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刘宇
11月22日早上,对武汉大二男生伍佑(化名)来说,与平时没什么差别。但在参加体能测试时,他在1600米长跑的途中突发猝死,送到校医院时心跳呼吸骤停。
生死关头,幸遇懂急救的校医,在“黄金时间”内开展急救,加上120急救车、医院急诊部无缝对接,上万次不间断胸外按压后,伍佑奇迹般恢复了心跳和呼吸。
【惊险】
长跑时突发猝死
伍佑今年20岁,是安徽安庆人,在武昌某高校读大二。伍佑身材削瘦,身高1.7米左右,体重100斤出头。
11月22日,伍佑在校接受体能测试,正参加1600米长跑。
10:50,伍佑刚跑了800米时,突然向右栽倒在地,神志不清。老师和同学连忙把伍佑送到校医院。值班医生第一时间发现伍佑的呼吸、心跳都已经停止。医生果断给他做气管插管,按压胸部,做心肺复苏,同时安排拨打急救电话。
11:40,伍佑被120急救车送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到达急诊部后,医生测不到他的血压、心率,此时他口唇发紫、呼吸不畅、瞳孔扩大,也听不到心跳。
急诊科主任唐忠志当天值班,忙安排医生轮流给伍佑做心肺复苏。为保证复苏质量,7名医生不间断上阵。心内科值班主任也到场会诊,反复电除颤6次。
12:10,心电监护仪发出信号,伍佑出现微弱心跳,但心跳时断时续,且无自主呼吸,仍处于濒死状态。医生们继续坚持抢救,反复用药、电除颤,同时给予护心、护脑治疗。
12:35,奇迹出现了,伍佑逐渐恢复呼吸,血压也趋于正常。此时离他倒地猝死已105分钟,按照心肺复苏每分钟按压100次计算,为救回伍佑性命,校医、120、医院连续为他按压1万多次。
【幸运】
已完全康复,下棋还赢了
救回性命后,伍佑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后期治疗。11月29日,伍佑成功脱离呼吸机,各项检查表明他已完全康复,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昨日,记者在急诊病房见到伍佑,他正在病床上读课本。父亲伍先生很欣慰:儿子能下地走路,昨晚父子俩下象棋,儿子还赢了老爸,“思维缜密、逻辑清晰,恢复得蛮好”。
伍佑的恢复情况,医生们也觉得庆幸。今年医院遇到猝死病例近百例,像这样完整心肺脑复苏成功的病例,仅3例。
急诊部ICU负责人赵志刚分析,伍佑病情如此严重、又罕见地完全康复,得益于现场抢救、“120”安全护送、医院综合抢救等各环节“无缝对接”。
【释疑】
为何近三成猝死者是年轻人
像伍佑这样的年轻人猝死案例,在医院有逐渐增多趋势。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数据分析,每年遇到的猝死病例,20~40岁之间的年轻人占比近三成。
急诊科主任唐忠志分析,几乎每年都有学生猝死,多发生剧烈运动时,即运动猝死。这类青少年大多有先天性心脏疾病,但因平时身体无异样,此前毫不知情,直到运动时心跳加速、血流加快、心脏冠状动脉痉挛,诱发猝死。
除遗传因素外,还与饮食、环境、心理等因素有关,如功课繁重、心理压力大、焦虑、缺乏锻炼、抽烟酗酒等。
【预防】
头晕、心绞痛莫疏忽
发生猝死前,约八成人会有预兆,如心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等。唐忠志介绍,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高达54.4万,如大脑缺氧超过6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死亡;而若在4~6分钟内开始抢救,约有一半人能够存活。
唐忠志提醒,若家族有心脏病史,或本人平时有胸闷、心慌等症状,建议去医院做心血管方面的检查,以判定有无先天性异常,并做对应预防,避免剧烈运动。有高盐、高胆固醇饮食的人,工作压力大、同时又吸烟、肥胖者,都是心血管病易发人群,除要预防“四高”、戒烟限酒外,还要定期对心肺功能做体检,排除或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病。(文中为化名)
什么是猝死?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唐忠志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猝死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6小时之内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3部分。其中,尽早做胸外按压是成功的关键。具体方法是: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放在胸骨上方,使左手掌位于胸部中间、胸骨最下段。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而后迅速放松,每分钟100次以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