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韩国拔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文化财厅(文物局)2日消息,当天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拔河成为韩国第1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报道称,拔河作为祈愿丰收的一种农耕游戏在包括韩国在内的稻米文化圈广泛流行。去年3月,韩国与越南、柬埔寨、菲律宾联合为拔河申遗。今年11月,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委 员会执行附属机构对拔河申遗给出了“补充信息”的意见,认为拔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充分的价值,但需要完善相关说明。执行附属机构通过评审会对申遗项目给出“准予列入”、“不予列入”和“补充信息”等三种意见,其结果提交给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定。拔河得到“补充信息”的意见意味着其被列入非遗名录只有五成把握,但上述四国有关人士在当地对委员会成员国进行了大量说服工作,最终使拔河申遗成功。

  由此,韩国共有18个项目列入教科文 组织非遗名录。此前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次是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2001年)、板索里(2003年)、江陵端午祭(2005年)、圆圈舞、男寺党表演、灵山斋、济州Chilmeori堂灵登巫术、处容舞(以上2009年)、传统歌曲、大木匠、鹰猎(以上2010年)、传统武术跆根、传统技艺走绳、韩 山苎麻纺织工艺(以上2011年)、传统民谣《阿里郎》(2012年)、越冬泡菜文化(2013)和韩国农乐(2014)。另外,济州海女文化的申遗结果 将于2016年揭晓。

  新闻延伸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拔河”活动

  拔河为双方各执绳一端进行角力的体育活动,属于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

  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隋书•地理志》称,故楚地南郡、襄阳一带“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其事亦传于他郡。”这里的“牵钩之戏”,实际上是当时配合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

  唐代,拔河活动较多,且进一步规范。《新唐书•兵志》载:“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采,食梁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说明到了唐代,正式有了拔河之名,而且拔河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风俗”活动,民间通常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拔河活动。

  宋代,拔河活动也偶有记载。宋梅尧臣《江学士画鬼拔河篇》:“分明八鬼拔河戏,中建二旗观却前。”元代以后,关于拔河的记载很少见到,大概是拔河活动衰落所致。

  晚清时期,拔河游戏在民间仍有流行。例如光绪年间,在甘肃的洮州地区,“每岁正月元旦及岁时各节,皆无异俗。惟正月初五午后,有扯绳之戏。其俗在东西门外河滩。以大麻绳作两二股,长数丈。另将小绳均挂大绳之末。分上下二朋,两钩齐挽。少壮威,牵绳首,极力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以西城门为界,上下齐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则下扯。胜者踊跃欢呼,负者颇为失意。其说,以为扯势之胜负,即以占年丰欠焉。相沿已久,不知自按襄汉拔河之举、上古牵钩之俗?(《洮州府志•风俗》)”

  清朝末年,西方的拔河运动传入我国,被列入学校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此后,我国古代的拔河形式逐渐消失。

  还有哪些中国文化“被韩国”

  编者按:下述为2010年人民网报道

  熊梦霞说,拔河运动在我国其实也是深入人心的,各地的拔河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尤其是甘肃临潭县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拔河比赛。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韩国人又出手了!他们这回抢的是“拔河”,这个在中国已流传2000多年的遗产,即将被韩国唐津郡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名湖南浏阳的女子出来发声,称通过多方查证,认为拔河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荆楚之地,为鲁班所创,只有中国才有资格申报。

  [留学]发现中国遗产被“抢注”

  今年4月,留学于韩国釜山釜庆大学的熊梦霞,得知韩国唐津郡举办国际拔河节,邀请了世界11个国家1万多人参与。拔河节的盛况让熊梦霞兴奋不已,但拔河节后,韩国牵头成立国际拔河交流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的交流主题是把拔河作为韩国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我所知,拔河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一项军事游戏,怎么会是他们的遗产?”听说韩国即将把拔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熊梦霞急了,她以个人身份报名参加了这次拔河节,并争取到了唯一的一个中国民间组织名额。交流会上,面对各国专家“一边倒”的论调,一向温柔有礼的熊梦霞“发怒”了,她逐一进行了反驳,坚决主张,中国才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

  [求证]拔河是鲁班发明的

  熊梦霞主修历史学,她细致研究发现,关于“拔河”,《墨子 鲁问》就有记载。

  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这种配合水战的军事技能,后演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各项史料说明,“施钩之戏”起源于楚地的襄阳和南郡江陵一带,尔后“传于他郡”。“到隋唐五代,拔河还有祈求年丰和炫耀国力之意。”熊梦霞说。正式定名为“拔河”始见于唐代,并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为全民性竞技项目。

  [呼吁]守住拔河这项遗产

  作为后来者的韩国,对于拔河运动、拔河文化的推广非常重视。拔河是韩国政府公布的“第75号无形文化财”。

  熊梦霞说,拔河运动在我国其实也是深入人心的,各地的拔河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尤其是甘肃临潭县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拔河比赛。

  但是,跟韩国相比,我国的拔河文化仍然缺乏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持续的推动力。 “2011年唐津郡举行的研讨会将会对拔河的起源地进行最终的讨论,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引起对传统文化有专业探讨的专家的注意,我们大家一起 守住 拔河这项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用确凿的事实证明拔河最初的起源在中国。” (三湘)

  熊梦霞说,拔河运动在我国其实也是深入人心的,各地的拔河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尤其是甘肃临潭县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拔河比赛。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中国神话“被韩国”

  2007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神话传说都是源自韩国。

  中国名人“被韩国”

  有消息称,韩国学者打算将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同样被归入“韩国籍”的还有西施、李白和李时珍。

  中国道教“被韩国”

  不久前,韩国首尔大学的一名历史学教授声称,道教鼻祖张道陵是真真正正的韩国人。他认为春秋时期的韩国即为古代移居到中国的朝鲜人所建立的政权,而张道陵是张良的8代孙,并且张良在跟随刘邦创立汉朝之前恰恰就是韩国人。

  中国汉字“被韩国”

  2006年,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他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他将建议韩国政府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节日“被韩国”

  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发明“被韩国”

  不久前,韩国人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中医“被韩国”

  作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在1986年之前,韩国的医疗体系从未有“韩医”一说。1596年朝鲜的许浚通过参考大量中国古医书于编纂了一部《东医宝鉴》。前不久,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该书初刊本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但该书95%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医著作,并非原创。

  中国风水“被韩国”

  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还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综合)

news.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gj/2015/12-02/7652958.shtml report 4416 中新网12月2日电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文化财厅(文物局)2日消息,当天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
(责任编辑:UN660) 原标题:韩国拔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