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闻 > 李克强访欧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国际产能合作”对接欧洲 将实现“三赢”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莎莎
中国希望与发达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共同在第三方国家建立产业基地。图为中国董氏集团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的冷轧钢厂工人工作场景。CFP图
  中国希望与发达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共同在第三方国家建立产业基地。图为中国董氏集团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的冷轧钢厂工人工作场景。CFP图

  李克强此次访欧,除了签署贸易协议外,全程重点推介国际产能合作,得到多方积极响应。按李克强的话说,“国际产能合作将实现‘三赢"。

  有诚意,也有实力。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以及产业链条上的地位已今非昔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商品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并已经成为将近13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6月29日至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九次访问欧洲。与前八次相比,此次最明显的特征是对“国际产能合作”、尤其是“三方合作”的大力推动。除了将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定为“国际产能合作”计划与容克计划对接外,在比利时、法国、世界经合组织,李克强也多次解释、倡议“国际产能合作”。

  当记者问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此次李克强访欧最大特点是什么时,他笑着说,“国际产能合作”,“以前,领导人出访欧洲,会关注订单,关注技术合作,这次直接上升为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国际产能合作’将带动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一方面是加强中欧之间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是共同与第三方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内涵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哪些环节需要高层进一步推动的?企业应该从哪个角度切题?

  “推销员”新动向

  李克强此次访欧,行程满满,力倡“国际产能合作”,得到欧盟、比利时、法国等政府的积极响应

  此次访欧,李克强的第一站是比利时,6月29日抵达,仅停留一天,行程满满,上午会见比利时领导人,下午参加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在与比利时首相米歇尔会谈时,李克强提出,希望加强与比利时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中方鼓励两国金融机构开展战略性合作,为实体经济合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在非洲及其他地区开展三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推进当地工业化进程”。

  当日下午,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总部举行,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

  李克强重点阐述了对中欧开展国际产能三方合作的设想,“把中方和发达国家的优势结合起来,生产关键技术设备,能以较低价格较高质量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带动中国产业升级和发达国家扩大出口”。

  这是李克强首次与新一届欧盟领导人见面。他直指欧元区难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痛点,“量化宽松并非根本解决之道,对内改革、对外产能合作是明智选择”,“要彻底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解决供求总量和结构不匹配问题是当务之急”。

  这与新一届欧盟委员会领导人推行的改革吻合。容克一上台就推出了“欧盟投资计划”,欧盟委员会将从欧盟预算中拿出160亿欧元,主要用于长期投资项目。欧洲投资银行将出资50亿欧元,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融资等。资金将主要投向能源、电信、数字、交通以及教育创新等领域。总额21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将成为“种子资金”撬动私人投资参与进来,预期实现1∶15的杠杆率,使总规模达3150亿欧元。

  中国与欧盟双方决定,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欧盟投资计划”,同意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

  双方其他会谈成果被作为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的手段和助力。这些成果包括:建立中欧互联互通平台;尽早达成一个全面的中欧投资协定;以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为契机,深化气候变化领域务实合作;着手制定能源领域合作路线图;深化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对话与合作;于2015年底前完成商谈和签署互免持外交护照人员签证协议,并探讨在更大范围便利双方商务、旅游、学生等签证手续办理;建立中欧法律事务对话机制。

  6月30日,李克强行至法国,再次推出“国际产能三方合作”计划,法方积极响应,中法共同成立基金。两国政府共同发表了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声明,这是国际合作的新开拓,此前国际社会还没有过这样的协议。

  李克强说:“中方愿同法方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用中国的中端装备,法方的先进技术和核心装备,提升装备水平,又保持适度的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接受。”

  法国总理瓦尔斯表示,“法方支持两国企业以合资、合作等形式,在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三方合作。”

  在爱丽舍宫中,法国总统奥朗德迅速作出回应,他指着坐在身旁的法国财政部长说:“我们的财长就在这里。从今天开始,我们两国就要针对这一合作基金,开展具体沟通协调工作。”

  产能合作遍世界

  以前,中国经济向外走靠贸易,现在希望搞产业输出,与发达国家合作在第三方市场建立产业基地

  “国际产能合作”具体是什么内涵呢?

