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圈套
文_龙在宇
前些年有句流行语:看了《色戒》,发觉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状》,发觉兄弟不可靠。
还有什么是可靠的?笔者不知道。但从近期若干事件分析,起码能得出一个结论——圈子也不可靠。
过去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有幸见识到各种形形色色的圈子。
有校友圈子、老乡圈子。比如中石油的原高管冉新权、王道富。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是老乡,此外,还曾在同一个班子里共事,并先后执掌中石油旗下的长庆油田达十年之久。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他们或许说着彼此熟悉的乡音,共同追忆美好的校园时光。而如今,他们在同一天被免去职务。真可谓不是同年同月升,但是同年同月撤。
有老同事、老领导的圈子。比如薄熙来、唐肖林、王正刚、王立军等人。薄熙来与唐肖林是老同事,也曾私交甚笃。对簿公堂时,薄称唐肖林是个骗子,像疯狗一样乱咬。面对曾经提携有加的老部下,薄也指其“品质极其恶劣”。
还有那些酒肉朋友的圈子。比如李某某与他的那些朋友。在法庭上,李某某的朋友魏某承认李某某曾在案发当晚动手打人,李某某的母亲则当庭发火,指责魏某的律师。
圈子的友谊甚至可以追溯到上辈人。比如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与商人戈建鸣之间,就堪称世交,“两代人,几十年的交情。”在法庭上,张曙光辩称,按他跟戈家的交情,如果他主动索贿“做出来也恶心”。不过,相关证据显示,该收的钱,张曙光还是一一笑纳。
哎!平时言之凿凿,要为圈子里的同伴两肋插刀,大难临头却各自飞,为了保全自己,恨不得插别人三刀、四刀。
其实,这原本不足为奇。圈子的本质就是利益联盟,利益是圈子的润滑剂。结圈之人心态各异,但目的无非是为了从圈里获得好处,达到权力的利益共享。当利益不复存在,圈子也就只能土崩瓦解。
圈子不仅不可靠,有时甚至就是一个圈套。
但凡圈子,离不开一个“私”字,公权与私利结盟,正常的人际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和权力关系。一些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人,用尽各种手段想挤入圈子,当然不是想着来为大哥免费服务。他们心中算计的,就是如何从握有权力者手中,攫取到自己的利益。
正是因为圈子腐败的巨大破坏力,社会上才有了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等于进了班子。”
无论级别高低,只要腐败圈子形成,其特征总是惊人相似——以权力为纽带,围绕某位核心人物,编织权力网。商贾之人穿梭其间,形成利益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是圈子内的人被排挤出局、冷落一边。一切灰色交易都在圈子内操作,圈外人甭想窥得圈中内幕。那些入圈的官员也拥有了两面人生,圈子外,冠冕堂皇,正人君子;圈子内,漆黑一团,腐败透顶。
诚然,官员也是人,是人就会接触各种社会关系,也会拥有自己的朋友。但如果是借这些社会交往,结成利益团体,无原则地维护圈内人的利益,甚至成为腐败的变种,不仅不容于党纪国法,也是对“朋友”二字的亵渎。
君子之交淡如水。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是腐败同盟,这其中的界限,相信以那些身居高位者的智商,是不难分辨的。实在还弄不懂,不妨再去看看近期那几场引人关注的法院庭审。
圆而中空,谓之圈子。在人际交往中,引申而来的人脉圈子,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高度。有句话说得好,什么样的人玩什么样的鸟,什么样的鸟被什么样的人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