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港产保单”的魅力:部分保险公司存“套码”现象

来源:综合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原标题:“港产保单”的魅力

  杨倩雯 夏心愉 罗琦 杨芮

  “在限制令出台后,一名首次投保额达到1000万港元的客户急匆匆到香港投保,为了刷卡在香港足足呆了4天,刷卡凭单有砖头那么厚。”一名英资保险公司代理人王虹(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王虹口中的限制令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和中国银联近日重申了对境外保险类商户实施单笔限额5000美元的限制。

  而在5000美元的限制之后,多家香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及保险经纪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春节期间,又收到了公司对于银联卡刷卡金额5万美元的上限限制,但限制的具体内容则众说纷纭。

  尽管刷卡限制一重又一重,但目前显然还未能阻挡内地投保人“舍近求远”购买香港保单的热潮。

  银联:部分保险公司存在“套码”现象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联于2月4日对境外保险类商户实施单笔限额5000美元政策。一时,关于此项“新政策”将对内地投保人购买“港产保单”尤其是大额保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说法甚嚣尘上。

  对此,外汇局表示,外汇局和中国银联未对银行卡在境外保险类商户使用的政策进行调整。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10)53号]及其附件《境内银行卡在境外使用的商户类别码》,共有4个商户类别码(MCC)涉及境外保险类商户。外汇局将保险类商户设为金额限制类,持卡人在此类商户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等值5000美元。

  近期,中国银联对境外收单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保险类商户未使用对应行业类别的限制类商户类别码,因此要求机构对商户类别码的标识和使用进行规范,确保监管政策和业务规则的执行效果。

  一名股份制银行卡中心管理层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限额通知是银联国际根据外汇局要求下发的,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联确实是通过MCC码来实现管控的。也就是说,中国银联认为此前部分境外保险公司存在一些MCC套码情况,使本身限制类商户变成一般消费商户,因此刷卡没有5000美元上限。近期银联通过商户监测、数据分析等方式,强化了业务管理。

  “一千个版本”的新限制

  在单笔5000美元限制令中,并未对刷卡次数做出限制。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多家香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及保险经纪在春节期间,又收到了公司对于银联卡刷卡次数10次,也就是金额5万美元的上限通知,但神奇的是,和5000美元单笔刷卡限制的众口一词不同,这次5万美元限制的具体内容则有众多版本。

  “之前通知的刷卡次数上限已经有了更新。现在每张保单银联卡刷卡每天上限10次,即每天每张保单只可以刷5万美元。”一名在港大型保险公司代理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当记者询问这是否意味着几张不同保单投保人均为同一人时,是否可以刷多个“5万美元”?该代理人称:“理论上是可以的。”

  蹊跷的是,上述代理人表示每天刷卡上限10次,而同一公司的另一名代理人却对本报记者称在培训上得到的信息是银联卡一年的刷卡上限为10次。同时,另有保险代理人表示,5万美元的刷卡上限是以持卡人为单位。

  “限制其实是针对我们持有的银联卡的,香港保险公司只是应用方,所以不太会针对每张保单来设限,也无法以此来设限。我们得到的信息是每天每张银联卡的上限是刷10次,也就是说可以用多张卡来解决这一问题。”一名香港保险中介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5万美元限制的适用范围上,上述香港保险中介人士表示该限制不仅局限于上述大型保险公司一家,在港保险公司均适用。另一家在港小型保险公司代理人也证实了有此限制。但本报记者就该限制询问另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销售区域总监,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听说。

  而一名在港保险公司精算人员表示,这5万美元的限制按“人头”来计算,以年为单位,即银联刷卡每人一年只能刷5万美元购买保单,“5万美元的限制以前没有听说过,应该是与每年每人的购汇限额有关系,确切地说限制对象应该是银联借记卡持卡人,信用卡在实际操作上很难进行真正的外汇管制。”

  不过,就香港保险公司这样的限制类商户而言,本报记者采访发现,操作中可以从商户端进行约束。有香港保险公司人员向本报记者反映,目前公司规定如果使用银联信用卡,只能用一张信用卡来购买保单,不能同时使用多张信用卡。

  “这条限制的众说纷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香港保险公司在销售端的培训与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也可以说明该限制在实际操作当中对业务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可以有其他多种方式来操作。”保险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正如上述香港保险中介人士所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限制重重,且资本市场也给了“看淡”的反应,然而众多业内人士均认为市场过分担忧,事实上目前的限制对于内地投保人赴港购买香港保单的热情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银联5000美元单笔刷卡给到香港买保险的人增加了一些麻烦,但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客户可以分多张卡或多次刷卡来解决。所以真的有需求的人还是会来投保。而且大多投保者的保费并没有那么高,可能对于大额保单会更麻烦一些。”上述香港保险中介人士表示。

  而事实上,为了应对刷卡限制,多家香港保险公司已迅速发布了内部缴费指引。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拿到的一份来自香港大型保险公司的内部缴费指引中写到,为配合客户的多次刷卡需求,已在公司内预留房间,以供这些需要刷银联卡的客户专用。同时会增加银联卡机及人手,专门负责以银联卡缴费的服务。如果该投保人同时拥有多张银联卡的话,则刷卡时间可进一步缩短。

  相对于多次刷卡这种“体力活”,“5万美元”这一“天花板限制”显然重要得多,但即使是众多版本中最严的一个——每人一年刷卡上限5万美元,对目前的香港保险公司来说也绝非阻碍。

