外花费近630亿英镑。
然而,中共高层担心,不少出境游客的不良行为也引发了中国国际形象的问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曾呼吁到国外的中国游客注意公众场合的言谈举止,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称,随着中国富裕阶层人数逐渐增加,出国游客日益增多,近期也出现一些令人关注的案例。如一名少年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引发全国舆论和民众对外游者行为举止的大讨论。
报道指出,中国游客虽然成为全球旅游市场争夺的对象,但由于少数人行为不检,引起当地居民和商界反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