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胡耀邦创办《理论动态》:反对“假大空套”文风

来源:澎湃
学习时报刊文忆胡耀邦创办理论动态:他反对“假大空套”文风
胡耀邦在书房写下了“杜修贤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
胡耀邦在书房写下了“杜修贤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

  【编者按】

  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胡耀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第四版),作者沈宝祥以亲历者的身份,回顾、梳理、剖析了30多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首发于《理论动态》。

  沈宝祥教授曾是理论动态组成员,后担任《理论动态》主编和《学习时报》高级顾问。为再现胡耀邦创办《理论动态》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一些历史片段,记者专访了沈宝祥教授。

  记者:沈教授您好,您的专著《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第四版)不久前与读者见面了,请问这次修订再版的亮点有哪些?

  沈宝祥:这是本书第四次出版。主要亮点有三方面:一是这本书终于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阵地—中共中央党校所属的出版社出版,也了却了我一桩心愿。前三版都是在其他出版社出版的。二是对全书做了新的增订,专门增加了一章,介绍了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的情况,介绍了从提出反“左”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情况。三是李岚清同志专门为本书篆刻的印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印在了封面上,我的老领导吴江同志生前为本书的题字也放入了书中。

  记者:您在书中详细记述了胡耀邦同志领导创办《理论动态》的过程,您能谈一下胡耀邦同志当初决定创办《理论动态》的情况吗?

  沈宝祥:关于创办《理论动态》,时任胡耀邦秘书的陈维仁(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有一段回忆。1986年6月11日,他在庐山召开的全国党校刊物工作座谈会上说,“当时,耀邦同志考虑到,学校仅让干部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不够,有些是非要颠倒过来,必须写文章,用评论去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所以,他就有了还要办一个刊物的设想。开学前不久,耀邦同志找了十多个人座谈,他专门讲了一次按劳分配的问题,一共讲了十条,讲得很有新意,实际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议论而发的。讲完以后整理了记录,经过他自己修改后,题为《谈谈按劳分配》,先送给几位老同志征求意见。他是基于这样考虑,大批干部进入中央党校以后,你光让他们读那个经典著作选读本还不行,还要给他们讲讲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看法。当时,社会上正在争论要不要搞奖金、发奖金符合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问题,这本来是工厂里面的一个实际问题,但同时又是一个理论问题”。“中央党校历来都是讲理论联系实际的,但明确地提出要重视研究现实问题的,是耀邦同志。他发表了那篇《谈谈按劳分配》的讲话以后,就同我们议论,是不是找几个人来办一个刊物,一期登一篇文章,不要凑好多篇才来发,三天就出一期。他说,现在新问题多得很,需要我们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加以回答。当时我们都赞成他的倡议。”“当时,耀邦同志觉得社会上有些刊物过于脱离实际,对现实问题不感兴趣,特别是一些政治理论刊物,号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实际上书卷气很重。他说,我们办《理论动态》就是要对现实问题发表意见。”这些意思胡耀邦也对我们反复讲过。以上是胡耀邦创办《理论动态》最初的一些想法。

  记者:当时,胡耀邦同志为《理论动态》制定了什么样的办刊方针?

  沈宝祥:当时,有几点是明确的,就是这个刊物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当前理论斗争的需要,要查明马恩对一些基本原理、重要观点的原意和原话,来澄清被“四人帮”搞乱了、颠倒了的理论问题。总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说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刊物要适应领导干部的需要,每期一篇,文章要精短。但是,正如胡耀邦所说,办这样一个刊物没有经验,还是试办,要在实践中不断完满起来。《理论动态》的办刊方针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明确的。

  我依据自己的笔记粗略统计,从1977年6月4日开第一次会议,宣布创办《理论动态》的决定起,到1978年4月底这一段时间,共11个月,胡耀邦在此期间召集理论动态组同志开会19次。此外,有时他还派秘书到理论动态组传达他的意见,他召集的一些其他会议也让理论动态组同志参加,在这些会议上,他也常常讲到《理论动态》。

  在会上,除了研究选题外,胡耀邦和大家一起,不断地研究读者的反映,包括某些冷嘲热讽,总结办刊经验。他反复地向我们阐述办刊的方针和要求。

  1977年9月10日,胡耀邦召集理论动态组全体同志开会,并吸收有关同志参加。他对《理论动态》创办两个月作了小结,讲了四条重要的意见。

  第一,对两个月的刊物作估计。他说,办了两个月了,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没有犯原则上的错误,有了一定的影响,要有信心。第二,这个刊物有一定的目的,一定的篇幅、作用、编法,有它自己的特点,主要在理论上,又牵涉到一些思想问题,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发表一点看法,发表一点意见,不要在预定的目的、作用、篇幅以外去寻求什么。他要求大家坚持办刊方针。他还要求大家努力提高质量。他说,只要两期质量一般,威信马上就会降下来。不要炒冷饭,搞一般化的东西。怎样保证质量?就是要对当前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解释介绍。第三,要熟悉马克思主义观点,又要观察当前思想理论动态,把这两者高度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经常翻阅马列著作,另一方面,要经常观察当前有什么重大的思想理论动向,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第四,文风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

