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把重大机遇转化为强大动力,转化为发展强势!”谈到丹东老工业基地振兴思路时,丹东市委书记蔡哲夫用“三最”表达了全市人民的心声。
连日来,丹东的好消息接连不断,被誉为又一条出海“黄金通道”的纵贯东北东部铁路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丹庄高速公路施工如火如荼;继首批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扶
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之后,丹东市又有一批包括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大项目、好项目,可望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中外客商纷至沓来,鸭绿江畔不再沉默。
金秋十月,在中共丹东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蔡哲夫代表市委向全市党员干部发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振兴大东北,创建新丹东”的进军令。
丹东如何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蔡哲夫雄心勃勃:丹东就是要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实在在落实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上,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现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为着力点,全面实施港口兴工、园区兴工和资源兴工战略,让民营经济挺起丹东的脊梁。到2007年再造一个新丹东;然后再苦干三年,到2010年,把丹东市建设成全省工业强市、电力大市、东北重要物流中心、全国旅游名城,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
工业强市,就是构筑起支撑丹东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二二二”工业体系,即做强做大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两个支柱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和造纸两个传统产业,培育食品饮料和医药化工两个新兴产业。
建成电力大市,就是瞄准三到五年后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水电、火电、风电一起上,使丹东市成为辽宁乃至东北重要能源基地。现在两台装机容量30万千瓦时的华能丹东电厂二期工程即将立项,投资40亿元的蒲石河蓄能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鸭绿江太平湾电厂二期工程列入了日程,东港风能发电项目即将上马,到2007年电力工业收入将达30亿元以上。
建成东北重要物流中心,就是要抓住国家兴建东边道铁路,开通东北新出海通道的重大机遇,担起东北新出海口的重任,加快丹东港建设,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保税仓储,形成以东北东部地区为广阔腹地的口岸集散地。今年丹东港吞吐量可达600万吨,现在又自筹资金上马二期工程,到2005年可达千万吨。国内外客商看好丹东这个东北新的出海口,纷纷要求投资扩建丹东港,抓住这个机遇,我们要把丹东港的吞吐量扩大到5000万吨的规模。计划投资20亿元的纺织工业园等一些工业项目将落户丹东港,形成发达的临港工业区。
建成旅游名城,就是要精心打造鸭绿江这个中国名胜品牌,以建设花园式城市为龙头,对鸭绿江沿线景观进行深度、系统开发,形成跨国游、边境游、沿江游、山岳风光游、民俗风情游为一体的大旅游产业,建成闻名全国、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城市。
深化改革,加速体制、机制和结构创新,是实现丹东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动力。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先后对丹东化纤、黄海客车两户大型骨干国企产权动了“大手术”,由民营上市公司曙光集团控股经营黄海客车,福建升汇投资集团买下丹东化纤90%的股份。丹东化纤改革前负债率高达100%,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今年5月易帜后,不仅扭亏为盈,而且经济效益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突破口打开后,五一八、丹纸、丹药、鸭纸、菊花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国有企业纷纷乘上改革重组的顺风船。最迟到明年,丹东有条件的国企将全部完成转制重组。
丹东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中心环节,充分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我国南资北上等有利机遇,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企业在市场的主体作用,在重大技术改造、资源精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合资合作的规模和水平。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丹东围绕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上了一批工业园区,目前韩国工业区、台湾工业园进展顺利,曙光汽车工业园、欣泰工业园、电子工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其中升汇纺织工业园尤其引人注目,投资20亿元,完全按市场化运作,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利税8亿元以上。
实现丹东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蔡哲夫深知“领头雁”的重要。他和市级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到丹东老工业基地振兴上来。机遇稍纵即逝。丹东市的危机感和机遇意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全市上下一心一意求发展、聚精会神谋振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