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0月13日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24小时之后,鲍勃·迪伦并没有发出声明接受这个奖项。据《每日邮报》消息,瑞典皇家学院方面表示没有收到他的消息,学院委员会的一位成员称他们没有直接与迪伦对话,是与迪伦的经纪人和旅行管家沟通的。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迪伦身边的朋友鲍比·纽沃斯(Bob Neuwirth)说,他也许根本不会领奖。
多家外媒报道,获奖之后鲍勃迪伦首次公开亮相是在拉斯维加斯The Chelsea剧院演出,但当时他对获得诺奖只字未提,非常酷。在观众“安可”声中,他用一曲《Why Try to Change Me Now》结束演出。
75岁的鲍勃·迪伦是史上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也是托妮·莫里森后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获得这个奖项意味着他将与T.S.艾略特、加西亚·马尔克斯、索尔·贝娄等人并肩。如果他拒绝诺奖,据诺贝尔官方统计,那么他就是继保罗·萨特之后又一位主动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当时萨特拒绝的原因是他通常拒绝一切官方荣誉。
鲍勃·迪伦的获奖引起了巨大争议。在界面文化此前的文章《诺贝尔文学奖到底应不应该给鲍勃·迪伦》中已列举了正反中立三面意见。一些人怀疑鲍勃·迪伦是不是值得这个奖项,怀疑歌词是否有诗歌和小说一样的文学价值。黎巴嫩美籍作家Rabih Alameddine发推特说,“迪伦获奖就跟Mrs Fields被颁发了3星米其林一样,傻的程度也就能跟丘吉尔那次媲美了。”而畅销书作家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则表示,“我很为迪伦开心,但是这是不是以为着我可以赢得格莱美?”Vice还专门开了专栏质疑“把诺奖发给迪伦是不是个合适”。
另一些人为诺奖的“不拘一格”叫好,乔伊斯·欧茨、斯蒂芬·金、萨尔曼·拉什迪纷纷表示迪伦是“吟游诗人的继承者,这是一次伟大的选择。”《纽约时报》发文称“迪伦重新定义了文学的疆域”。
鲍勃·迪伦经常在自己的歌曲里糅入文学意象,并且引用诗人的诗歌,他曾经引用保尔·魏尔伦、阿蒂尔·兰波、埃兹拉·庞德等人的诗歌。他也发表诗歌和散文,比如1971年的《Tarantula》,2004年的回忆录《编年史》。他的歌曲也引起了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的研究和重视,牛津美国诗歌读本在2006年的版本里收入了他的歌曲《Desolation Row》,剑桥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了《鲍勃·迪伦入门》,将他的风格列入伟大作家之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