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其实就一个基本问题:分配大学尤其是一流名校的入学机会,怎么做才好?为了简化讨论,不妨把讨论的大学限定为部属高校。
“扩大使用全国统一高考命题”是一种解法,其实就是搞“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及“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就行了,这本来就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
根据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将由统一高考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数外科目与分值不变,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与生物等科目中自选3科。
这个高考方案很像美国高考SAT。SAT全称“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1考阅读、作文与数学,为所有学校都需要的成绩;SAT2是物理、化学与生物等具体学科的考试,这就看你所申请学校与院系的要求了。统一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别相当于SAT1与SAT2。
如果大学招录只看统一高考及高中学业水平的总成绩,那就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了。
不过,上述实施意见,还提出对学生搞综合素质评价,“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国内大学招录加入这些考量,更像美国大学招录学生的方式了,那就是搞“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了。
那么,在上述两个“人人平等”之下,以后河南考生上北大的概率会赶上北京吗?答案为否。河南考生的北大录取率与北京的差距应该会缩小,但与北京相当则不太可能。
这里稍作解释。不错,上海北京两地有众多的部属高校,享受了远高于其他省份的录取率,但分解看,有下述成因。
其一,1999年以来的“省部共建”。部属高校经费本应由中央财政承担,但地方政府投钱给本地的部属高校:我给你更多的钱,你给我招录更多的本地生源。现在中央财政不差钱,完全覆盖部属高校经费不难,这部分额外的录取率应该会消除。
其二,中国人口由内地向东南沿海迁移是长期趋势,真实世界的城市化是“大城市化”。毋庸讳言,能够走出内地并在沿海大城市尤其是四个一线城市定居的,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应届大学生,其生存与适应能力怎么着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北京更是汇集了从其他省份移入的精英人士,其在当地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中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人的子女赢在了起跑线上:他们的父母有更多的财富与收入,受过更好的教育,有更高的见识,积累了人脉等社会资本,这些均可传递或部分传递给子女,也更有意愿与能力给子女投入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课外培训拓展等。
即使只看分数,其他条件相同,享受了更多更好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城市考生也有竞争优势。或有人举出河北衡水中学等“高考工厂”来驳斥。为了提高分数搞题海战术,通过做题做到吐将错误率降到极致,并无多少技术含量,没有能力玩是一回事,不屑玩是另一回事。大城市学生将同侪用到这方面的时间,用到了看课外书、发展兴趣爱好及游历上。如果搞“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大城市考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上会完胜同侪。
可见,将来实行两个“人人平等”了,大城市考生仍是有竞争优势的。说到底,人生是一场接力赛,他们的竞争优势来自父辈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与积累。从代际看,这是公平的。
不乏有试图消除上海北京考生竞争优势的主张:按各省人口数量的相对比例,或者按各省每年高考人数的占比,来分配招生名额。这听起来很公平,但其实是搞平均主义。
如果搞平均主义,那意味着这些去沿海大城市追求更好生活的内地人,其子女在享受了当地更多更好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进入部属高校的难度反而比留在内地高多了,因为素质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可能要比内地多N个数量级。由此,城市化率高、有更多更好优质资源的省份考生向其他省份进行“高考移民”,也是可以预期的。
一言以蔽之,我们唯一能追求的公平,就是规则公平。就教育公平而言,规则公平就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及“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并不会带来结果平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