  “这是个新名词,一个很有内涵的名词。以前,中国经济向外走,主要靠贸易,也就是产品输出。现在,要搞产能合作,是产业的输出,是能力输出。”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说,“真正提出国际产能合作这个概念,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从2014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开始的。之后,中国在几乎所有外交场合推进。”

  什么是产业输出?

  “不再是简单地把产品出口到国外,而是把相关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去,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能力。”顾大伟表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核心就在于通过这样的合作把产品的贸易、产品的输出推进到一个产业的输出和能力输出上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称,“国际产能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中国不仅输出优质装备制造产品,还将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工业装备生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等一条龙服务。”

  国际产能合作,具体怎么操作呢?与以前的国际合作又有什么区别?从5月颁布的文件中,可以找到相关答案。

  5月16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在海外建立一批基地、形成一批企业,“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意见》提出总体任务为,“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

  “一国一策,量身订做”将是主要合作模式。刘劲松表示,国际产能合作将紧密结合重大倡议或规划,也会与有关国家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结合,“根据不同国家的国别针对性,选择国家建立合作机制,签署合作文件,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克强数次访问中,谈及国际产能合作,还会强调“第三方市场合作”。

  5月底,李克强出访拉美,在中巴工商峰会的致辞中提出,“中国企业愿与发达国家企业一起,在拉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此后,总理又在多场内外事活动中反复阐释“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重要价值。直到出访欧洲两周前,还专程赴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考察,强调核电不光要在国内发展,还要“走出去”,与欧美发达国家一同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此次巴黎行,李克强与瓦尔斯举行会谈当天,中法共同发表了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声明和中法核能合作联合声明。

  什么是第三方市场?早在今年1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就限定协议,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而这里的“第三方市场”指的是英国核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法国“后院”非洲。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宋卿指出,从中法瞄准英国核电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老牌发达国家都可能成为未来中法开拓第三方市场的目标,只要目的国有需求且接受中法合作投资,“一切皆有可能”。

  蓝图引欧洲加入

  中欧可以在欧洲再工业化、铁路网与港口改造、单一能源市场、单一数字市场等方面探讨广泛合作可能性,尤其是以5G通信技术为标志的单一数字市场建设方面

  中国倡议的国际产能合作,目前进展如何?

  国家发改委对《意见》进行解读时介绍,“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到人民币2.1万亿元,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额约1100亿美元,与一些国家的产能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确立国际产能合作计划目标后,今年仅仅与哈萨克斯坦几个月的合作,订单就预计超过500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全年出口额的一半。”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在推进的项目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拉美地区。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欧洲,正是国际产能合作蓝图中亟需加强的板块。

  “欧洲,作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发达国家的主要伙伴,其支持的力度、深度,将直接决定该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中国人民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计划一年多来,欧盟并未正面积极回应,而“国际产能合作”又是“一带一路”计划的具体落实。

  王义桅列举了众多极具潜力的合作领域。他分析,中欧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正在激励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可以在容克计划的诸多领域—欧洲再工业化、铁路网与港口改造、单一能源市场、单一数字市场等方面探讨广泛合作可能性,尤其是以5G通信技术为标志的单一数字市场建设方面,前景更为看好,“无论是德国柏林的绿色能源项目还是葡萄牙亚速尔群岛的交通网项目,无一例外地展露了中欧合作在发展高新科技以及绿色智能城市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中欧共建‘智能丝绸之路(smart silk road)’是合作创新的希望所在。”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建立泛欧亚能源、交通联系,“其中,通过中亚、俄罗斯通向波罗的海,通过中亚、中东通向地中海的经济走廊,以及希腊比雷艾夫斯港链接匈塞铁路和14对欧亚快线等,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对接容克计划的先驱。”王义桅说,金融业也可以直接入股容克计划的政府保证金,“尤其是银行业,可以通过技术与投资双重渠道参与,既可投资其政府保证金,也可以通过项目参与投资,还可以组成基金整体投入容克计划,这更受欧洲人欢迎。”

  困难不容忽视

  欧盟决策流程复杂,且法律门槛多多,“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的对接,要多层沟通,既要跟欧盟机构接触,也要跟政府、精英、企业沟通

  此次出访,中欧达成了“一带一路”计划与容克计划的对接。

  有市场分析认为,双方的合作可能还是以单个项目作为主流模式,国际产能合作与欧盟投资计划对接,任重道远,毕竟这个计划在欧盟内部都没有得到一致支持,具体方式仍在探讨中。

