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薛冰妮 马强 实习生宋福亮 通讯员任宣 昨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了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关于《广东省信访条例》起草情况座谈会。教授们大多认同解决信访问题,功夫在信访外。有法学教授直言,现在的维稳经费应转化为救助基金。
现实生活中,“信访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在座谈中,三所高校的教授在发言中都坦言认为现在的信访走偏了,信访本应作为群众向政府进言,发挥参政议政的功能,现在变成了通过极端诉求使个人诉求得到满足,偏离了法治轨道的渠道。因此信访立法如何体现法治精神是关键。
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轩认为,应该弱化信访的救济功能,张扬其应有的群众与国家机关桥梁的功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石佑启也认为应强调信访的政治参与与权力监督功能,弱化救济功能,因为信访是补充性的社会救济。
三所高校的教授都认同解决信访问题,功夫在信访之外。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恒认为,信访问题应结合社会救助解决。现在有一批维稳经费,信访人有困难,就给一点,但是从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应当把它转换为一种救助基金。
在座谈中,很多学者都谈到了对信访一票否决制的政绩考核出现了截访,影响信访人正常的信访权利。刘恒表示,在立法设计上,他们拟改变过去只对信访人规定责任,信访机构没有责任的格局,广东的信访条例对信访机构也应当规定责任,对信访机构渎职、不作为设置一些法律责任条款。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轩则认为,信访数量应与政绩脱钩。考核信访应该以质量、效率作为综合考评的标准。
多名教授谈到现实中引发信访矛盾主要在于现在的信访没有程序性的回应,给信访人石沉大海的感觉。因此,教授们大多认同信访要公开,要透明,要听证,答复要说明理由。刘恒认为,调研中发现,很多信访人交了材料后,信访人没有程序性的回应。信访机构接到诉求后,不吭声,让信访人等待时间长,不停排队,被解读为工作态度不好,对请求不关心,导致矛盾加剧。因此在立法上程序性的回复要设计得更精细一些。信访增强透明度。广外副校长石佑启也认为,信访应建立共享,应该便于查询,信访结果可以向社会公开。
公开 信访要公开,要透明,要听证,答复要说明理由。信访应建立共享,应该便于查询,信访结果可以向社会公开。
救助 信访问题应结合社会救助解决。现在有一批维稳经费,信访人有困难,就给一点,但是从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应当把它转换为一种救助基金。
责任 信访数量应与政绩脱钩。应对信访机构渎职、不作为设置一些法律责任条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