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13日抵达访东南亚的最后一站越南,这是会让普通中国人立刻想到领土争议的国家。此前,日本首相安倍刚刚在这里“抛完绣球”离开,日本舆论不假思索地把“拉拢河内”的帽子套到中国头上。
越南媒体的官方属性强于中国媒体,它们13日用“合作互利”的评价释放对中国新一届政府首脑来访的善意。“努力创新思维,破解南海这一两国关系中唯一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一同样坦诚的表达来自李克强。他与越南领导人会谈时强调,双方同意成立海上、陆上、金融三个联合工作组,尤其是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这是“中越关系面向未来取得的重要突破”。
马来西亚学者胡逸山解读说,这既是向河内释疑,也是对南海争议国发出信号:有领土分歧不妨碍坦诚交流。
越南在东南亚占据重要地缘政治地位,中国学者苏浩认为,如果和越南这个争端最明显的国家能协调好关系,南海问题可能出现全新局面,甚至会改变南海成中美战略博弈场的趋向。
【环球时报赴越南特派记者 吴乐珺 本报驻外记者 暨佩娟 李珍 萧达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甄翔 李渊 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