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1月31日电 题:感受春节台湾红包文化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陈林
春节期间,在台湾收发红包,是很普遍的事。
长辈给孩子、已工作的成年子女给父母、男士给女友、老板给员工、邻居给彼此的小孩、政治人物给民众……不同人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红包。
在台北一家媒体做企划业务的陈臆安,今年给长辈及亲戚家孩子共六个红包,自己则收到四个红包。
“小时候长辈给我红包,现在我给他们,就是感谢养育之恩;而收红包,则是讨个吉利。”已大学毕业五年多的陈臆安告诉中新社记者。
台湾民众包红包讲究“新钞新气象”。有民众认为,红包用新钞既有利健康,还可选择将大钞换成小钞,增加红包厚度。
农历鸡年前,台湾“央行”早早地发布新钞兑换公告。春节前,多家银行尚未开始营业,门外已排起兑换新钞的长队。对于来不及在营业时间内换新钞的民众,部分银行及邮局的ATM(自动取款机)也提供了新钞。
对于红包的金额,则没有固定“行情”。猴年春节,陈臆安给母亲包了一万两千元新台币的红包,但鸡年较去年减少。“因为刚换工作不久,没有年终奖。”
春节放假前,她还收到主管两百元的红包。“红包不在大小,主要是吉利,沾喜气。”
但也有民众为该包多少钱的红包而烦恼。包多了心疼,包少了怕丢人。有台湾媒体特别制作“2017最新红包行情表”,提供具体建议。
红包金额的奇偶数也有学问。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孝忠告诉记者,民众比较喜欢双数,这代表“福禄双喜”。其中代表“六六大顺”的六字、谐音为“发”的八字,尤其受民众喜爱。
不过奇偶数也有例外。有媒体称,民众通常较不喜欢“四”,因与“死”谐音;但可接受“九”,因含有“长长久久”之意。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陈春霖告诉记者,通常晚辈在就业前都有“资格”领长辈红包。一般在除夕夜晚饭后午夜前发红包,晚辈得说吉祥话讨吉利。“早期长辈还会要求晚辈把红包放口袋,不可马上花掉。”
包红包,红包袋必不可少。春节前,记者在台北迪化街年货大街看到,印有公鸡图案或“大吉大利”等字样的红包颇为抢手。台湾当局今年也推出印有八只鸡的红包袋,寓意“大小机(鸡)会,源源不断”。
不过,随着环保理念的推广,也有人提倡使用干净且没有破损的二手红包袋。
春节期间,政治人物给普通老百姓发红包,是台湾较独特的风景。台湾当局领导人、主要县市首长,甚至卸任官员,通常会到庙宇分发红包,祝福民众。据媒体报道,正月初一至今,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先后在屏东、新竹等地分发逾千个一元红包。
春节假期,台湾彩券也加码助兴,推出大乐透“春节大红包”。在提高中奖机率、增加中奖组数的同时,让民众在农历新年伊始,增加一丝期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