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处于关闭状态的手机,没有响铃,屏幕上也没有任何开机显示,话筒竟然被悄悄启动,潜伏在隔壁房间内听得清清楚楚。”2014年9月底的一次安全学习会上,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番“窃听”演示,让讲台下副师级以上干部们惊诧不已。
“手机就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间谍。”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韩旭东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手机具有强大的传递情报的功能。
正是出于保密的考量,军营内禁止使用智能机,而是统一采购配制国产的“黑白屏”非智能机。智能手机能否走进军营?2015年10月,一份来自解放军某部的调查报告显示,85%的官兵认为智能手机能拓展知识视野。
解放军某师正在试验允许军人有条件的使用智能手机,手机必须为经过检测的国产手机、只允许安装部队自行研发的软件,或者经过部队监测的客户端软件。
这些智能机的适用范围,也仅限于思想政治领域的学习,并不涉及军事训练、军事任务等内容。这也囿于客观条件,当前,“军”字头的手机应用程序凤毛麟角,微信公众号有数百个之多,但背景复杂,水平也参差不齐,军方开发的手机游戏更少。
“智能手机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身携带,用好了是官兵身边的良师益友,用不好就是带在身上的‘定时炸弹’。”在该师领导看来,智能手机进军营挑战与机遇并存,每天向官兵群发“安全保密小提醒”和“正能量段子”等予以提醒。
手机进入军营,所触发的争议已持续近20年。
“手机开始大规模进入军营是在2000年左右,真正带来冲击的则是在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的出现。”北京某军事训练大队教导员张浦松介绍说,智能机和3G等通讯技术纷纷投入市场,手机与互联网并轨,给军营带来泄密与思想方面的冲击。
自2001年以来,解放军报等多次发表警示性文章,《戒除新兵手机依赖症防范泄密》。《小心你的手机》、《无形的黑手》等内部宣传警示教育片也在军营内轮番播出。
2014年10月7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再次要求“全面推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
可见,《意见》并未对智能机的使用下达明确的“禁令”。
然而,各基层部队大多“禁止”使用智能机,每月数次的安全检查中,违规使用手机都被列为重点检查内容。
解放军首次允许军营内使用智能机尚处试验阶段。这也意味着,
中国军队也开始思考如何将手机转化为战斗力。当前,
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多国都对军人使用手机做出严格的限制,而美国、以色列等国军队则推动一场手机革命,意图将手机融入现代信息作战系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