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首钢老厂区迎首批冬奥组委工作人员

来源:新京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首钢老厂区迎首批冬奥组委工作人员
昨日,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首钢北京园区内的筒仓和料仓将成为冬奥组委的主要办公区,首批工作人员已入驻5号、6号筒仓办公。
  昨日,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首钢北京园区内的筒仓和料仓将成为冬奥组委的主要办公区,首批工作人员已入驻5号、6号筒仓办公。
首钢北京园区,正在改造的料仓里设置的小卖部。
首钢北京园区,正在改造的料仓里设置的小卖部。
改造后的筒仓被打了许多孔,兼具采光和通风的功能。
改造后的筒仓被打了许多孔,兼具采光和通风的功能。
在5号筒仓办公楼门口,贴有北京冬奥组委的名字。
在5号筒仓办公楼门口,贴有北京冬奥组委的名字。

  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新京报记者探访了解到,冬奥组委首批工作人员已入驻首钢北京园区,目前在西十筒仓区的5号和6号临时工作区办公。明年2月底,位于料仓的主工作区将完工,工作人员将正式入驻。

  冬奥筹备工作方面,今年7月底,北京唯一新建的速滑馆将开始招标,并征集设计方案;下半年还将开始征集冬奥会会徽设计方案。

  最快2019年底 新建场馆可测试

  据介绍,今年7月开始,规划设计将成为冬奥组委重要工作。

  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称,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开始征集新建场馆的规划设计,例如预计7月开始征集国家速滑馆的设计方案。同时也会陆续开展其他场馆的设计工作,也期待国际上有经验的设计团队,能够加入到场馆的设计工作中。

  刘玉民表示,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不同,冬奥会会有大量室外竞赛项目,例如延庆、张家口赛区有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比赛,这方面的设计和规划建设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目前正在和国内外专家深入探讨。

  基础设施方面,他介绍,明年下半年,将陆续开始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2018年将陆续开始改造工程。预计到2019年底2020年初,新建场馆可以进行测试,并不断完善。

  今年下半年开始征集会徽设计

  对于社会关注的会徽、吉祥物等设计工作,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文化活动处的李皓楠介绍,今年下半年起,将公开征集2022冬奥会的会徽设计方案,征集时间预计持续一年,明年8月左右将开始提交方案。

  2017年,将开始冬奥会形象景观的设计工作,包括吉祥物、宣传符号、火炬、各门类比赛的符号设计、指示牌形状颜色等,明年将邀请专家探讨、征集意见等,并将提交方案。2018年左右,将成立火炬接力中心,筹备火炬接力工作;同年,还将筹备吉祥物工作。到2019年左右,有望成立开闭幕式演出部。

  冬奥组委将面向全球招募人才

  人员配备方面,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表示,组委会组建以来,共有160名工作人员参与前期筹备工作,这些工作人员以选调为主。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初期组建工作基本就绪,初期设置的9个部门和2个运行中心,各部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已到位。今后,还会以公开招募的形式,招募各部门工作人员,未来将有约30个部门。

  “办一届盛会,要招募各类人才,欢迎全世界的冰雪运动人才参与到北京冬奥的筹备工作中。”闫成介绍,下一步会面向全球招募人才,主要是根据筹备任务增加人员,第一阶段计划招募300名。同时,还要招募一批大学生为主的实习生以及驻会志愿者。

  “来改造后的首钢园区办公,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园区把奥运和工业遗产相结合,完全是新的空间、新的感受。

  现在是冬奥会筹备工作的初始阶段,大家都很勤奋,一般都是来的早、走的晚。单位还在地铁口安排了接送班车,上班也方便。”——冬奥组委总策法务部 蔡兵

  探访

  如今的首钢北京园区内,现代化和工业元素相结合,西十筒仓区域的5号和6号筒仓已经改造完成,并作为临时办公区。今后,筒仓和料仓将成为冬奥组委的主要办公区。

  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部长郭怀刚介绍,今年4月底,冬奥组委的第一批工作人员已经陆续入驻,主要在5号和6号筒仓办公。明年2月底,将完成改造,工作区将全面建成,并可正式入驻,届时将可提供约1800个工位。

  郭怀刚透露,冬奥会后,该办公区将对外开放,或将打造冰雪区域和文化区域,市民可以参观利用。

  【筒仓】

  “身上”打孔兼具采光通风功能

  进了长安街西延线上的首钢东大门,深入厂区向西北3公里的西十筒仓区域,就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家。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本是首钢存放铁矿石的16个圆柱型筒仓和2个料仓,以及若干空中输送通廊、转运站、空压机房等特色鲜明的工业遗存。2013年,西十筒仓改造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第一批试点,也成为首钢北京园区第一个改造项目,而北京冬奥组委又是第一家入驻单位。

  冬奥组委一期入驻的是5号、6号筒仓。在5号筒仓办公楼门口,贴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的名字。

  记者在现场看到,象征工业符号的筒仓“变身”现代化的办公楼,每个筒仓还被打了许多圆形、方形、长方形的孔,兼具采光和通风的功能。原本上下贯通的内部空间被分割成六层,成为紧凑实用、功能齐全的办公楼。两个筒仓之间还有透明可视的升降电梯。

  走进5号筒仓办公楼,每层被分割成两个半圆型区域,工作人员在开放式平台办公。作为正在改造的首钢北京园区的一部分,冬奥组委办公区采用边施工边入驻的模式,目前一期入驻的5号、6号筒仓,基本满足初期9个部门、2个运行中心的办公需求。

