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明说吧]你同意拆你家小区围墙吗?

来源:搜狐网

  【今日深评】

  你同意拆你家小区围墙吗?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引起广泛关注:“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此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站调查,打开我家大门,很多网友可不乐意。是人们对此意见存在误解,还是可行性太差?政府的大院会做表率吗?大学的围墙能拆墙透绿吗?有人就提出,按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恐怕不是政府想公共化就能公共化的。这话你赞同吗?

  拆掉围墙,会进来什么?拆小区围墙,谁说了算?拆墙诚可贵,开放价更高!拆墙好拆,在此之前,安全和管理工作要做些什么?

  听听启明怎么说,请点击上方《明说吧》视频节目吧:)

  【今日速评】

  1 “诺贝尔哥”神话 要去伪存真!

  2 “上海女”炒作:为何人们愿意信?

  3 “天价鱼”事件:真的尘埃落定了吗?

  亲们,视频内容将会在今晚20点30分准时上线,敬请点击。

  搜狐出品《明说吧》:周一到周五每晚八点半,在搜狐网,搜狐视频,搜狐新闻客户端,手机搜狐网,四端同时上线。点击《明说吧》,我们与您一起纵论天下事。

  《明说吧》微信公众号:明说吧栏目

  《明说吧》公众平台地址:https://mp.i.sohu.com/s40000233710315/profile

  《明说吧》视频主页地址:https://tv.sohu.com/s2015/stx/

  【上期节目回顾】返乡日记 用乡愁反观城市!

  今年春节,你返乡了吗?在加一句,你写返乡日记了吗?启明注意到,今年春节归来各大媒体网页微信号,返乡日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短片:各种返乡日记汇总)

  这些文字,描绘了乡村整体凋敝、人情淡薄、物质攀比、生活艰辛、环境污染、聚众赌博等现象。你能从中感受到这些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与爱惜,其中也有那么些伤痛与无奈,更多的是殷切的希望。

  一些返乡日记透露的乡情也被媒体截取为新闻标题,例如《返乡日记:老人因孩子不回家过年在春节前自杀》、《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还有这篇《返乡观察丨一户山东农家的年收支账本》,其中通过展示一户家庭的年收支明细账本,细致还原了农村家庭经济的现状。比如,2015

  年王华和妻子的务工总收入:47340元+18360元=65700元。2015年王华家的教育支出:学费3000元+生活费7200元+寒暑假辅导班4700元=14900元。

  其中还用数字展示,“新农合”报销比例减小,村民因病返贫的状况,还有造纸厂排污,村里人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一篇小小的返乡观察,清晰展示了医疗养老的尴尬处境、乡村文化的青黄不接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审视乡土中国现实。

  电话采访《一户山东农家的年收支账本》作者:“整篇文章,展现的都是事实,通过事实来展现的话,我觉得还是胜于雄辩的,我们给出一个账本,可以说这是一个原本的呈现吧,还原,然后这样的话可能就更具有说服力吧,到底是穷还是富。我举的例子在这个村子属于中等经济水平,但是其实最后会发现,除去各种开支教育,其他开支以及生活开支,最后剩下的还不到两万块钱,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村民几乎没有外出旅游,文化方面的支出,全都是生活支出,教育支出,最基本的一些支出。最终写出这篇文章,主要还是给城里人,或者是给生活在城里的决策者,能够影响这批人的决策者,给他们看的。”

  启明要为这些返乡观察者点赞,不过今天想换个角度给您讲讲,这些《返乡日记》在描述乡村凋敝的同时,或怀念大跃进式的火热农村,或抱着一个山清水秀、田园牧歌、温情脉脉的想象。但是是否有一个问题被图略了,很多人从乡村走出来的人,未来注定不在农村而在城市,正如写下这写文字的人生活在城市而不是在农村。

  为什么这样说呢?启明你是不是故弄玄虚呢?您听我来说说,乡村的人口密度,对工业而言,太小,无法负担工业化的生产与生活,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生产不足以维持工业时代的正常生活水平。同时,对机械化农业而言,又太大,土地承载不了如此多的人口。与此同时,城市有规模效应,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生活。电影院、大型医院、高质量的学校、更丰富的生活,甚至小到送外卖,都必须以人口密度为依托。

  这都意味着,只有人走出去,趋近工业。随着劳动力外迁,人口密度不断减少,被体制摧毁的传统乡绅制度,没有了生产方式与人口密度的基础,亦不可能重现。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的凋敝,传统社会模式的变化,都是无可避免的历史潮流。某种意义上看,农村路上长满荒草,残壁断垣,正是人口迁往城市、乡村成为森林或大片农场的前兆。有人说,这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也符合历史潮流,是发达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的现实。

  您也许不同意我的说法。请允许我引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的回忆语录,他说啊,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并不认为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必然形态,而是从意识形态角度,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的结果,是各种罪恶的根源,是‘城市病’的发源地,认为中国根本不需要发展大城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导致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方针都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适度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引用我们评论员老师的一句话,有点高冷,不过琢磨一下也有道理。他说啊,城市的作用,并非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从更深层次上看,城市有增加权利的“赋权”作用。

  具体我给您解释一下,前段时间出现了逃离北上广的说法,但紧接着,“逃回北上广”的说法又出现了。这是因为人们了逃回二、三线城市、逃回乡村,发现在小地方生活、事业都离不开关系与人情。而在城市、大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中,信息更流通、媒体更多、政府更加高效,人情、关系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了。本质上说,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公民权利更高从而抑制的裙带与寻租。

  所以,当一个人从农村、小城市迁徙到大城市之后,他的公民权利实际上增加了,这正是所谓城市的“赋权”机制。比如计划生育,在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的执行过程中,广泛的存在强制引产制度,而在城市中,即便罚款仍然存在,但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的强制引产早已绝迹。

  另一个例子就是,在三年大饥荒中,调用农村的粮食来供应城市。针对这个现象,林毅夫和杨涛运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的理论,研究了“三年自然灾害”后发现:在中国中央计划体系中,食物获取权偏向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可通过定量配给系统获得食物,而农民却需强制性上缴。

  有人说,“返乡日记”的受关注程度,标记着城乡差距的凸显程度。以“返乡日记”为代表的农村叙事,是一种对现代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习俗碰撞不适感的记录。农村的贫穷、落后甚至愚昧,与都市所代表的富足、现代,正是这种对比呈现的中国现状。

  但是启明也想逆向思维说几句,“返乡日记”是城里人返乡的观察,其实也是他们城市生活状态与心境的一种反向观察。

  电话采访《一户山东农家的年收支账本》作者:“你会发现现在写的农村都是,单就农村来看农村,其实和城市作对比的还是比较少,我觉得通过城市和农村对比一下的话可能会更加凸显一些问题,这个城乡二元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这一块,城乡之间的可能差距会越来越大,包括教育。如果让我写返城日记的话,也是将农村和城市做对比,我在城市也是属于从初中开始就进城,但是总是觉得还不是城里人,总有这种感觉。”

  明说吧,感谢不断涌现的返乡日记包含的滚烫乡情,他们在帮我们重建中国乡土观察的传统,乡愁固然美丽,但父老乡亲,或者他们的后代要过得更好,城市很重要,在一片乡愁声中,我们也要审视我们的城市。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网 https://news.sohu.com/20160222/n438136273.shtml report 3502 【今日深评】你同意拆你家小区围墙吗?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引起广泛关注:“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
(责任编辑:李靖宇 UN808)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