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袁隆平在讲话中讲解继续攻关的“三个工程”。 南都记者 钟锐钧 摄
|
南都讯 记者贺蓓 通讯员方玮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澄清,“我没说转基因或影响生育,当时记者弄错意思了。”昨日他到华南农业大学签署“超级杂交稻良种良肥高产攻关启动”合作协议,谈及超级稻时说,超级稻两季亩产1500公斤这个世界纪录有可能在广东实现。
“良法良田粤北山区可以找到好的条件”
签约现场袁隆平作了简短发言,主要分享继续攻关的“三个工程”。他说,第一个工程是向1公顷产16吨粮的目标攻关。目前要实现16吨的攻关目标已拥有了品种,关键看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关键是良法良田,在广东粤北山区可以找到好的条件。”袁隆平说,计划2018年实现,争取2016年提前实现攻关,“我本人有这个信心”。
第二个工程则是“种三产四”。即种三亩超级杂交稻要产出原来四亩田的粮,这个工程将在中低产区实施。他介绍,湖南去年有1000多万亩,90%达到标准。
“广东温度条件比湖南好得多。”袁隆平的第三个工程即“三一”工程— 三分田要养活一个人。按他的设想,三分田一年产360公斤粮,而广东拥有更优势的条件。“广东省是个先进省,我们携手合作,从先进单位学习,希望超级稻第五期工程早日实现。”
“真正的世界纪录可能在广东实现”
袁隆平对广东的条件多有肯定。去年其与省农科院合作,在广东乐昌示范田亩产达到887公斤,创下了粤北单季稻的最高纪录,也刷新广东省杂交稻亩产纪录。据悉,目前袁隆平在广东有乐昌、珠海两个合作点。他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后,计划多搞两个点,比如在高产地区潮汕、惠州搞“两分田养活一个人”的工程。
袁隆平说,早稻高产田亩产750公斤,晚稻亩产750公斤,两季亩产1500公斤,这是真正的世界纪录。“这一纪录在广东可以实现,在湖南实现不了。”他说,加上良种良法配套,看能否攻关,预计3月份将有进一步动作。
现场看点
袁隆平再谈转基因:“豆油、豆腐就是,没有问题”
80多岁高龄的袁隆平拥有超高人气,昨日在华农签署协议仪式结束后的采访环节,争睹其风采的“粉丝”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每次袁隆平都会被问及转基因的问题。“上次是记者搞错了,报道出来说,吃转基因或会影响生育,我不是这样说的,我是说我年纪大了没有生育能力了。”他之前说,要号召愿意为科学献身的年轻人来吃转基因大米,“我80多岁了,我吃没问题,要是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吃了没有问题,他们的下一代也没有问题,没有遗传问题,那就是真正的安全。”袁隆平说,转基因(抗虫水稻)是绝对抗虫的。不过,现在市面上还没有转基因大米,国家未批准生产应用。
有记者追问时,他显出一些无奈。“转基因不谈了,是个老话题,就是这么回事,不能一概而论啦。”他举例,有些转基因就是安全的。比如抗虫棉,目前百分之八九十的棉是转基因的抗虫棉,没有问题,每年从美国巴西等进口几千万吨大豆,也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而来。“我们现在吃的豆油、豆腐就是(转基因),没有问题。”
袁隆平谈超级稻:“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有记者反馈农民意见称超级稻好收成但不好吃,袁隆平连连摆手,“超级稻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他解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水稻高产是首位,品质在次位,到了新世纪已做战略调整。如今超级稻既追求产量高也保证品质好、抗性好,少打农药,多数能达到国家一级二级标准。
他还举例说,港深代表团曾到湖南采访,其中4个年轻的女记者都吃了两三碗超级稻。“你不信,请你到我中心去吃,真好吃呢。”
此次袁隆平所在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超级杂交稻良种良肥高产攻关启动”合作协议。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强介绍,两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强强联合,将在技术、资源和人才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我国水稻育种技术突破和关键育种材料创制,提升水稻生物育种创新能力。
通过双方合作攻关,预期形成较完善的合作机制,显著提升强优势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效率;创制在强优势杂交水稻培育中具有重要价值的特异种质15-20份,培育超级稻品种(组合)2-3个,申报发明专利3-4项;所培育的新品种集成高产高效生产措施,预期在华南稻区应用辐射500万亩以上,创造社会效益5亿元以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