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任仲平发出了哪些黄钟大吕之声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人民日报22年来多次发表“任仲平”署名文章,分析重大问题、传递主流思想

  本报记者 周舜尧

  一周前,任仲平再次在人民日报上高调发声,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定调。

  10月26日,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人民日报》刊发任仲平署名文章《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这篇长达6000多字的评论的主题,而会议闭幕后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主要内容也正是通过了“十三五”规划。

  “任仲平”并非真人,实为“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第一次以“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从此,“任仲平”的署名文章被认为多用于分析重大问题,出现在历年的人民日报上。

  22年来,任仲平写出了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评论文章,成为引领社会时政的风向标。

  任仲平文章与公报的契合

  任仲平《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一文分为十个部分,除了第十节外,每一个部分都点到了“规划”二字。其中,第四、五、六、七节主要是对“十二五”规划的回顾,其余部分主要是对“十三五”规划的展望和分析。

  任仲平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全球经济的“亚健康”状态等挑战,抓住了关键时期,打赢了攻坚之役,赢得了战略机遇,取得了经济总量年均近8%的增长等成绩,为“十三五”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肯定了“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表示全会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同时,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展望和分析,任仲平着重强调了要遵循经济、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强调注重“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以及“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发展,并专门针对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这些要点在公报中也有重点体现。比如,公报内容显示,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持共享发展,实施税贫攻坚工程,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重大问题上屡屡发声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自1993年首次出现以来,任仲平选择发表言论的时机,总是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舆论热点息息相关。

  1993年12月22日,任仲平的首发文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正是写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闭幕15周年之际,此前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作出了重大决定。

  这篇文章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为题,回顾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之间的15年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变化,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几点经验,也对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作了展望。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按国际公认标准,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对于这一标志性的事件,任仲平以《再干一个二十年》为题,就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论述。

  这篇文章分别从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国际问题专家等不同的角度表达对“人均GDP跨入1000美元的门槛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关键时期的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共识,即面临“深化改革阻力增大”、“资源环境制约趋紧”、“保持快速发展难度加大”等问题,必须要继续深化改革、开展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加强创新推动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等工作,并且,这个关键时期不是一两年,而是二十年。

  在这篇文章发表10余年后的今天来看,文章中预计的一些问题确实在现实中出现,其提出的解决之道也切合当前发展思路,二十年之期,也与文章发表的时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致,可谓深具远见卓识。

  除了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节点上回顾与展望,任仲平也时常对一些特定的事情发声,传递主流思想。

  比如,在我国首个宪法日到来之际,发表“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评论,从历史、法学学术等多个角度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剖析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等核心、关键问题。

  在2013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不久,习近平多次畅谈中国梦之时,任仲平也适时发表评论,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进行了论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召开后,以“守护人民政党的生命线”为题,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缘由、环境等进行了论述。

  引领社会的“风向标”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任仲平署名文章诞生以来,获得极大成功,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对于这个以超大的篇幅、超长的写作时间、广泛的选题、独特的论述方式著称的评论产品,新闻业界、学界都多有研究。

  人民日报社原社长张研农,也是任仲平项目组组长,曾将任仲平署名文章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1993年到2003年5月,是初成风格阶段,每年一到两篇。选题上,偏重理论时政的大主题,宏观的理论性题目比较多。这个阶段10年之内,一共写了20篇,平均一年两篇。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共有35篇。“任仲平”创作进入了有规模、有机制、有影响阶段。

  人民日报副总编兼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曾在发表的理论文章《党报评论的历史方位》中提到,在很长的时间里,人民日报评论曾是政治“晴雨表”,但在新的舆论格局中,人民日报评论已不是一枝独秀,社会也不再会一呼百应。

  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通过自己的权威性,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具体事件和现象为载体,旗帜鲜明地宣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信念,及时鞭挞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促进政府和群众的意见沟通,从而凝聚人心、促进共识、传播核心价值,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卢新宁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在纷纭复杂的舆论场中,如何让我们(党报)的“意见”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同;在全球化的媒体语境下,如何让我们(党报)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为世人接纳,这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任仲平的文章,就是在承担着这方面的尝试和追求。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在《任仲平文章新闻评论属性探析》一文中分析,任仲平文章凝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社会现象及思想解释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并且成文耗时较长、文章篇幅庞大、多为集体创作,更接近于借助大众传播媒体来实现自己政治意图的一种“理论文章”,而非单纯的新闻评论。

  任仲平的创作机制

  “七八条枪”

  指的是一种组织架构。“任仲平”成员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有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各有专长,平时各忙各的,任务一召唤,便跨部门选人组合,项目负责制,任务完了就散。所以任仲平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七上八下”

  指的是一种工作标准。大家精心、精致、精当,一稿、二稿、三稿,最终定稿,期间必经若干反复,以至推倒重来,直到所有人都觉得“还行”。成稿时,往往已脱胎换骨。比如,《筑起我们的长城》,改了9稿,结构多次调整,段落再三修改,文字反复斟酌,题目是倒数第二稿才改定的。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走好全国一盘棋》,写了近两年,初稿4万多字,改了14稿。《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改了11稿。

  “七嘴八舌”

  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在“任仲平”内部,即便对社长、总编辑发表的意见,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谁都可以表示不同看法。这样做,有时是为了文章框架,有时是为了主要观点,有时只是为了一个字词或标点的用法,实在统一不了,甚至会通过“票决”的方法来定夺。

news.sohu.com false 长江商报 https://www.changjiangtimes.com/2015/11/515958.html report 4198 长江商报消息人民日报22年来多次发表“任仲平”署名文章,分析重大问题、传递主流思想本报记者周舜尧一周前,任仲平再次在人民日报上高调发声,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任仲平发出了哪些黄钟大吕之声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