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经济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媒体: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或带来经济增长新动力

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或带来经济增长新动力

  过去一年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下滑,贸易增长连续3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经济增速放缓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路径,而其两大支柱——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日趋进入稳定状态,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破局之法”,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措施是去年下旬“第二轮”国企改革的落实举措,成败与否直接关系未来数年中国经济走势、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正如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所言,“2016年,国企改革的迫切性前所未有,改革探索也将十分值得期待。”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历史经验表明,由于国有企业体量庞大,产业分布关键,战略意义明显,在国企发展的探索阶段(1982~1994年)、体制改革阶段(1995~2001年)和战略调整阶段(2001年至今),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机遇。从国际管理经验引进、人才聘任和技术革新,到管理体制创新,战略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大大刺激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动力。然而,1996年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布局调整的成功改革发展至今,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和经济发展现实对国企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需要解决诸如垄断市场地位、不公平竞争、腐败横生、效率低下、无利润上缴、人员冗余等“老问题”,也需要应对治理结构陈旧、普遍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与国民经济发展路径有所背离等“新问题”。如何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是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经济效益、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则是国企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

  此次提出的十项改革措施中,五项涉及企业治理(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一项涉及国有资产信息披露和监督(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三项涉及资源配置效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和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一项涉及国企身份再定义(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结合去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来看,这些举措都是指导意见的技术层面解决方案。或者更确切地说,都是国企能够向民营企业借鉴的地方。

  现代化企业治理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引入国内,并带来了中国私营部门长达35年的繁荣发展;国有企业是属于“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企业,企业信息公开是其“不言自明”的义务;对国企的重新定位,剥离其办社会职能的“包袱”,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效率。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其能够将外部高昂的交易成本内部化,并将其大幅降低。通过兼并重组,调整国企在重要领域的分布,将有助于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改善。就纯粹的经济意义而言,据学者估算,2013年就已实现总资产104.1万亿元,净资产约34万亿元的国有企业,如果深化改革、落实改革承诺,将这一比率提升10%至接近6%,大约可以增加3.4万亿元,而这一规模接近我国1年GDP的5%。这无疑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

  单看这些试点改革措施,其对“市场化”的强调令人倍感期待。市场化改革的要义在于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这需要具备私人产权、开放市场、契约自由、责任原则、稳定币值和连贯的经济政策等基本要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了竞争性市场原则与人民创造力和吃苦耐劳品质的结合所产生的经济奇迹,证明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是现阶段发展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而上一轮国企改革的成功也雄辩地表明了制度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共和国长子”的每一次“壮士断腕”都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和社会政治的进步。

  国企改革是系统性改革,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降低风险,试点推广的路子也是“改革开放”思想的再实践。而同样经过实践检验的改革经验,还包括去年已经开始采取的各类简政放权举措、私人产权保护的改善,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营造等。不同于20年前,大多数国有企业业已形成稳固的市场垄断地位,并加持了行政垄断“光环”。享受着低利率信贷、低资源租、高补贴、政策优惠带来的优势竞争地位的国有企业,如能够把握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采取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策略、组织机制和产业结构,提高自信,将“企业”的性质放在“国有”之前,摆正与非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地位,那么可以预期“十三五”开局之年的“试点”将很可能推而广之,并成为贯穿这个5年的经济增长新动力。

news.sohu.com false 中国经营报 https://news.cb.com.cn/html/economy_9_29776_1.html report 2128 过去一年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下滑,贸易增长连续3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经济增速放缓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