  据本报记者获得的上述内部缴费指引,在港的两家大型保险公司分别指引客户用一种“e-cashier”的网上缴费通道和一种“广州银联跨境付费服务”以银联借记卡来缴交保费。其中,“广州银联跨境付费服务”虽然有“银联”两字,但是在该保险公司的指引中明示,这跟中国银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公司,如使用此服务,则需要填写一份“人民币跨境代收服务委托授权书”。

  在这两者缴费方式下,每个发卡行的借记卡均拥有不同上限,但目前最高的可达每宗100万港元。

  “这两种方式本质上就是保险公司与中国银联之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这些第三方支付也会有一定的限额,但额度相对宽松。”上述香港保险公司精算人士表示。

  “如果一个客户真的要买1000万港元的保单,理论上就可以分10张借记卡,每张刷100万港元来操作。”上述香港保险中介人士表示。

  同时,投保人还可以将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直系亲属一并带去香港,利用其银联卡进行刷卡。

  尽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操作,但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香港保险业内人士均认为未来政策将会继续从紧。外汇局表示,对于持卡人通过多次刷卡从事其他目的保险交易的情况,外汇局将充分利用银行卡交易有记录可查这一特点,会同银行卡组织、发卡行,对于涉嫌多次刷卡交易的持卡人、商户进行重点监测。

  一位从事境外保险的中介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外汇局不断加大外汇管理力度,证券、保险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将被重点“照顾”,把有限的外汇留给实际需要的客户,以后去香港投保的客户会更集中在中产家庭,更集中在子女储蓄、重疾、寿险等险种。

  王虹对本报记者称,银联卡刷卡额度有限制以后,客户人数突然增多了50%,他们所在团队一天签了1300多万港元的年化保费,而他们所在办公楼更是大排长龙,有前线员工更抱怨“刷卡刷到手抽筋”。

  香港保单魅力何在

  事实上,内地投保人赴港购买香港保单的热情与日俱增。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显示,首次披露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的2005年,这一数字还仅有18.2亿港元,而2014年全年,内地访客人寿保险新单保费已涨至244亿港元,是2005年的13.4倍,已占整个香港市场2014年个人寿险新保单(1136亿港元)的21.5%。而即使是在内地赴港游客数量明显下滑的2015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达到211亿港元,占该年首三季香港个人寿险新保单总保费的21.7%。有业内人士估计,去年香港保险银联跨境交易约百亿元以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地客户赴港投保已经成为香港保险市场的重要客源,并且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人数还有可能维持增长态势。”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表示。

  “相对而言,香港保险市场的竞争较内地更加激烈,但法律法规也更加完备,各险种需求也均衡。而内地保险环境与香港保险差异较大,同质化产品较多,各家公司排开品牌影响力,往往容易陷入低价恶性竞争的闭环。”曹恒乾称。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香港保单魅力何在?和身边投保过香港保单的投保人交流,得到答案最多的就是“保费便宜”、“保障全”、“收益高”。因此,内地投保人赴港目前较多选择重疾险、定期寿险及子女教育储蓄金等险种。

  从保费方面来看,造成香港保单相较便宜的因素也较为复杂。曹恒乾表示,香港保险的监管环境更加透明,保险公司竞争也接轨国际,医疗条件优越,香港人均寿命长于内地,死亡率较低,都潜在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

  而在保障方面,香港的某些重疾险保障病症总计多达近60种,对一些早期重疾也会有一定比例的轻症赔付,较内地大部分重疾险保单更多。不过,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几年的发展,内地已经开始出现多款含有轻症重疾赔付的重大疾病险,且其实大部分内地重疾险已经将发病率最高的几种疾病包括其中。“至少从保障范围角度来看,内地保险产品追赶香港产品是未来的趋势。”曹恒乾表示。

  另外,由于香港保险业较内地而言投资渠道、范围更广,因此也收获了“收益高”的美名。“香港保险分红实际表现与计划收益演示差距较小,一般超过内地产品。”曹恒乾称。但值得注意的是,和内地一样,香港的收益演示中很大部分并非保证收益,且香港对于收益演示的规定较内地更为宽松,因此专家提醒投保人切勿盲目相信收益演示中没有保证的收益部分。

  同时,业内专家也提醒投保人,“港产保单”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风险。例如,目前大多“港产保单”仍然是美元或港币保单,这就牵涉到汇率风险,而人寿保单往往期限较长,因此汇率风险很难预测。又如,虽然香港保单的重疾险理赔只需要寄送材料,但由于内地和香港法律体系不同,一旦发生理赔纠纷,不仅保单相关人员要前往香港,且理赔诉讼等成本极高。

  由于香港保险有避债避税的特点,受到高净值人士的欢迎,大额保单屡见不鲜。因此近几年,配置美元资产,“绕过外汇管制”成了一些香港保险代理人的宣传语,而大额保单与内地资金外流的趋势被联系起来,也是部分市场人士认为造成此次银联重申限制、加紧管理的“触发点”,甚至有人将其与“洗钱”联系在一起。

  “真正通过买境外保单来达到‘洗钱’目的的其实很少,因为这种方式不太可取。一方面保险公司有一套反洗钱的措施,而且保单的流动性很差,尽管可以通过保单质押等来套现,但这种方式太过‘显眼’,完全有迹可循。”上述香港保险中介人士说。

news.sohu.com true 综合 https://news.sohu.com/20160225/n438416548.shtml report 5003 杨倩雯夏心愉罗琦杨芮“在限制令出台后,一名首次投保额达到1000万港元的客户急匆匆到香港投保,为了刷卡在香港足足呆了4天,刷卡凭单有砖头那么厚。”一名英资保险公
(责任编辑:王吉 UN652)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