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勇 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省高院院长
|
作为人大代表,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连续三年提出“去犯罪化标签”的建议,就在今年两会前夕,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四五改革纲要”(《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作出了类似提法。
1955年出生的张立勇 2008年当选河南高院院长,此后,他主张在河南推行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开展了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今年1月,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河南“法院系统腐败”的问题,张立勇称,全省法院已处理151人。
昨天,张立勇接受了媒体采访,谈到了司法改革工作在河南的实践。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
“效果完全出乎我们预料”
记者:河南省推行了行政诉讼案件异地管辖,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张立勇: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民告官的胜诉率多少年来都保持在10%左右,所以就导致了很多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去上访。
认真分析以后,我们认为至少有两个问题,有行政机关和官员对司法案件的干预问题,县长给县法院院长打招呼,县法院院长就生活在县里,拿着政府给的工资,这种情况下对司法的公信力产生了影响。
记者: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张立勇:从去年开始,我们从信阳、安阳、南阳这几个基层法院推行一种行政案件的异地管辖,也可以叫“推磨转圈式”的异地管辖。比方说,鹤壁的案件在安阳审,安阳的落到濮阳,濮阳再到鹤壁。这种做法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记者:老百姓要跑到其他地方告状,会不会太麻烦?
张立勇:推行了半年多,从目前看效果不错。行政案件受理量上升了61%,说明老百姓有信心了,而且不怕跑到异地的麻烦;另外,胜诉率从10%提高到31%,这个情况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上诉率由2013年的53%下降到31%,这说明判决没什么问题;上访率也大幅度下降,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多。
记者:效果超出了你的预期?
张立勇:以前老百姓是“信访不信法”,总觉得领导可以干预司法。现在到了另一个城市,领导想干预难度加大,对权力起到了制约的作用。这种制度安排使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性,所以就不怎么上访了。
记者:那么,下一步有着怎样的深化改革计划?
张立勇:首先是巩固、总结;然后是完善,因为它还有不规范的地方;再把现有的受案范围再做扩大。下一步,我们还要以铁路法院为基础,一些案件可以指定给他们审理,因为铁路法院已经实现了行政区划的分离。总之,会用多种形式继续做一些探索。
去犯罪化标签
从内心确认疑罪从无是个长期过程
记者:去年年底,河南高院宣布在庭审中去除“犯罪化标签”,这项工作的推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张立勇:主要是从赵作海的冤案开始的。完全无辜的一个人,被判处了死缓,在监狱里服刑了11年,搞得妻离子散,给他本人、社会,以及对司法公信力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痛定思痛,我们决定把赵作海被判刑的5月9日这天,作为“错案警示日”,我们总结教训,认为一定要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实际上对赵作海的审判首先就是有罪推定。这种错误理念是造成冤案的重要原因。
记者:如何去除嫌疑人的“犯罪化标签”?
张立勇:原先在我们法庭里面,我观察到:开庭后,让刑事被告人剃光头、穿囚衣、戴手铐脚镣,甚至是关在一个栅栏围成的囚笼里。这种犯罪化的标签就是“有罪推定”的一种外在化表现形式。
这是通过外包装来强化了这种理念,这怎么实现司法公正?在错误理念的外化形式之外,它还是对刑事被告人人权的损害。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提出关于人权司法保障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变错误的理念。
记者:除了上面这些,还做了哪些工作?
张立勇:去年,我们在全河南省的法院都推行了这种“去犯罪化标签”的审判模式,不剃光头、不穿囚服。如果剃光头的话,庭审要戴上帽子;穿囚衣来的,庭审前必须更衣。再一个,我们提出来,审判长在开庭前的第一句话就是,“去掉被告人的械具”。这句话本身就体现着“无罪推定”的理念。不仅如此,还要给被告人纸笔,记下公诉人的指控,好为自己辩护,确保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在人代会上,我连续三年提出要“去犯罪化标签”。
记者:就在两会前,最高法的“四五改革纲要”提出要禁止被告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志的服装出庭受审。
张立勇: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进步。同时,作为连续三年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我也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让司法审判人员从思想上、从内心里面确认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的司法审判人员中,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这样的问题还都存在。
记者:这次人代会上,还提了什么建议?
张立勇:还有个因素就是,我们的刑事审判,大概有三分之二都没有辩护律师。即使被派做法律援助,辩护律师也往往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思想,没有内在的为刑事被告人辩护的动力。也有人说,给律师们的辩护费用太低了。所以这次在人代会上我也提出,国家应该建立一笔为刑事被告人辩护的经费,真正体现司法公正,这笔费用是必须出的。
我们要真正贯彻落实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原则,加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让庭审在整个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些方面还要继续推进。河南法院在已经做了一些工作的基础上,在今后还要进行探索,进一步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预防冤假错案的发生。
代表履职
建议刑诉法总则明确无罪推定原则
记者:你今年上会的议案和建议是哪些?
张立勇:除了去除犯罪化标签以外,我还提了两个议案。一个是在刑事诉讼法总则里面明确规定无罪推定的原则,一个是证人鉴定人宣誓制度。
怎样实现让庭审在整个诉讼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现在很多开庭的庭审过程,带有走过场的形式化倾向,很多工作不是在庭审现场做的,而是在庭外做的。很多证人不到庭作证,还有作伪证的现象。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所以我提出了要建立这个宣誓制度。
记者:这项制度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张立勇:就是要证人在出庭时,面向法庭,手按宪法,作出宣誓,表达自己会从人格和良知出发,绝不作伪证。这样给他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作伪证的话,一个是对不起你的良知,再一个是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另外有一些证人可能不出庭,可以要求他在写出证词的同时,还要附加一份誓言陈述书。实际上,不仅是在西方国家,我们的香港、澳门都有这项制度。通过这些,就是要实现司法公正,避免冤案错案。本版文/本报记者 薛雷 供图/CFP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