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朝鲜日报》4月25日报道,3月15日,两名在卡塔尔多哈工作的朝鲜建筑工人躲过朝鲜保卫部的监视,逃到当地警察局报案,声称“受不了(平壤的)剥削。”
平壤派检阅团巡视海外劳工
据中东地区消息人士和韩国政府当局透露,当地警察进行调查后得知,朝鲜政府对海外务工人员的“剥削”非常严重。这两名朝鲜工人称:“辛苦工作了两年多,一分钱也没赚到。”
此前,卡塔尔某公司解雇了20多名朝鲜工人,这次逃到警察局报案的两人也在其中。虽然他们暂时受到塔卡尔政府保护,但很有可能被强制遣返回朝鲜。
3月19日,100多名在科威特工作的朝鲜工人发生集体骚乱事件,导火索是朝鲜指挥部要求朝鲜劳工在太阳节(金日成生日,4月15日)前“完成上半年外汇收入指标”。朝鲜劳工听到消息后非常激动,要求先把工资结了再说。在现场保卫部职员的制止下,事态才得以平息。
这些工人所属的“朝鲜建设公司”社长因此被朝鲜驻卡塔尔大使责骂。研究朝鲜问题的学者金永焕分析称:“当面对保卫部表示不满,这在朝鲜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这次骚乱事件发生在平壤“检阅团”巡视之后。今年2月20日至3月8日,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向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12个国家派遣了“检阅团”,检查朝鲜劳工的日常生活和手机通话记录。据消息人士透露,“检阅团”巡视之后发生了多起反抗事件,平壤越来越严重的克扣行为,使这些被用来赚取外汇的工人越来越难以被控制。
为了完成上级的缴款指标,朝鲜对外建设指导局2月下令,将工人工作时间延长3个小时,朝鲜工人不得不在没有空调的环境里进行每天10-16小时的重体力劳动,由于过度疲劳,工地事故成为家常便饭。3月25日,1名在多哈工作的朝鲜工人在在工地发生意外坠亡。
朝鲜劳工九成工资被政府克扣
在中东,不乏朝鲜劳工的身影。英国《卫报》2014年报道称,约有3000名朝鲜劳工在卡塔尔打工,2000名在阿联酋打工,4000名在科威特打工。
《卫报》称,在卡塔尔“鲁赛尔城”建设工地上,最后离开的总是朝鲜劳工。一位建筑项目负责人表示,他雇佣了50名朝鲜劳工,这些劳工总是在不停的工作。“我甚至在工地给他们搭建了一个休息公棚,这些劳工休息时就不用离开工地返回居住区了。”这位负责人说。
尽管朝鲜海外劳工的工作强度很高,但他们的收入却十分微薄。《卫报》报道称,很多朝鲜劳工在卡塔尔辛辛苦苦工作三年,他们只能领取工资的十分之一,其余多被朝鲜官方机构克扣。一位朝鲜劳工对《卫报》表示,在卡塔尔工作的朝鲜劳工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大概能赚3000里亚尔,其中2000到2500里亚尔要交给朝鲜政府部门。
一位曾经在海外工作的脱北者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劳工在海外工作,工资会直接付给他们。但上世纪90年底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海外打工赚取的工资会直接汇至朝鲜官方账户。
由于朝鲜劳工的工资经常被朝鲜政府和中间机构克扣,卡塔尔当局格外重视朝鲜劳工被剥削问题,一旦发现朝鲜劳工的工资被克扣,他们会马上采取措施。
据《卡塔尔新闻》2015年5月7日报道,卡塔尔建筑发展公司(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mpany)负责人当月3日亲自告知朝鲜驻卡塔尔使馆代表:由于朝方多次违反卡塔尔《劳动法》,强迫工人长期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提供不符合标准的食物、无视工人的健康和相关安全程序,并造成一名朝鲜工人死亡,“他们决定解雇该公司192名朝鲜工人中的90人,将其送返朝鲜。”
国际社会欲斩断朝海外资金来路
今年1月,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国际社会加重对朝鲜的制裁力度,试图掐断平壤“最后的财路”:海外派遣劳工。美国上个月首次将“禁止朝鲜向海外派遣务工人员“写进了对朝制裁行政命令。
据韩国统一部数据,朝鲜向世界50多个国家派遣了约6万名劳动者,每年赚取2亿到3亿美元外汇。这些资金可能用于核心阶层购买奢侈品,核武器和导弹开发。
在本月20日欧盟亚洲中心举行的“朝鲜人权问题研讨会”上,荷兰莱顿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瑞科·布鲁克表示:“依据《国际法》和欧盟规定,要保护被剥削的朝鲜海外工人,需要切断朝鲜政权资金来路。各国应调查本国国内朝鲜工人的人权状况,阻止被剥夺的资金送到平壤。”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