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闻 > 第二届大梅沙论坛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海闻:中国经济会持续下行吗?

来源:搜狐网

  【海闻】今天谈中国经济,我的题目是“中国经济会持续下行吗?”大家可能比较关心,我讲四个方面:

  一、简单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

  二、分析这次宏观经济下行的一般原因。

  三、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放缓这个阶段的特殊原因。

  四、回答我们的问题,会不会继续下行。

  首先,大家对宏观经济比较关心,因为自2010年以来增速持续下滑,2010年是10.6%,到11年变成9.5%,到12年变7.7%,13年7.7%,14年7.4%。今年前两个季度是7.0%,到第三季度变成6.9%。长达七年时间的下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没有过的。大家对宏观经济比较担心,跟2007年相比显得更加严峻,2007年GDP增长13.9%,现在几乎掉了一半,可以说在短短的八年里掉了一半,在人类增长史上比较少见的,掉的比较厉害。即使6.9%,经济学家说高估了,到东北华北看看可能连4%多都没有,说高估是因为用煤量、用电量非常低,就是所谓的克强指数,从这个角度确实用量低,但是不是一定认为中国的GDP高估呢?不一定。因为用煤、用电在通常是制造业为主的时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经济逐渐以服务业为主的情况下,用电、用煤可能不完全可以衡量经济的指标,从这个角度来说,用这样的指标说中国GDP被高估了,这个依据不是很充分。

  从某种情况下讲现在GDP是低谷的,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在GDP统计中还来不及统计,比如说滴滴打车、互联网购物、房屋租赁,这些都是服务业,在统计方面有没有及时统计进去?这个意义上讲被低估了,至少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GDP增速不断下降。

  二、为什么GDP这么长时间的连续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比较长的持续下降。

  首先,经济总量扩大以后增速早晚会放慢的,这都意识到了。为什么说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理解经济增速放慢,不是像98年或者像09年那么偶然一次放慢,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增速放慢是一个早晚的事,1978年的时候总GDP总量3600多亿,增长10%也增加了360多亿,现在GDP总量2014年是64万亿,如果增加10%是6.4万亿,相当于78年将近20倍,从总量上讲越来越很难保持高速增长,这是所有国家早晚遇到的问题。中国虽然处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随着经济总量的提高以后增速肯定会越来越慢。

  第二,中国劳动力和土地的资源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大都市里面由于前段时间资本、资金的大量投入以后土地成本非常高,包括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趋势也是一个争论,有的人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没了,我不完全这么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几个原因,并不是中国的劳动力已经短缺了,应该讲有两个原因:

  现在城镇化受到制度障碍。很多潜在的多余劳动力在农村里面没有真正的释放出来。中国这个大国现在劳动力变得短缺我不完全认同,我到东北下过乡,了解到那里很多劳动力没有释放出来。从数据上看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超过5%,我们农业产值已经下降到只有10%不到,至少还有30%的人口在从事农业劳动。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的劳动力跟产值比重是不匹配的。在农业里面的过剩劳动力还是存在的,这些过剩劳动力怎么释放出来?这是制度障碍。

  劳动成本上升一方面因为渠道不通,很多过剩的劳动力没有释放出来,还因为城市不断提高工资,导致劳动成本的提升。其实工资的水平应该由市场决定,现在相互攀比提高最高工资,这对企业是不利的,对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不利的。这种情况下出口的成本、国际的竞争力在下降。原来很多传统的产业基本上是中国生产的,而去年到美国看,商店里面卖的纺织品出产地。以前很多纺织品也打着别的国家的牌子,很清楚是中国制造的。我们当时纺织品有配额,配额不够用,就用其他国家的配额。现在配额取消了,我们却发现纺织品标明产地却是实实在在这些国家生产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大减少。这不是因为生产能力不行,而是这方面的成本越来越高,包括人民币不断升值。

