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媒体:法官家来了拆迁队 谁会是下一个呢?

来源:综合 作者:南方都市报

  拆迁,不新鲜;拆迁拆到让出任公职的亲属“连坐”也不算新鲜了。这次轮到一位法官,据央广新闻报道,四川宁南县法院松新法庭庭长陈建6月24日发微博称,因其家人不配合拆迁而被院领导口头要求停职,并“交出手头审判工作”。

  在法官陈建几乎称得上哭诉的公开信上,他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四川省高院院长喊话,希望他们能“维护基层法官的合法权益”。事情也很简单,当地政府要拆迁,法官母亲的房子在拆迁范围内,双方没谈妥。如果没有拆迁户儿子是法官这一条,接下来的流程可能应该是:按照拆迁条例要求,没谈妥就慢条斯理继续谈下去,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来硬的。

  拆迁户亲属里面有公职人员,这已经被全国各地的多次成功(或不那么成功的)经验所证明,是屡试不爽的动迁妙招。拆迁户家属被“连坐”,他不拆你就“不要来上班了”,相对堂皇点的说法,则是停下手头的活儿,配合政府做亲属思想工作,说白了,其实就是陪绑。此前遭遇这种对待的,有教师,有医生,也有政府公务员,这次则是法官。按照法官陈建的说法,其被包括院长、党组书记、副院长、政治部主任在内“差不多整个党组”找去谈话,口头通知他停职回家做母亲的工作,“什么时候做好什么时候回来上班”。

  此前,涉事法院回应澎湃新闻时曾表示,这是“县里要求协助拆迁”,只是不能叫停职,叫“协助工作”。说了半天司法机关独立于地方党政权力,现在看来,遇到个事儿,法院还是一如既往地听招呼、顾大局。等到事情闹大了,当地政府的说法也相应有了些变化,按照当地官方给央广新闻的回应,涉事法官已经回去工作了,不过依然坚持强调“公务员要从大局出发”。到底有没有停职,是否存在涉事法官所说的那次口头通知、集体谈话施压,每天审案子的法官不知道会否比普通百姓有更强的证据意识,这真不好说。起码在面对拆迁纠纷时的反应,法官和其他社会成员,似乎没有太大差别,勉强算是不同的地方,就是法官的身份对于吸引外界关注、尤其是获得法律职业人群围观起了点作用罢了。

  央广新闻报道说,法官的母亲“退休前在政协工作”,看起来也是一位资深公职人员了,拆迁拆到法官家,拆到退休公职人员这里,是不是就理所当然只能服从大局,想行使法律赋予的谈判权,都变成了不懂事?《拆迁条例》里,对拆迁主体是没有职业区分的,到了拆迁的具体操作,看起来有点不同。社会发展的高歌猛进,拆迁这事儿已经稀松平常,拆迁队可能闯进任何一个人的家,前一天还在给别人做思想工作、搞动迁,隔天可能就轮到自己了,这还真不是耸人听闻。

  不管是什么样的职业身份,公职还是无业,在其合法财产面临拆迁谈判时,应该还原回普通物权主体的角色,这算是生活中最细枝末节的法治痕迹吧?你可以劝,也可以坐下来谈,但不能逼,更不能动不动就拿停职吓唬人。法治的内涵中,必须包括平等、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人,协议没谈妥,法官和其他人一样,都不担心被强拆,不论在位还是落马,公安局长和其他普通人也一样,不用担心被刑讯(昨日有媒体报道,河北某地公安局副局长哭诉,被关押期间遭遇刑讯逼供,办案检察官威胁“让强奸犯折磨你”),道理很简单。社会在往前走,建设发展都高歌猛进,难保谁会是下一个。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https://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5-06/27/content_3437816.htm?div=-1 report 1496 拆迁,不新鲜;拆迁拆到让出任公职的亲属“连坐”也不算新鲜了。这次轮到一位法官,据央广新闻报道,四川宁南县法院松新法庭庭长陈建6月24日发微博称,因其家人不配合拆
(责任编辑:UN660)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