  1977年10月12日下午,胡耀邦在理论动态组会议(吸收了有关同志参加)上,总结了10月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的经验。

  他说,这篇东西的优点、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接触实际,阐述了毛主席的干部路线,用一种彻底唯物主义精神,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毛泽东思想的观点,谈了党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是恢复到叶帅讲的理论越敢接触实际,就越彻底,越能掌握群众,越能变成物质力量,不是绕开问题走,不是模棱两可。他指出,这篇文章接触了一个很大的实际问题,给了我们搞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不要怕,形势不同了。他提出,《理论动态》文章要短小精悍,是匕首、投枪、手榴弹,要办好,要精雕细刻。

  记者:据了解,胡耀邦同志离开中央党校之后依然继续关心和领导《理论动态》,对此您有什么印象?

  沈宝祥:1977年12月10日,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仍然兼任中央党校领导职务)。12月17日晚,胡耀邦召集理论动态组开会。他说,我后天到组织部上班,你们要满怀信心地提高、前进,我还和大家共命运,继续管《理论动态》,由吴江具体抓。在《理论动态》刚创办时,他说管两个月。现在,已经5个月过去了,他还是要继续管。这说明,他对这个刊物有了感情,而且,充分认识到这个小刊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所发生的影响。他向大家明确提出,《理论动态》“应该继续前进,不要后退;应该提高,不能降低”。他还提出,要做思想战线上的前卫战士,每天用这个要求来激励自己。鉴于他的工作重点要转向中央组织部,大家有一种惜别之情。

  胡耀邦到中央组织部以后,包括到党中央工作以后,依然继续关心和领导《理论动态》,他同理论动态组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写批语。他为《理论动态》写了许多批语,有的是针对某一文稿的,有的是讲《理论动态》办刊方针的。

  在一篇送审稿上,胡耀邦批示:《理论动态》切不可绕开当前全党性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矛盾走。如果绕开,质量要立即降低。这一点,请你们千万注意警惕。在另一篇稿上,他批示:中央决心搞经济改革。为了改革,必须首先破除思想僵化。因此,我支持一切改革的积极言论。在一个材料上,胡耀邦批示:现在在一小部分人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要进行教育(不提批判),这是一个大事。要努力写出一系列有说服力的论文来。还有好几次,胡耀邦对不符合《理论动态》方针要求的文稿,写了尖锐批评的批语。在送审的一篇哲学论文稿上,他写了这样的一条批语:

文字庞杂,学究气太重。我对这篇东西估价不高。

  胡耀邦对理论动态组的同志反复讲,要把被林彪、“四人帮”搞颠倒了的路线是非、理论是非、思想是非再颠倒过来。他的另一个说法是,把颠倒了的东西再颠倒过来,把弄偏了的东西纠正过来,把混淆的东西加以澄清。这是当时我们研究选题、讨论稿件时的一个基本要求。在编写研究第九、十、十一次路线斗争提要时,胡耀邦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要完整准确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二是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实际上,这也是他指导办《理论动态》的两条原则。

  胡耀邦提出的上述原则和他制定的办刊方针,为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记者:您还记得胡耀邦最后一次召集理论动态组开会时的情形吗?在这次会上,胡耀邦同志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沈宝祥:胡耀邦最后一次召集理论动态组开会,是1981年9月29日。这时,他已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这次会是在中南海勤政殿中央书记处会议室开的。胡耀邦作了长篇讲话。他提出,还是要抓住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实际问题加以阐述,加以思想的、理论的阐述。抓住人们脑子里有怀疑的、没弄清楚的、模糊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条理的、理论性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他要求大家密切地注意实际情况,注意思想动向。在文风上,他提出要反对假、大、空、套、长。他认为,写文章的根本方法,要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地上到天上,而不应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从天上到天上。胡耀邦的这次讲话实际是对《理论动态》创办四年来的总结,同时也对以后进一步办好这个刊物寄予希望。

  胡耀邦同志对《理论动态》充满了感情。有一次,胡耀邦同志与理论动态组的同志谈话时深情地说:“我死后,要写上一笔,生前办过《理论动态》。”(原文标题为《胡耀邦创办和领导下的—访原主编、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2015年11月5日A6版)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7276 report 4890 胡耀邦在书房写下了“杜修贤作品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图【编者按】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胡耀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真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学习时报刊文忆胡耀邦创办理论动态:他反对“假大空套”文风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