  第三,周期性经济衰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不可能永远处在高峰,只要搞市场经济,周期性的衰退是必然有的。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轻微衰退,比如说80年代初GDP也下降过一段时间,90年代初也下降过一段时间,最低的时候只有4%左右。到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也进入了一段周期性的经济放缓,也持续了四五年,当时称之为通货紧缩。基本上每十年左右需要有一段消化你过剩的产能,这是市场经济必然发生的规律。马克斯早就讲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市场经济一定有周期性的调整。这次调整在08、09年逐渐调整,由于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造成了恐慌,突然之间全球金融危机,媒体报道几乎使用了各种能够震撼人的语言,如金融海啸等。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只有6.1%,使得政府有一点恐慌,因此出台了非常强烈的宏观刺激计划。由于我们的经济机构特征,使得钱大部分流向房地产和一些其他产业。我的理解是本来应该进行一些释放和过能产生的削减,但是没有完成,本来那个时期应该发出来没有发出来,就滞后了。美国经济正好相反,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08年到现在将近6、7年的缓慢增长,现在开始复苏了,GDP增长开始回到3%、4%的状况,这也是周期性的,不完全是我们有什么特殊性。

  第四,中国到了中等收入的时候面临产业结构的问题,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我们会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换的经济起飞中开始动力很大、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到中等收入时,从平均水平来讲,已经快进入一个中等收入的时候。

  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新的产业结构没有能够及时跟上,而旧的产业已经基本达到饱和,这时可能缺乏一个新的增长动力。这是一个槛,这个槛在南美很多国家都经历了,但不是所有国家都一定会调入这个陷阱,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做好这个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逻辑是什么意思?我们国家一开始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中国大陆也是一样,78年的农村改革拉动了第一波的增长动力,满足了第一波的温饱以后要买普通的轻工业产品,80年代拉动经济是轻工业、服装、自行车、手表等这一类的人们追求的东西。下一个阶段90年代拉动经济增长是耐用消费品、家电为主的。进入本世纪以来到了物质需求比较高级阶段,最主要的是汽车和住房。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产业转型的过程,从最早的农业变轻工业,耐用消费品变汽车和住房。就如接力赛一样,接的好中间很顺,接的不好速度会放慢。前几个是物质上的东西,基本上是对物质的需求。从产业能力上讲交接比较简单,转型比较简单。比如说最早在装配线上生产衣服、鞋子的,要转过去生产手机、电话问题不大,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劳动技术,跟物质打交道的。

  到了中等收入以后的需求是什么?服务业,是生活质量。以物质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到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比较困难,要求比较高一些。我们正遇到这个槛上,所以经济放慢是一个正常或者可预见的情况。

  总的来讲,从经济角度来讲任何国家经济放慢都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对中国来讲有特殊原因,为什么会造成特殊原因?主要有两个,两个都是因为制度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地方政府对经济过度参与造成投资过度和由此产生的严重的产业过剩,这是中国特有的。在市场经济里面政府不会太多参与经济,我们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这些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又有某些政治因素。比如说中央要搞金融产业,大家都搞金融中心。中央说我们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地方都去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说我们要发展汽车工业,各个地区都要搞汽车工业,这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有些地方是有条件搞的,有些地方没有条件搞的。

  任何先进的产业、战略性的产业如果过多的投资,各个地方都去搞一定会产生产业过剩。比如说汽车,汽车马上变成产业过剩的企业。美国、日本、韩国一般也就是三家到四家的大型汽车公司,中国是130多个国家,7个省自治区都在生产汽车,怎么可能不出现产业过剩?类似的例子我们是特有产业过剩的情况,这种产业过剩的消除要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

  另外,由于改革滞后使得某些产业没有得到及时的发展,比如说到了一个以服务业为主、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时,医疗产业、健康产业成为非常重要的产业,像美国基本上要达到GDP的17%、18%,整个制造业只有20%,所以一个健康产业相当于美国制造业的产值,有的说文化产业占15%,有的说文化产业占到30%,这些产业是到了追求生活质量需要的产业,但是由于我们的体制、由于我们的改革滞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包括健康、文化,甚至教育的发展。现在我们在讲消费,我说的人们不是没有消费能力,中国现在都去海外消费,到处都知道中国人到外面购物,巴黎商店里都是中国游客,不是没有消费能力,是维护质量产品不够,这产品不光使用价值,包括品牌价值。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以后,不光买了包有用,还要买包有名,不在于贵。大量的附加值是人们现在追求的一种东西,我们可能认为这些东西是虚的,恰恰这些东西是人们到了一定收入以后所追求的东西。

  中国讲消费,不是消费能力不足,而是结构有问题,人们想要的东西买不到,人们不想要的东西大量的产业过剩。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我们制度缺陷,阻碍市场经济,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自然过度到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会持续下行吗?

