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中国远征军遗骸将于近日魂归祖国 6辆大巴迎灵

来源:法制晚报

  7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踏出国门与日军作战,近20万将士伤亡,很多人埋骨他乡。缅甸密支那的三处公墓,埋葬着在密支那战役中牺牲的远征军将士遗骸。随着当地建设发展,三处公墓陆续被毁。在老兵和志愿者的努力下,发掘远征军将士遗骸、送他们回国的工作正式启动。

  《法制晚报》记者获悉,347具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的遗骸将于近日魂归祖国。随后将安葬在云南省施甸县新建的公墓中。活动组织方还将通过DNA等技术手段寻找阵亡将士的亲属和后代。

  现状烈士墓陆续被毁老兵呼吁接回英灵

  中国远征军1942年入缅抗战,在仁安羌战役中一战成名。后经过野人山的惨烈行军,经过腾冲战役,直到8月3日取得密支那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海外对日军最大的一次胜利。远征军出国作战中,共有近20万将士伤亡,其中不少人埋骨他乡。此次归国的347具将士遗骸,就属于参加密支那战役的老兵。

  据此次遗骸归国活动的负责人之一、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介绍,当年参加密支那战役的远征军总共有3个师,其中仅隶属新一军的中国驻印军第30师就有1044名将士阵亡。

  战役结束后,当年的部队按师的编制分别在密支那修建了三处公墓,并留下一些士兵看护墓园。来自湖南的新一军士兵刘龙,被委任为新一军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管理所主任。老人一直留在缅甸看护牺牲的战友,直到20多年前去世。

  此次发掘老兵公墓的过程中,刘龙的儿子刘秋达为志愿者确定墓园位置提供了直接的帮助。刘秋达确认,位于密支那达贡区的住户诺岛家以及第六中学所在地,就是当年新一军墓地原址。

  但据当地华侨介绍,上世纪60年代随着建设发展,在密支那的远征军墓园陆续被毁,只留下一些遗迹。志愿者表示,在第六中学的院内,至今还能看到当年公墓祭祀台残存的水泥地基。房主诺岛也告诉志愿者,上世纪70年代他家搬迁至此时,还能看到一些土堆。在建房挖掘地基时,就经常能发现子弹、水壶等遗物,甚至是一具具遗骸。

  孙春龙介绍,眼看远征军将士的墓园陆续被毁,面临尸骨无存的境地,一些留在缅甸的老兵从1995年起,就为送战友遗骸回乡的事奔走呼吁。但遗憾的是,直到这些老兵全部故去,他们的战友仍未能魂归祖国。

  2011年3月,一些民间人士组成的考察团对缅甸密支那、八莫等地的中国远征军墓地的位置和现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详细考察。同年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联名提出搜寻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迎接英灵回国的建议案。随后这一工作开始准备,到今年4月10日正式启动。

  发掘出土新一军胸章遗骸多为青壮年

  孙春龙介绍,此次发掘的墓坑位于缅甸密支那北郊,达贡区的城乡结合处。这里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湿热,对遗骸的保存极为不利。志愿者邀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人类骨骼学专家陈靓,领导遗骸发掘小组,负责发掘、现场鉴定及DNA采样工作。

  陈靓介绍,从2015年4月10日开始,发掘小组进驻密支那发掘地工作,至8月31日共发掘墓坑294座。她提到,此次发掘出的墓坑中有单人墓、多人墓,以及火化后将遗骨埋葬等墓葬形式。陈靓判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遗骸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至此的。有些遗体用帆布包裹或是放在铁箱和担架上,有些则直接安放在了墓坑中。

  由于气温、降雨等环境因素加之人为破坏,此次发掘的远征军遗骸保存状况欠佳,头骨多成碎块状,完整的十分少见。

  能够部分观察到颅面部特征的有34例 个体,约占所有出土遗骸的10%。

  由于合葬、二次迁葬等原因,一些墓葬出土的遗骸有几例个体混在一起。发掘人员将一处墓坑内的遗骸对比发现,遗骸分别来自6个人。还有约5%的遗骸已完全酥粉化,最终只能将含有烈士骨粉的泥土收敛起来。

  陈靓介绍,他们在发掘一处墓坑时发现,遗骸只保存了下肢左右侧股骨、胫骨、一小段腓骨以及几颗游离的上下颌臼齿。但在散落的牙齿附近,出土了一枚青天白日帽徽以及两粒铜纽扣。

