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都市报讯 2日凌晨,嫦娥与玉兔相拥直奔广寒宫,她们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飞天奔月的渴望,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祝福吧,为嫦娥玉兔幸福私奔,也为我们奔月的梦想!
华西都市报记者徐湘东西昌现场报道
“10、9……3、2、1,点火!”静寂山谷“零号指挥员”鄢利清有力地发出号令。同时,发射控制台操作手白春波重重地按下红色点火按钮。
今日凌晨1:30,担负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展开奔月之旅。
18分钟后,嫦娥入轨
火箭升空的那一刻,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形成了一道明亮而美丽的光带。
总重达数百吨的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刺天幕。
在火箭腾空的同时,嫦娥工程各大系统上万名参试人员、数千台套设备一齐启动。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从西昌到北京、西安,从厦门、喀什测控站到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测控数据的接力实时传来。
1时48分许,器箭分离。火箭将探测器成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48分钟后,发射成功
太空长途跋涉之后,嫦娥三号将在月球实施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随后开展一系列科学试验。
2时18分许,嫦娥三号探测器太阳能帆板展开。指控大厅内掌声四起。随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静谧的夜空,群星闪烁,仿佛在为浩淼太空中翩翩起舞的嫦娥三号照亮通往月宫之路……
特别关注
“嫦娥三号的旅程变短了”
嫦娥一号是经过约280小时的太空跋涉,才到达月球轨道的。“如今,嫦娥三号的旅程变短了。”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说,在嫦娥二号任务中验证成功的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将使嫦娥三号奔月时间比嫦娥一号减少7天。
约112小时后,嫦娥三号将抵达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附近。经过近月制动,将建立起距月球100公里的圆轨道,并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
“这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零窗口’发射成功后,嫦娥三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三号至少还需要迈过六道“坎”。
据新华社
奇迹,我看见了地球的“裂缝”
这是奇迹。这是从火箭的视角看器箭分离成功的一刻!背后的亮光,来自地球。壮观,震撼!这样的场景,好美!
释疑
为何凌晨发射?
计划在月球上午落月 嫦娥一号和二号的发射时间均在傍晚时分,嫦娥三号为什么定在凌晨?
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介绍,发射时间的选择有很多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日地月的运动关系,还有很多工程条件。
除考虑太阳、月球、地球三者运动关系外,落月时间也是确定发射窗口的重要因素。“我们希望在月球的上午落月,这样第一个月昼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工作”,裴照宇解释说,这就等于落月的地点和时刻限定了,反推过来环月的飞行过程、火箭发射的时刻和轨道也就限定了。
为何在西昌发射?
可缩短地面到轨道距离
在建的海南发射场除外,当前中国共有酒泉、太原、西昌三个卫星发射场,为什么嫦娥三号要选在西昌发射?
这次发射嫦娥三号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只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发射这种大推力火箭的能力。此外,西昌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节省火箭升空所需的燃料,并增加火箭的有效载荷。
“西昌地形为峡谷带,地质结构坚实,也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发射中心孙保卫介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