  在王义桅看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前者是21万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而后者才3150亿欧元,且原始保证金都没到位,两者相差70倍,而且欧盟决策流程复杂,最终结果常是“各国抱怨相加之和”。

  欧盟规定,注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注资,二是通过成员国本国银行进行注资。欧盟方面,更希望吸收资金直接注入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然后统一调配统筹,但这种方式让渡了资金的管理权,从经济角度看对投资者并不“划算”,因此即便欧盟成员国对这一途径也支持寥寥。

  截至目前,宣布注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欧盟国家都是采取通过本国银行注入的方式,确保资金被用于本国项目。据接近欧洲投资银行的人士透露,中国作为第三方要参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以参加项目形式参与更具有操作性。

  目前“容克计划”中,符合融资要求的项目,总数超2000个,但以项目参与的弊端是力量分散。此外,不可忽视的是某些项目风险较大。

  王义桅提醒,对接“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要多层沟通,既要跟欧盟机构接触,也要跟欧盟国家接触;既要跟中央政府接触,也要跟地方政府接触;既要跟精英接触,也要跟民间接触;既要跟企业接触,也要跟行业接触,重视行会、商会作用。对于国内企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与以往众多国际合作战略不同,国际产能合作虽然有政府强力推销,但本质上企业需要自负盈亏。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说,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一个市场行为,要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要按照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要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各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比如说企业抱团出海,企业在境外建立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方式。也可以通过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合作出海,以大企业带动中小配套企业,以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方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企业可以从政府得到什么支持?顾大伟说政府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简政放权,二是主动提供服务,三是要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铺路架桥。

  哪些服务是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的?“这种服务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做好国别分析,帮助企业分析不同国家的情况。第二是提供信息和法律服务。第三是提供国别风险和领事保护,在货物通关、人员出入境、货币结算、司法、税务合作这些方面要跟不同国家建立多双边的合作机制,为我们企业走出去提供各个方面的服务。”顾大伟介绍。

  金融支持先行

  根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以及各部委表态看,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金融支持力度空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将带动金融改革加速

  当《国际金融报》记者问在德国、波兰经营汽车零配件公司的张祖秋,希望政府帮忙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时,张祖秋说最主要就是在海外融资,因为跨境货币交易受到汇率波动风险太高,这是在海外运营最大的风险。

  “希望中资金融机构能提供跨境融资渠道、手段,协助企业在当地融资。其实这不仅是融资问题,更重要的是化解汇率风险。汇率本身的波动没办法,不可能因为要境外投资,就调整汇率政策。”张祖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希望中国的金融机构能拓展海外当地业务,让我们减少货币兑换。”

  这也是中国政府考虑的重点。根据《意见》及各部委表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金融支持力度空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将带动金融改革加速。

  《意见》明确,取消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中国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在境外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外币债券,也可以通过在境外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去融资,去直接支持中国的企业走出去。

  “企业的境外资产可以抵押获得境内贷款。”顾大伟说,“《指导意见》当中明确了这一点,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意见》表示,增加股权投资来源。发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用,设立业务覆盖全球的股权投资公司(即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这个规模可能超过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我们会在中投公司下面设立海外股权的直接投资公司,这个规模也会比较大,甚至有可能会超过丝路基金。”顾大伟说。

  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只是股权投资的来源之一。国家与国家共同设立基金,将成为常态。《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东盟基金、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等作用,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

  李克强访问巴西期间,在出席中巴工商界峰会时宣布,中方将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提供300亿美元融资,支持中拉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合作。

  近期将新设中哈基金。“我们跟哈萨克斯坦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门基金,现在正在谈的规模可能是在60亿美元左右,都是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来支持。”顾大伟透露。

  此次李克强访欧盟、法国,确认了成立中欧基金、中法基金,为双方在第三方国家开展产业投资等国际合作。(记者 陈莎莎)

news.sohu.com false 新华网 https://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5-07/06/c_127989474.htm report 7403 中国希望与发达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共同在第三方国家建立产业基地。图为中国董氏集团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的冷轧钢厂工人工作场景。CFP图李克强此次访欧,除了签署贸易协议
(责任编辑:un659)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