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主旋律反腐剧逆袭:让观众看到事实 天塌不下来

来源:综合 作者:财经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主旋律反腐剧逆袭:让观众看到事实,天塌不下来

  文/林辰

  “局长,网监处希望我们阻止现场拍摄视频和照片,他们那边删不过来。”

  “让他们不要开枪!今晚你们要拆,就从我身上压过去吧!”

  “一来就出这种事(群体性事件),你让新来的省委沙书记怎么想?”

  当现实中的暴力强拆、舆论管控和官场之道,突然被搬上了号称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正剧,还是让人觉得可能没睡醒。

  首播当晚全国网收视率2.41、份额7.37%,高出中国VS伊朗世界杯预选赛”收视两倍,反腐正剧《人民的名义》俨然已经取得开门红。

  时势造英雄,冬眠十年的反腐剧能刷屏,既是时代使然,也是因为该剧在政治权力、资本裹挟和大众审美三种力量的角力中,凭借“真实”立足了脚跟。

  汉东省反腐、当地官场里“政法帮”与“秘书帮”的竞争,以及职工参与群体性事件是这部剧的三条主线,能在小荧屏上阐述三者任意一个,都是罕见。

  该剧第三集描绘了京州市一家服装厂因“暴力拆迁”引起群体性事件的过程。这其中既有国企改制工人股权纠纷、交易双方产权交接、土地升值变数,也有黑社会假扮警察暴力拆迁、工人维权网络直播、谣言境外传播、是否删帖、如何清场等敏感事件。

  这一出戏看下来,无论是基层官员和民营企业家,还是维权工人或围观网民,恐怕都能自我代入,浮想联翩。

  不过,如同编剧周梅森接受采访时表露的,单纯的“展示腐败”并不足以呈现反腐题材应有的深度。以反腐为核心,又不拘泥于反腐一个主题。通过人心蜕变和复杂人性的刻画,讲述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态状况,才是这部现实主义主旋律作品的雄心。

  与此类似,去年取得口碑和商业双重成功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也被认为在反映毒枭统治手段上有所突破。

  据报道,导演林超贤亲自跟公安部沟通,阐述为什么要在电影中加入娃娃兵的情节,因为这一反人道主义的现象真实存在,“如果不把这种触目惊心的事情表现出来,观众感受不到毒枭有多恐怖。”

  电影上映后,舆论也将糯康受审、金三角渔民的生存状况和湄公河惨案等关联事件回溯,即让原本存在却被淡忘或忽略的残酷事实,通过文艺作品的艺术呈现重回公共视野。

  作品不单扩大了对毒品犯罪、公共安全话题的讨论范围,也成为一座从现实到艺术再反哺现实的桥梁,完成了艺术作品从反映社会事件(尤其是那些潜藏在光环之下、却存在于公民心底的疑虑和痛点),到参与社会运行、并影响社情民意的使命。

  主旋律突破:面对事实不要绕道而行

  这一轮主旋律题材的尺度突破,取决于项目运行时官方参与的程度。

  最高检影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共同参与制作了《人民的名义》,《湄公河行动》有公安部们的协助,正在拍摄的《刀锋-红海行动》获得外交部的配合,后者还被列为中国建军90周年以及党的“十九大”献礼重点影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另一部即将上映的《建军大业》以及前两部《建国大业》、《建党伟业》。

  尺度与审查制度长久以来的互动,使得我们将主旋律等同于官方意志。过去那些“曲高和寡”的作品,使得业界与观众自动将主旋律模式固化:它内核限定在一个狭窄范围,聚焦于“宏大叙事”,排斥个人追求、世俗情爱,这与人性天然割裂对立。

  但从近来主旋律作品的热播,可以得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教训和经验:

  主旋律更应当被理解成共同价值、重叠共识。表达此种意念也不是只出于“政治任务”,更多是因价值的广泛认同,而形成的由私人向大家的说服和过渡渴望。例如,导演林超贤“一直有个当警察的梦想,有一颗捍卫正义的心。”

  让个人从故事中产生自我投射或情感共鸣。而不是假借类似抗日神剧等,来取悦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献媚于不理性的情绪冲动。有着谄媚动机的空洞作品,在火眼金睛的观众面前一目了然。例如,浓眉大眼的“伟光正”被塑造成了缺乏人情味的神,反派则被刻意丑化成没有人性的鬼。是一些主旋律剧的通病。