  记者看到,帽徽锯齿内的蓝色已经有些褪色,帽子只剩下一小块残布片,但纹理仍清晰可辨,铜纽扣也已锈迹斑斑。此次发掘过程中,还有子弹、手雷、水壶、水杯、鞋掌、口红、相框、钢笔等物品出土。志愿者推测,出土的口红很可能是阵亡将士出征前,爱人赠送的礼物。他们还发现了一个保存较好的胸章,上面写着:陆军新编第三十师(隶属新一军)步兵九十团第二营六连列兵陈海坤。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远征军遗骸中可以具体鉴定出年龄段的个体有204例,占所有个体的58.8%。根据初步统计,年龄在15至20岁的有15例,在20至25岁的有87例,占年龄明确者的42.65%。在25至30岁的有42例,占年龄明确者的20.59%,在30岁以上的60例。由此判断出,大部分将士在牺牲时正处青壮年时代。

  回国大巴载347口棺木将安葬云南施甸

  按照预先的安排,11月3日,6辆大巴车载着347口棺木,在老兵、老兵后人以及志愿者的陪同下从云南省腾冲市出发,前往密支那的发掘地点装殓老兵遗骸准备运送回国。在出发前,所有工作人员还专程前往腾冲的烈士陵园祭拜。

  记者看到,车上喷涂“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的大巴车排成一列,从腾冲猴桥口岸进入缅甸。在口岸广场上,武警边防官兵列队向大巴车敬礼。截至记者发稿时,车队已经驶到中缅边界。

  近日,车队将运送将士遗骸通过猴桥口岸回到中国境内,届时将在口岸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之后,车队将驶往云南省施甸县,届时将在施甸县由旺镇的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指挥部旧址举行遗骸的暂厝(停柩待葬)仪式。

  对于将士遗骸最终的安葬地,活动组织方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已与施甸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县政府将在施甸县太平镇的孩婆山提供不少于1000亩的土地供遗骸安葬,同时会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

  发掘人员还将采集遗骸的DNA数据,建设中国无名抗战英烈DNA样本库,向全社会公开寻找英烈的亲人。

  据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秘书长王小军表示,遗骸归乡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也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据他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需要寻找和归葬的英烈遗骸,涉及到韩国、缅甸、印度、俄罗斯等23个国家。

  迎灵89岁老兵接战友七旬老人寻亡父

  在此次前往缅甸装殓遗骸的队伍中,有一名89岁的老兵。据记者了解,这名叫缪焜的老兵在71年前曾作为传令兵亲身参与了密支那战役。来自云南红河的老人说,1944年,他和同为新30师士兵的哥哥缪克勋一起参加了密支那战役,但哥哥在战斗中牺牲,再也没能回家。他一直盼着能重返当年的战场,接哥哥和所有战友回家。

  作为唯一的老兵代表,老人还特意穿上了当年的军装。在之前,一行人前往腾冲的国殇墓园进行短暂祭拜时,老人曾激动地对着灵位说道:“我今天就要去缅甸了,把战友们带回来团聚。”

  据媒体报道,出发前一日,缪焜因为奔波、激动,血压有些高,目前已经对老人进行了血压的检测和控制。而对于从腾冲到密支那数个小时的车程,老人表示自己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到达,并亲自将战友们护送回家。

  来自广西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在自己尚未满月之时,父亲陈业海就报名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最后牺牲在了缅甸战场。他表示,自己对父亲几乎没有印象,但在梦里,无数次梦到曾在照片中看到的父亲的形象。而年过七旬的老人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父亲的遗骸前,磕一个头。

  历史出国抗战三年近20万将士牺牲

  此次发现的347名阵亡将士,都属于中国远征军,其中大部分应属于新一军。据史料记载,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从云南出发进入缅甸对日作战。至8月初撤离时,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出征,转战1500余公里,在打击日军的同时,也有效给予英美盟军以支持。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但随着战局恶化,远征军一部退入印度,并在印度兰姆伽接受美军训练和武装。自1943年开始,这一部分远征军被称为中国驻印军。而另一部分远征军官兵则穿越野人山的原始森林艰难跋涉回到了国内。

  直到1943年10月,中国军队与英美盟军开始酝酿缅北反攻。1944年3月,驻印军主力一举消灭日本最精锐的18师团,甚至将其军旗缴获。至1945年3月8日驻印军攻克腊戌,并于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而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的失败,快速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从远征军出征入缅开始,经历了3年零3个月的时间。40多万远征军将士伤亡了近20万人。

  文/记者范博韬

news.sohu.com true 法制晚报 https://news.sohu.com/20151105/n425382108.shtml report 3855 7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踏出国门与日军作战,近20万将士伤亡,很多人埋骨他乡。缅甸密支那的三处公墓,埋葬着在密支那战役中牺牲的远征军将士遗骸。随着当地建设发展,三
(责任编辑:UN654) 原标题:中国远征军遗骸将于近日魂归祖国 6辆大巴迎灵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