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青春激荡的岁月》:胡耀邦和1950年代的青春

来源:搜狐网 作者:付珊

  《青春激荡的岁月》:胡耀邦和1950年代的青春


  胡耀邦百年诞辰纪念日之际,第一部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青春激荡的岁月》即将上映。

  影片将视角放在胡耀邦1952年调任团中央书记之后的5年,这期间,他鼓励年轻人勇敢追求爱情,赞赏年轻人坚持追求理想的勇气。而电影中胡耀邦身为父亲和丈夫的桥段,让儿子胡德平和家人在荧幕前感动落泪。

  事实上,这部散发着浓厚时代感的电影,制作过程困难重重。但制片人张葆青从未动摇过拍摄的决心,因为它“将填补中国电影史上的空白。”

 


王宁饰演的胡耀邦在剧中鼓励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理想

  一、37岁的“孩子王”

  建筑工地的空地上,胡耀邦闷闷不乐地坐在一边,手里拿着建筑专业的新书,对身边人说:“我今年37岁,还是青年人,参加革命22年了,也算是年轻的老革命了,你说党中央的决定,要不要服从?”

  这是胡耀邦在《青春激荡的岁月》中第一次出镜。

  1952年夏天,毛泽东挥笔点将,胡耀邦被指定接替冯文彬,担任团中央书记。据秘书高勇回忆,那时的胡耀邦一心想搞建设、盖大楼,从没想到会去团中央。

  在小女儿满妹的记忆里,“父亲得知任命后,情绪低落,盘腿坐在床上,对着秘书曹令,一脸不高兴地指了指身边熟睡的胡德平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当孩子王。他们(指陈丕显、谭启龙)都比我合适嘛!”

  那时,人们总觉得,“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是,不高兴归不高兴,胡耀邦想了一夜,第二天还是到团中央报到。

  电影浓墨重彩的地再现了胡耀邦和干部们第一次打招呼的情景:“今天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情况不熟,但还是要有个开场白喽,以后的工作中,如果大家发现我有什么做得不好,有什么缺点错误,希望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大胆直接地向我提出批评。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不方便,也可以直接向中央反应,也就是提意见,告状喽!当然喽,要告明状,不要告阴状,君子坦荡荡嘛。”

  这是高勇第一次见到胡耀邦。与他想象中不同,胡耀邦留着小平头,个子较矮,微瘦,秀气精神,完全是一个小青年的模样。“他讲话实在,没有空话,没有官腔,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朝气勃勃。”

  胡耀邦要求所有人称呼他为同志:“我,胡耀邦这个名字,老爷子取的就是要让大家叫的嘛。我希望大家以后一律称呼我为耀邦,怎么样?”

  高勇记得,胡耀邦性子有些急,常发脾气。“身边人要是办错了事,他批评起来绝不留情,尤其是熟人、身边的人。但落到文字、组织处理上,他字斟句酌,非常谨慎,生怕过头。”

  电影中,舞蹈队的沈平不愿随同学们一同去北大荒垦荒,而是选择留在大学继续自己的艺术之路。而她的故事却被以“心灵深处长满了脓疮”为题,登上了《中国青年报》。

  胡耀邦知道后斥责《中国青年报》社长张笑非:“作为一种思想倾向,可以拿出来讨论。可你把人家点名点到团中央的机关报,考没考虑到这个同志的感受?!”胡耀邦说,会建议团中央书记处处分张。

  张笑非愤然离去,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一屁股坐到石凳上。掏烟,烟盒空了,他没好气地一揉,扔到地上。

  一支烟突然递了过来。张笑非猛地转过头,见是胡耀邦,不接,把身子扭向一边。

  胡耀邦笑着说:“笑非同志,我是湖南人,辣椒脾气,一向讲话直来直去,你不要介意……”

  他将烟点燃,递了过去。

 


第一批北京垦荒队员来到北大荒开辟新土地

  二、青年人的良师益友

  早在2013年3月,张葆青就已经开始策划这部电影,“胡耀邦和我是湖南老乡,我想用这部电影来纪念他。”最终,影片由潇湘电影集团负责拍摄。

  为了了解最真实的胡耀邦,编剧王青伟翻阅大量文章书籍和影视资料,他两次赴京拜访胡德平和胡耀邦曾经的秘书高勇,获得不少珍贵的史料细节。

  高勇告诉王青伟,胡耀邦讲话嗓门大,说起话来手舞足蹈,有时说到劲头上,会直接跳上桌子。

  王青伟把这个细节写进了剧本——在北京市团委的礼堂里,几百名代表在听胡耀邦演讲,讲到兴头上,胡耀邦跳上椅子。他在一旁批注,“这是胡耀邦的是一种习惯,一种本真,他站在那里,激情四射。”