  工作人员介绍,5号、6号筒仓只是临时办公区,明年完工后,冬奥组委的主要办公区将位于筒仓附近的料仓。而筒仓也会陆续改造,最终将有6个筒仓作为办公区,主要用于涉外部门和志愿者使用。

  【料仓】

  “旧物利用” 轨道枕木做成桌

  筒仓不远处的料仓,是相对常见的长方体建筑楼,但它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前也是存储各种材料的地方。

  走进料仓建筑楼可以看到,目前楼内正在装修,还没有办公桌椅。但一层接待前台的桌子比较“特殊”,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桌子是用轨道枕木和铁轨做成的。

  据了解,旧物利用的不只是桌子,一层大厅内顶部的照明设备,也是从首钢二型材老厂房中拆除的旧灯具。

  在园区内的一些景观工程,也是利用部分废弃的材料和设施进行艺术再加工,设计成为景观小品。

  记者从园区情况宣传牌了解到,工作区的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已完成,工作人员已先期入驻5号、6号筒仓。第二阶段,将主要完成办公区内包括料仓等其他建筑的改造装修施工,远期办公区总用地面积约为6.7公顷,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可基本满足28个部门的办公需求,提供约1800个员工工位。

  【园区】

  透水砖用建筑垃圾资源化而成

  据介绍,保留工业元素是园区的一大特色。

  记者注意到,筒仓外面还保持了混凝土工业建筑本色。筒仓开洞时切割下来的混凝土圆饼,则成为了园内摆放在地上的装饰性坐椅。此外,园区北部的三高炉干法除尘建筑将保留;一三高炉车间联合泵也将保留并改造为办公及新闻中心;反矿仓则将改造为员工倒班宿舍。

  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负责人表示,首钢西十筒仓冬奥组委办公区,主要利用原有工业厂房及构筑物改造而成,既留住了北京老工业的历史记忆,最大程度保留了工业风貌,又赋予新的办公功能,充分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改造尊重原有工业架构机理和风貌的同时,也考虑了奥运后再利用问题。

  同时,环保理念也是冬奥组委办公区的一大特色。脚下的透水砖是首钢将建筑垃圾资源化而成,步行道旁的景观使用了厂区轨道枕木。

  此外,办公区还运用了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纤照明、无负压供水系统、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先进生态节能、低碳减排新技术。

  揭秘

  首钢如何“变身”冬奥组委办公地

  从2013年起开始设计首钢园区的改造方案,到当年下半年动工改造,再到2014年年底筒仓和料仓的逐步改造完成,首钢北京园区“华丽变身”。

  圆柱体状的筒仓如何改造成6层办公楼?无法从外向内运输楼板的情况下,如何搭建楼板?料仓改造又为何加建高度?昨日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参与改造的有关工作人员。

  筒仓打洞

  研发两种新切割工艺

  筒仓是圆柱体状,之前四周和底部都是密闭的。圆筒状的筒仓如何改造成6层办公楼?在首钢工作多年的张杨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最大的困难就是打洞和建楼板。”张杨说,因为筒仓是密闭的,人在里面办公必须要保障采光和通风,因此首先要开洞。

  为了兼顾美观和实用,建设团队打算把筒仓开出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的洞。但如何既保证切割工艺的艺术感、又保证切割后筒壁仍有足够的承载力,是施工的难题。

  她回忆,当时尝试了很多种工艺,后来首钢研究了两种新型的切割方法,才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还把切割后的混凝土圆饼,用利旧的处理方式,放在园区内作为景观小品,也可以作为凳子供人休息。

  搭建楼板

  大吊车从顶部往下放

  搭建楼板是筒仓改造的另一个难题。

  张杨介绍,筒仓形状特殊,没法从外向内运输楼板等材料。改造过程中,都需要用大吊车从筒仓顶部吊进去钢架和楼板,然后工人下去开始搭建。“一层一层往上搭建层板,浇筑水泥,再固定结构。”

  记者注意到,5号、6号筒仓的筒壁和内部建筑结构是分离的,一层办公区靠近筒壁处有一个空置区域。从下往上看,筒壁和内部建筑的距离逐渐变窄。

  “筒壁和内部结构分离,这是专门设计的”。张杨介绍说,筒壁旁边的空置区域也是特意留出的,以后将设计为小阳台,供工作人员休息使用。

  料仓改造

  顶层加高 层高11米

  料仓的改造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张杨说,料仓以前就是5层的建筑,除了2层的层高是4.9米,其他层均为7到9米。此次把料仓改造为冬奥组委工作区,对顶层做了重新设计,把顶部结构重新搭建,并加建高度,目前顶层的层高达到11米,提供了更开阔的办公环境。

  在改造过程中,还保留了料仓西部区域的工业遗迹,包括外部的一组漏斗、铁质楼梯等。“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工业文明的保护。”

  对于首钢的“变身”,首钢总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梁宗平表示,冬奥申办成功前,首钢就已经开始改造厂区,当时的设想是改造成文化园区加活动区。冬奥申办成功后,首钢老厂区发挥了最大价值。冬奥会后,首钢办公区也会用于社会。

  “现在的西十筒仓,未来叫西十冬奥广场,市民可以参观,还可能作为冰雪运动区域。”梁宗平说,改造后的园区还保留了工业元素。“我从小在首钢长大,以前都是围绕钢铁转,现在厂区虽然搬走了,但看到保留下来的高炉就感觉回到了过去。”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婷婷

  A06版-A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报 https://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5/14/content_635039.htm?div=-1 report 6084 昨日,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首钢北京园区内的筒仓和料仓将成为冬奥组委的主要办公区,首批工作人员已入驻5号、6号筒仓办公。首钢北京园区,正在改造的料仓
(责任编辑:郝龙 UN654)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