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伤筋动骨也必须压减过剩产能。”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本报特派记者 张清华 文/图
应该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关键还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监管不到位。”陈国鹰说,河北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例大,传统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占八成以上,造成我省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3.02亿吨煤,大气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176.1万吨和134.1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一和第三。其中,钢铁、石化、建材、电力四大行业2012年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6.7%,能耗1.65亿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7%;钢铁、建材、电力三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达86.2万吨和99.1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4.3%和56.3%。
同时,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能源消耗主要为煤炭2.71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如此大的消耗和排放,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最后必然走到发展难以为继,可以说,河北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陈国鹰说。
陈国鹰表示,最近经过对两个冬天的调研,感觉城中村还有城市周边的农村,燃煤对城市的空气污染比较重。河北大概有农民一千多万户,一家每年烧两到三吨煤,那就是三千万吨左右,这些污染物对城市污染特别严重。“农村地区用优质煤替代劣质煤,但是要让农民烧好的煤,价格相对就上去了。所以,2014年,政府准备对农民进行补贴,解决这一问题。”
“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绿色崛起的思路,看待环境与发展问题,突出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陈国鹰表示,还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划定禁止开发区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红线,研究制定生态红线区的管控政策。“要着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必须压减过剩产能
陈国鹰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河北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充分利用京津富集的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提升我省核心竞争力,实现河北的绿色崛起,选好突破口和切入点很重要。”“面对严峻的环境治理任务,特别是京津冀大面积的雾霾形势,京津冀有共同的改善愿望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河北必须要置换出更多的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才能腾笼换鸟,更多地承接京津人才智力辐射和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在项目选择环境,人才更选择环境,有了好的生态环境,人才和项目才会流入。”“省委、省政府下了大决心,抓住了钢铁、水泥、玻璃、化工四大河北的当家产业,大力度压减这四大行业的过剩产能,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来说是伤筋动骨的冲击。”陈国鹰表示,河北制定了“6643”工程,即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今年力争压减1500万吨粗钢、1000万吨水泥、1500万吨煤、18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
要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倒逼作用
陈国鹰表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具体到环保方面,主要是编制区域环境战略总体规划;实施重大项目环评会商;加快区域落后产能退出,统一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统一区域内机动车管理;共同向国家申请有关政策等等。
陈国鹰称,京津冀人口、资源、经济水平不同,在协同发展中必须根据自身基本情况,找准我省功能定位,实现产业的分工合作,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要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引领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环评调节阀和控制器的作用,超前介入,主动服务,严格把关。“要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倒逼作用,以环境标准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成本促进结构调整,以环境质量的提升改善投资发展环境。”陈国鹰说,要扶持培育环保产业发展,利用巨大的环保需求市场,拉动我省环保产业发展。
陈国鹰表示,“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强力攻坚,我省的大气质量一定能实现三年有好转、五年大改善的目标,经济结构实现脱胎换骨、绿色崛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