  但剧本送往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审读后,对方认为,过于逼真地还原细节,可能有损于人物的正统形象,建议删除。就这样,剧本来来回回修改了6次,才终于定稿。

  为了更好地表现胡耀邦和青年人的相处,编剧王青伟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前提下,虚构了数名年轻大学生的形象。

  电影里,胡耀邦安慰热爱舞蹈的沈平:“去北大荒固然好,但去北大荒不是青年人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做一个舞蹈家有什么不好的?”

  电影中年轻的《中国青年报》记者江戈不愿遵从包办婚姻,从家里逃婚,却被捅上内参。江戈跑到胡耀邦家中,在饭桌上委屈地流泪,胡耀邦鼓励她,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对于青年人,胡耀邦总是像朋友一样耐心、温和。胡耀邦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总结道,跟青年人打交道,要讲真话,要讲心窝里的话。“你尽讲假话、空话、套话,哪个愿跟你交朋友?”

  胡德平记得,“父亲常说,一味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不是关心爱护。而是要通过教育和引导,用热情来感化帮助年轻人。”

  “他不是年轻人的官老爷,而是率先垂范的良师益友。”

 

电影中,胡耀邦与妻子李昭相敬如宾

  三、1950年代的青春

  电影里,垦荒队的故事得到浓墨重彩的刻画。

  那是专属于1950年代的青春——建设祖国、奋斗甚至自我牺牲。

  这部被定义为青春类题材的电影,被赋予了一个符合年轻人满腔热血特质的片名——《青春激荡的岁月》。

  据编剧王青伟介绍,影片中垦荒队的人物虽为虚构,但故事都有史实来源。例如,喻大华的原型,正是北京志愿垦荒队队长杨华。

  1953年,中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上半年,北京团市委召开第三次团代会,胡耀邦在会上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到那里安家落户。”

  他的号召得到了一批青年的响应。当年8月,杨华等5人向北京市团委递交申请书,表达赴边疆垦荒的愿望和决心,他们决定组织60人的垦荒队,“不要国家一分钱,为国家开垦3000多亩荒地,增产30万多斤小麦。”

  胡耀邦为他们送行时,亲手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大旗授予他们,“这面旗帜代表了全国一亿两千万青年对你们的希望,请你们不要玷污了这面旗帜。祝你们高举着这面旗帜英勇地前进!”

  在场的青年热血沸腾。

  从1955年到1956年9月,全国有近20万名青年参加了垦荒事业。“垦荒”几乎成为那个年代部分青年的共同记忆。

  影片中,北大荒的破旧茅草房里,几名青年横七竖八地躺在木板床上,有人打着呼噜,有人发出梦呓。

  在劳动之外,队长喻大华拉起了手风琴,百余名青年或坐或站,在那里迎风高唱。

  喻大华在给女友地信里写道:这是一片全新的天地,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既艰辛又浪漫……

  电影开拍前,胡德平担心,能不能拍出50年代青年垦荒和知青上山下乡的区别,“从表面上看,这两段时期非常相像。”最终,影片对年轻人群情激昂建设祖国的刻画,打消了他的顾虑。

  影片展现出的乐观、理想和浪漫主义,打动了胡德平,但他记得,浪漫主义之后实际的困难很多,“走了不少弯路。”在他看来,结合现实与浪漫共同讲述1950年代的故事,才是真实的。

  被电影打动之余,胡德平担心,如今的年轻人已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一腔热血。

  他明白,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走向国外,而横在国内年轻人面前的,是大城市买房的现实问题。

  “现实主义的东西一定不能否定,但我们也要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胡德平告诉搜狐新闻。

  “只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才能激发出年轻人的激情。”

作者:付珊  栏目主编:王辰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网 https://news.sohu.com/20151120/n427250284.shtml report 4972 《青春激荡的岁月》:胡耀邦和1950年代的青春胡耀邦百年诞辰纪念日之际,第一部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青春激荡的岁月》即将上映。影片将视角放在胡耀邦1952年调任团
(责任编辑:杨磊) 原标题:《青春激荡的岁月》:胡耀邦和1950年代的青春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