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水患追问:谁偷走了武汉的“海绵”?

来源:中国经营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水患追问:谁偷走了武汉的“海绵”?

  过去一周,武汉再演“看海”套路,只是细节更加“骇人”:万人大转移、最大城中湖出现溃堤险情、多个地下隧道被积水吞噬、地铁被灌、南湖十几个小区变为“孤岛”……

  从6月30日20时开始至7月6日10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60.5毫米,突破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

  此轮降雨,最集中的时刻发生在7月6日凌晨。黑夜里,武汉市电闪雷鸣,雨如瓢泼。市民早上出门时发现,放眼望去,大武汉已成一片“泽国”,呈现出“半城街巷半城水”的景象。

  因严重的内涝和渍水现象,武汉中心城区交通几近瘫痪。6日上午,武汉全市因渍水导致车辆无法通行的路段达206处,230条公交线路停运,中南路、梅苑小区、武昌火车站等多个地铁站出现雨水倒灌情况而不得不临时关闭。

  “降雨多、范围广是洪水灾情点多面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湖北省气象局减灾处处长王丽称。四轮强降雨接踵而至,加剧了灾情。此前湖北已经经历了三次强降雨,很多中小河流、湖泊前期已经蓄积大量的水,又遭遇强降雨,很容易超过设防水位或警戒水位。

  “优于水”的武汉缘何多涝?

  一千多年前,由于长江江水的冲刷与泥沙淤积,逐渐形成陆地洲滩,诞生了武汉的雏形;而后在长江灌溉出来的沃土上,“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成为天下粮仓。

  多轮暴雨的轮番浇灌后,这座曾经“优于水”的城市陷入对水的恐惧。

  早在2011年6月,武汉就遭遇过1998年以来的最强暴雨袭击,三镇88处地段严重渍水。那时起,逢暴雨必涝、逢涝必堵,到武汉来“看海”成为雨季民众相互调侃的话题。

  “武汉地势低,地下水位高,排水存在着先天不足。本次的降雨强度非比寻常,短时期内出现的持续暴雨和特大暴雨,对城市的排渍考验很大。”湖北社科院长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在受访时提出。

  “你必须承认这次的暴雨和洪水与往年相比更大。”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对记者说,“不过,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武珞路上的车流,与24小时前已经发生相当可观的变化,说明城市的防洪和排渍能力正在提高。”

  但是,人们对城市生态的破坏、规划与建设没能跟上发展脚步,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市”,城内湖具有天然的泄洪作用,然而城区湖泊数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27个变成现在的30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武汉市城市建设区总面积从2006年的45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507平方公里,5年间面积增长了11.53%。杨汊湖、范湖等武汉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仅仅成为带“湖”字的符号,已不见“湖”影。

  “从前,武汉自然湖泊多,能容纳的降水也较多,近20年来,武汉的发展突飞猛进,沙湖有近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消失,南湖也有一半的水域被填为陆地,自然的吸纳能力大打折扣。”他举例称,老城区的管网需要修缮和改进,渍水能力亟待提高。而诸如东湖高新区、南湖片区等近20年才出现的新城区,在本轮强降雨中淹水严重,原本都是湖泊、湿地,承担着蓄水、分洪功能的区域,被填成陆地建起住宅小区。如今,大雨已过,渍水却不能消退,其中,最为严重的南湖,几乎成为一座“孤岛”。

  除此之外,武汉近年来加快城市建设,规划存在一定问题,在大拆大建中部分工地存在野蛮施工,造成一些地段排水系统不畅,也加剧了城市内涝。李光提出:“城市建设加速,工地遍布,施工中的泥浆、建筑垃圾等容易淤塞地下管网。”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武汉处于大建设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工地,这些工地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将排水管道掩埋,或者破坏了管网。

  事实上,每到梅雨季节,强暴雨面前,严重城市内涝导致“城市看海”也并非武汉独有。7月7日,受暴雨袭击的江苏省南京市同样遭遇了全城内涝的困境。

  7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岳阳调研时指出,内涝凸显了城市建设中突出的短板,必须要加快地下管廊建设,尽快补上城市历史欠账。

  地下管网建设一向被称作一个城市的良心工程,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地上建筑呈现猛增势头,而与之相配套的地下管网建设,尤其是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地下为地上让位的情况屡见不鲜”。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目前武汉市地下的排水主干管道主要铺设于上个世纪90年代,另有相当一部分为五六十年代所建。

  中心老城区的部分排水管道已不再年轻,但要推倒重做也非易事。武汉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副教授薛英文曾提出,在老城区,各种电气、有线管道挤在一起,空间极窄。重整管道不仅要克服技术困难,还要协调各种管线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年年看海”模式如何终结?

  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关系亲密无间;也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斗争不休不止。那么,该如何努力让武汉成为一个不渍水的样本城市?

  “武汉解决渍水问题既要重治标的办法,更要重治本的办法。治标在短时间内有效,比如将水向外进行抽排。治本则需要从观念、制度还有行动上进行长期努力,并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李光认为,建设“海绵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治本发展路径。

  湖北省过境水很多,但水资源分布并不均衡。海绵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尽可能将水留在原地吸收存贮,而非简单排放异地,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出来进行资源化利用。

  李光说,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和释放雨水,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同时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去年4月,武汉市入选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正在青山和四新开展“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试点。此后3年间,武汉市将投入102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把排不出去的水蓄起来,等洪峰过了再挤出来”。

  对武汉而言,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市场力量形成合力,不能急功近利。要科学研判城市发展规模和环境承载力,尽可能改造旧城区排水系统,坚决执行海绵城市建设高标准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结束多年“看海”的尴尬。

  不过,彭智敏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遇到这样大的暴雨,海绵城市建设也难以招架。不过,这是城市的发展方向,能涵养水源,缓解‘热岛效应’。”

  他认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不仅要在地上盖摩天高楼,也要在地下建有与之相应的排水系统。“要面子和里子兼具,对海绵工程、雨污分流工程、排渍水工程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彭智敏指出,多轮暴雨的持续侵袭,的确不由人左右,但是针对暴雨的应急措施,例如对救灾设备进行储备,却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的。“日前,武汉地铁站有三个站点出现大水漫灌,黄鹂路等多个地下通道遭遇淹水。是否能在设计上更为细致?譬如,对地势较低的地铁站点多做几个台阶,在地下人行过街通道的上方加盖雨棚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绿地、湿地、湖泊面积正逐渐“缩水”,地面硬化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海绵城市”专家俞孔坚曾在“一席”分享自己对地面硬化的观点:“我们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无度的水利工程来试图防范我们的水患。但水患越来越严重,裹掉了大自然的那双脚,江河自己不能调节雨涝。”

  “在中心城区,很难看到大面积的泥土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街道、高楼。”李光回忆称,学生时代,校园里大多是石子路面或者泥土路,现在全部硬化成为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其实,在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绿地、砂石地面吸收雨水的作用,应尽量减少地面硬化面积。

news.sohu.com false 中国经营网 https://news.cb.com.cn/html/economy_9_31809_1.html report 3480 过去一周,武汉再演“看海”套路,只是细节更加“骇人”:万人大转移、最大城中湖出现溃堤险情、多个地下隧道被积水吞噬、地铁被灌、南湖十几个小区变为“孤岛”&hell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