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美前财长吁中国防范国企垄断风险 应开放关键领域

来源:澎湃新闻
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 CFP 资料
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 CFP 资料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Hank Paulson)表示,如果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整顿以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中国经济面临着的风险可能带来“实际损害”。

  这位前任美国财长也曾担任高盛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与中国政府方面联系紧密,并经常访问中国。

  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14日消息,保尔森表示,“国有企业理应被推到公平竞争的赛场上,否则在(中国)经济的一些关键部门,市场很难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进展缓慢。”

  金融时报称,近年来中国国企改革进展不大,尤其是在能源、金融和电信等关键领域,仍由国资国企主导。

  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已放缓至近25年来最低速度,整体债务水平达到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250%,且还在继续攀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投行工作的保尔森便参与了国企巨头如中国移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现在,中国移动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工作机会和经济增长)理应来自私企部门,”保尔森说,“应该放开对诸如金融、能源、电信等领域,真正开放服务市场。做到这些,(经济)将会产生真正的魔力。”

  保尔森还谈及了地方债务问题。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6月10日对外宣布再次下达了第2批10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这是继今年3月财政部下达第1批10000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后,中央财政再次出手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市政债券的杠杆是不可持续的。”保尔森认为,“显然会有一定的局部损失。在今天它们是可控的,但如果愈加延长,就会触发更大的风险,将波及经济造成切实损害。”

  保尔森称,正在磋商中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是推进改革的一个潜在的重要“杠杆”。它的重要性类似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时任总理朱镕基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国企改革,改变官僚主义作风。

  据参与BIT讨论的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最近交换了“负面清单”,互相明确哪些领域是外国投资禁止进入的。

  美国正在“雄心勃勃”地推动达成一项更短的负面清单,以重燃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热情。

  由于准入限制和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在中国做生意比以前更具挑战性,因此(美国公司)不再是强化美中经济关系的代言人。”保尔森说,“公司常常向国会抱怨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机会。”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BIT第13轮谈判于6月9日在北京举行,双方继续就文本核心问题进行为期5天的谈判。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过去中国企业在对美的投资活动中屡屡因为政治原因受阻,中美BIT谈判的重要性远超双边范畴,或成为中国与其他多数贸易伙伴间投资协定的样板。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1708 report 1629 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Paulson)CFP资料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HankPaulson)表示,如果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整顿以
(责任编辑:UN654)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