  短期看我认为有可能,短期是指一两年之内有可能持续下行,原因在于我们现在这次宏观下行跟97年宏观下行不一样,那时总需求不足,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这时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现在不是总需求不行,有些需求很旺,供不应求,有些需求过剩,有些地方很不景气,有些地方GDP超过10%,这是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冰火两重天,在深圳感觉不到不好,到华为看看,产业和产业不一样,地方和地方不一样。中央提出定性的宏观调控,对不行的进行宏观政策,是结构性的宏观不平衡。现在结构不平,原来生产电视机改为生产汽车比较容易,但是从生产物质到服务业,这些工人能不能转型不容易,包括制造业要搞高科技、高质量的,普通的送给人都不用。但是非常高级的东西、非常质量好的东西又不足,这种转型需要有很多的培训和教育的分散。

  新加坡、韩国、台湾,当时的亚洲四小龙没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将近40年经济高速增长,即使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韩国都是10%的增长,为什么它们没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呢?因为教育跟上了,教育很普遍,北大去台湾访问,说每个县至少有一到两所大学,困难在于这个结构调整从物质生活追求生活质量的结构调整比以往的结构调整困难一些,需要人才的培养、技术的更新。技术的更新也需要人才,也需要企业有规模。

  悲观的人觉得明年还会继续下行,也不一定,看调整的怎么样。另外,我觉得即使有下行的可能也不会很久了。我看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报告,继续下行到2020年4%、5%,我觉得这不可能,经济永远是波动的,我们现在只是两个交接棒当中的减速,并不是已经到头了,中国还处于起飞阶段,工业化、城市化没有完成。下行即使继续下行也不会很久,原因是宏观政策正在启动,今年以来,五次降准降息。梁先生讲到企业负担很重,现在政府也对企业进行某种税收的减免,政策出台要有时间。一般来讲,货币政策需要一到两个季度才能产生效果,我们希望明年中期或者明年年底把这些货币政策起到效果。

  服务业比重在增加,现在服务业已经将近半壁江山,而服务业最近这几年的增长速度比较快。比如说13年服务业增长速度8.3%,14年服务业增长速度8%,都超过GDP的增长速度,50%的GDP都超过8%以上的增长,一定会对整体的GDP增长速度有所贡献。

  中央的创新创业,不要小看这个,创新创业可能很多不成功,但是很多创新创业的资金,特别是金融方面的创新创业,实际上起到一个市场挑选行业的作用,比国家给这些企业钱有效。现在很多民间金融的投资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和结构调整会继续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中国还是没有用尽我们的动力,我们还处在起飞阶段,大概还需要十年、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进入到一个发达国家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对中国的GDP很有信心的。

  长期来看,基础建设还有很大空间,人均住房、公路、铁路等跟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市化带来的消费,几亿农村进城,一个人在城市的消费是在农村消费的三倍左右。

  “一带一路”可以进一步拉动出口,刚才梁先生谈了很多不再重复了,服务业发展给我们很大的空间,现在医疗行业只占GDP的5%左右,在发达国家15%到20%,文化产业不到4%,欧洲15%。这些都是我们产业结构调整以后发展的空间。

  总的来讲,目前的下行可能还会继续几个季度,甚至一年,但是不相信不会下行太厉害了,因为已经在吃药了。如果说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行为是另外一回事,服务业统计会更完善,如果把统计完善,GDP不会那么糟糕,谢谢大家!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网 https://news.sohu.com/20151113/n426406277.shtml report 5481 【海闻】今天谈中国经济,我的题目是“中国经济会持续下行吗?”大家可能比较关心,我讲四个方面:一、简单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二、分析这次宏观经济下
(责任编辑:UN701)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