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去世捐六器官 惜家中妹妹大学学费恐无着落母又患眼疾
去年8月,在南海打工的90后女生梁菊花(以下简称“小梁”)遭遇意外。在医院诊断其为脑死亡后,她朴实的父母提出为其捐献器官,希望女儿年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小梁离去的这一年里,梁家凭借着耕田的微薄收入和亲戚的帮助勉强度日。值得欣慰的是,小梁的妹妹梁火琴今年高考被韩山师范学院录取了。昨日,小梁的父亲告诉记者,“她(小梁)生前最关心妹妹的学习,希望通过你们的报道向当时的受捐家庭"报喜",也算是圆了她生前的心愿。”
文/记者赵冬芹
哀:
去世前曾是家中支柱
去年8月25日,年仅21岁的小梁因意外导致“重型颅脑损伤”,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虽然家在清远连南山区,但曾经听闻过器官捐献的梁父主动提出,希望为女儿办理器官捐献手续。最终,小梁的六个器官被移植到5位受捐者身上,最小的受捐者年仅14岁。
小梁生前是在佛山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工作,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她很喜欢书法,但家里没有条件供她,只好早早出来打工。”时隔一年,想起早早离开的女儿,梁父还是满心愧疚与不舍。
“我们两老身体不好,只能在家耕地。两个妹妹读书也是她供的。”梁父回忆,清点女儿遗物的时候,发现她的银行账户里只有700多元。“她自己都没有存什么钱,都寄给家里了。”
喜:
妹考上大学圆姐梦
“女儿虽然很早出来工作,但一直都很想读书。”梁父称,小梁生前曾经考虑过半工半读,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这一想法也不得不暂时搁置。“所以她特别关心两个妹妹读书,希望他们考上大学。”
去年8月,小梁的大妹妹梁火琴升入高三,却突然遭遇姐姐去世的打击。梁父称,火琴和姐姐的关系非常好。
由于处于高三关键时期,梁父坦言曾经担心火琴的学习受到影响。“学校老师和同学都知道这件事,都很理解,有时也会安慰帮助火琴。”最让梁父欣慰的是,火琴学习努力,每次模拟考都上了本科线,最后高考还被韩山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录取。
按照器官捐献相关规定,捐助家庭是不能与受捐者接触。因此,虽然小梁的器官为5位患者带来新生,但小梁一家从未与受捐者有任何联系。“妹妹考上大学是喜事,也是女儿生前的心愿。”梁父希望通过本报向受捐家庭“报喜”,让女儿延续的“生命”也分享家里的喜悦。
忧:
母亲眼疾复发
除了今年火琴被大学录取之外,小梁还有一位妹妹今年升读高二。在过去的一年里,小梁年老的父母依靠耕田养家,收入微薄。“有些亲戚家庭环境过得去的,就帮我们一下。”对于即将到来的几千元的学费,梁家有些捉襟见肘。
去年小梁去世之后,红十字会帮忙联系医院,为其患有白内障的母亲进行了手术。不过,梁母的眼疾近期又再复发了。梁父称,梁母的眼疾可能需要医院的进一步检查,加上经济原因,他们也不敢贸然动手术。
对话梁父:
女儿捐器官曾不被理解
Q:为何主动提出捐献器官?
梁父:之前听说过捐献器官,想着女儿生命能有个延续也不错。
Q:家人理解你的决定吗?
梁父:一开始都不理解,做了好几天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对火琴妹妹,还专门要她来见最后一面。
Q:听说回家之后邻居对你们的决定也有过非议?
梁父:是的。当时回去之后,有些村民就问我,是不是“卖”了女儿器官,当时我们都觉得很无奈。
Q:有尝试和他们解释吗?
梁父:每次都会和不理解的人解释,强调我们捐献器官都是无偿的。只是希望女儿的生命延续,有个念想也好。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