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缘何“招生难”
受传统观念影响、职教生“后劲不足”、招生政策等原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未真正形成。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凯茆琛
2013年近700万的高校毕业生让大学生就业难更加凸显,然而职业院校就业却“风景这边独好”。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但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就业火爆,但职业院校招生“吃不饱”、生源萎缩问题突出,职业教育呈现“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现象。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何成了家长学生眼中的“鸡肋”?
就业率逆势“飘红”
“从未遭遇就业难。”谈到毕业生就业问题,重庆工业技师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柳孜亮自豪地说,“今年虽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但一样有很多企业过来要人,我们毕业生供不应求,不少学生的目标是进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吉胜介绍说,今年该校共有1624名毕业生,去年就业率是96.78%,今年基本相同,毕业生平均工资在2600元左右。该学院电气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王毅告诉本刊记者:“今年我们系向一家电力公司输送了35名毕业生,对方还嫌少。5月22日,另一家电力公司问我们要30人,但毕业生已经全部就业。”
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唐天强说,他们学校今年毕业生约2500人,除个别学生因个人原因外,几乎100%就业,平均一个学生约有3个企业争抢,“像汽车、数控等专业学生实习的时候月薪就有2000元,转正之后少则3000元,多则5000元。”
重庆市教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隗建勋说,2013年重庆市中职学校毕业生约13.25万人,就业率达到98.3%。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编写的《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底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就业率连续三年增长,自主创业者比例高于本科生,毕业后三年收入倍增。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何能逆市“飘红”?受访者表示,职业院校就是培养一线高级蓝领的明确定位是主要原因。
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导致了本科生和高职、中职生就业观念的差异。一些大学毕业生希望找份体面的工作,往往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而高职、中职生认同自己的“蓝领”身份,能吃苦,愿意在一线工作。
重庆工业技师学院数控机床专业的学生刘龙俊明年就要毕业,他说:“我对工作要求不高,先从基层加工做起,只要能学到技术就行,有技术不怕没饭吃。”
在专业设置方面,高职、中职院校跟市场结合紧密,不少学校围绕产业办学,与产业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紧密联系,与工业园区、企业深度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同时根据产业的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据本刊记者了解,重庆渝北区职业教育学校的5大专业群覆盖了重庆汽车、机械、电子等主要产业,90%的学生输送给了重庆各大工业园区,每年毕业3500人仍供不应求;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根据西部地区茶叶发展的需要,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首批150名毕业生提前一年就被贵州等地的茶叶生产企业“预定”。
多数职业院校“吃不饱”
近年来,重庆市将职业教育放在区域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扶持,2012年全市职业教育总投入8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8%,今年又大幅增加。技工短缺、政府扶持、质量提升让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带来了高就业率。但高就业率却并没有给职业院校带来高入学率,一到招生季,多数职业院校都喊“吃不饱”。
重庆市开县巨龙职业学校副校长吴南川介绍,开县生源很丰富,每年初中毕业生有2万多人,县内三所中职每年只招收5000多人,但学校每年1200人的招生计划也很难完成。万州区是重庆市职业教育基地之一,仅中职学校就有11所。重庆市平湖技师学院校长赵建国说,今年学校计划招收2500人,但开学只有2000人报名。
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何成了家长学生眼中的“鸡肋”?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职教生“后劲不足”、招生政策等原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未能真正形成。
首先,职校招生难深受“读书考大学”的传统观念影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表示,目前国家通过减免学费和增加补助来吸引学生报考职业院校,但对发达地区和中产家庭的吸引力有限。
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但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提高,一些家长认为,中专大专学历显得太低,迫切希望子女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重庆武隆县白马镇居民代元素初中文化,常年在外打工,他告诉本刊记者:“女儿读初三,虽然成绩不太好,但我希望孩子能读高中考大学,别像我一样文化水平太低。”
其次,职教生再教育受限,“后劲不足”。受访学校表示,目前职教毕业生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要想成为技术过硬的高级蓝领,再教育至关重要。但由于高校招生向普高生倾斜,中职高职学生升学比例受限,多数职教学生难以进一步继续提升学历和技术水平,职业教育往往成了“断头教育”。
重庆市积极探索建立普、职融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试图打通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历教育通道,并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互通。2012年重庆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1.4万人,比例达到12%,高职院校升入本科3000余人。但受到整个政策环境的影响,受益面依然有限。
为了保证中职院校的生源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普高和职高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但本刊记者采访发现,“普高和职高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在许多地区未能有效执行,不少地区普通高中还在扩招,一些办学质量较差的高中甚至连中考只有一两百分的学生都收,大大挤占了中职的生源。
石伟平认为,本科院校扩招后,经过一本二本三本招录之后,留给高职的生源非常有限,民办职业院校招生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有单独和对口招生的政策和方式,但仍是杯水车薪。
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与学生人数挂钩,生源少引发了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抢生源给初中校长或班主任老师高额回扣已成为潜规则,每年的“生源大战”大幅抬高了学校的运行成本,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改变“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权教授表示,就业率并不能成为衡量职业教育发展好坏的主要标准,普通高校就业率虽然不一定高于职业院校,但学生在就业质量和发展空间上远远好于职业院校。
隗建勋也表示,职业院校就业率虽高,但主要是一次性就业率,重庆中职学生对口就业率只有85%,平均起薪每月在1800元左右,工作流动性大,学生后续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技能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体制性障碍。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指出,到2020年,如果中国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人才供应缺口。
受访学校负责人及专家表示,职业教育关系到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产业调整升级,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一是彻底改变“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制度问题。朱德权认为,我国教育制度在普通学校、职业学校上存在等级性,形成了纵向层级差异;普通学校在招生、投入、重视程度上都优于职业学校,从而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要破除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障碍,首先就要让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从纵向层级差异转向横向类型差异,在招生、投入等方面一视同仁。
二是鼓励企业深入参与职业教育。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副校长李先成介绍,该校与富士康集团鸿超准公司深度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由企业提供,学校只负责实施课程计划,并给予每位学生5000元的补贴,学生因此能学到过硬的技术,一去就能上岗,月薪达到5000元。但李先成表示,这样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太少,多数企业不愿在培养师资、学生实习方面投入。
赵建国表示,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投入很大,一台实训用的机床就是几十万元,但几年之后这些机器就会陆续淘汰,又要重复投入,学生也难以学到最前沿的技术。如果校企合作有相关制度规范,多数企业能够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既能节约国家大笔投入又能让学生学到前沿技术。
受访学校负责人建议,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责任,对提供师资培训、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激励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
三是加快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发展非学历培训。
专家建议,一方面应严格控制普通高中和三本院校的招生规模,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成长通道体系,扩大技工、技师教育,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纵向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另一方面,通过生源多元化实现职业院校的转型。
石伟平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职业院校应将生源对象从传统的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扩展到所有有职业培训需求的成人,包括农民工、企业从业人员、社会无业人员等。通过大力发展非学历的成人职业培训,在困境中实现转型发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