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 贺涛/文
国内转基因能研究不能生产的局面有了破解口。《财经》记者获悉,国内有多个转基因抗虫玉米品种正在进行申请安全证书的冲刺。拿到安全证书以后,如果顺利通过品种审定,就可进入产业化种植。
不过,产业化种植“最乐观的估计是要3年到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教授王国英在6月24日举行的第一届苏云金芽胞杆菌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上透露。
农业部对于转基因作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发放有严格的程序,包括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等多个阶段。
已有多个抗虫玉米品种已进入或完成了生产性试验阶段,大北农生物技术中心总经理吕玉平向《财经》记者透露,该公司今年年底就要提出安全证书申请。此前,国内只有转基因抗虫水稻和高植酸酶玉米并获得了安全证书,但都卡在品种审定阶段,阻力来自于反对转基因人士、公众的不信任乃至政府抉择。
围绕转基因玉米,情况产生了变化。“玉米可能是最先撞线者。”吕玉平说,最快3年左右,转基因玉米可能率先产业化。
中国是第二大玉米消费国,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工业用途也增长迅速。近年来,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5亿亩以上,同时,每年还要进口300万—500万吨的转基因玉米弥补消费缺口。另外,尽管玉米属于主粮,但将转基因玉米全部用作动物饲料和工业生产,其商业化的争议将远低于用于食品。
在玉米种植中,虫害是大问题。我国每年因虫害损失玉米3000万吨以上。2012年,东方黏虫灾害在东北大爆发,波及面积近5千万亩,绝收面积64万亩,经济损失达20亿元。
解决虫害,成为推进抗虫玉米产业化的重要动力。1997年,中国批准种植转基因棉花,也是迫于失控的棉铃虫灾害。现在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占棉花作物面积的90%以上。国内研发的抗虫玉米品种,能够抵抗地上、地下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像东方黏虫等中国特有的玉米害虫,跨国种业巨头都没有相应的抗虫基因研发。
农业部也在推进抗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2014年6月,农业部组织申报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度课题“抗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研究”,旨在研发抗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技术体系,为抗虫玉米产业化奠定基础。课题实施年限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
同时规定,课题的牵头申报单位应为具有“育繁推一体化”的内资种子企业。一位种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大北农、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四家企业牵头获得了项目。每家公司还要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每项研究中央财政经费拨付5000万元,申报单位需按1:3提供配套资金。
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农业部的路线是“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比如棉花;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后才是食用作物。
转基因玉米恰好符合这一路线图的第二步。
《财经》杂志特别供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