  如果事实真实存在,文艺作品故意绕道而行,回避否认矛盾,反而是一种伪现实主义。

  从人设来说,在《人民的名义》中,编剧选择赋予人物七情六欲,承认那些“精致的、粗糙的利己主义者”的存在。毕竟人性虽复杂到不可捉摸,却也有共通之处。

  京州市长李达康不愿移交副手腐败案件的办案权,是怕被冠以用人不当帽子、

  引起投资商恐慌→当地经济下滑→在现任省长即将退休的关口,失去竞争省长的资格。说白了,对下属的反腐会影响自身的仕途。

  省政法委书记让公安厅厅长去处理京州市的群体性事件,后者却犹豫不决,认为京州是李达康的地盘,自己过去是在看市长笑话,处理好了不加分,处理不好反而减分。

  让非反派人物公开官场的算计,可谓是相当大胆。掩盖人性的自私和利己主义,使人物脱离现实成了无欲无求的神,并不能起到什么教化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几集中一直呈现着“一言堂”、上位之心迫切的京州市长李达康,并非只钻营仕途的政治投机者。其在处理大风厂群体性事件时,所展现的责任心和耐心让人钦佩。

  而政法帮的公安厅厅长在此时,却露出其“无利不起早”的浮躁心态,想着“要有领导向中央推荐我”,急于与新任省委书记搭上关系。

  两个角色好感度的“颠倒”,既再现了官场中人的通病,也印证了创作者的初衷——“表现他们人性转变的过程”。

  而从情节设置上来看,《人民的名义》第三集里,当京州群体性事件的“丑闻”在互联网上散播开来时,身处北京的检察官侄女认为是警察放火暴力强拆,有图有真相。陆毅扮演的检察官却说“有图未必有真相”。而观众在这之前已经获悉,强拆的不过是假扮警察的黑社会。现场群众却误以为真警察来“救”黑社会,便阻止清场。这样的叙事安排也直接反映了“真相落后于谣言”网络传播现象。

  与之相似,号称汉东省“网络水军头子”的年轻人,嘲讽身为服装厂工会主席的父亲,理由是开工厂做实业没前途,现在推崇的是“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经济。这与近几年“野蛮人”金融杠杆、“脱虚向实”等话题更是相互映照。

  社会意义:对“恶”的展现是猎奇还是责任感?

  但在事实呈现之外,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还需克服一个长期困扰审查部门的争议:作品挖掘社会阴暗面是不是贩卖作者个人私货的动机嫌疑?反映真实的“恶”是不是没有建设性举措的表现?

  根据特稿《太平洋大逃杀》改编电影的消息,和陆川将拍摄以“白银连环杀人案”为素材的信息,都让部分观众疑虑,这种惨烈不幸的社会事件,有没有转化为艺术产品的必要?会不会伤害案件中的当事人亲属?会不会给某个地区、群体的形象抹黑?如果转化,是出于感官刺激的猎奇需要,还是因为,将具有社会普遍性肌理、人性极致复杂的典型事件反映,本身就具有一种迷人的价值?艺术从业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与自我表达的冲动调和?

  而这种冲突也一直存在于各种对争议作品的讨论中。例如去年热播的《欢乐颂》,有人认为真实反映着当下社会阶层的不同际遇,推崇着个人奋斗。有人却说这部作品是冷傲的中产阶级视角,有着拜金主义和对阶层固化推波助澜的意味。

  更早之前,还有正常播放之后突然消失的电视剧《蜗居》,以及根本没有得到上映机会的贾樟柯作品《天注定》等等。

  在此,只能将目光转向影视文化成功抵挡住了好莱坞“文化冲击”的韩国,看看他山之石给我们怎样的借鉴。

  1988年,韩国时任总统全斗焕弟弟侵吞巨额资产却只获轻刑,因盗窃获重刑的12名逃犯得知后,为控诉司法不公越狱,挟持居民,并在被媒体和警察包围的最后时刻高喊“

  有钱无罪,无钱有罪,无罪无钱就是罪”。

  这句话引发的社会震动从当年一直延续到今日。韩影《假日》、韩剧《请回答1988》都再现了这起事件。作为一名中国观众,看到《熔炉》、《素媛》等具有现实主义关怀的作品,我们是觉得邻国社会阴暗的无可救药,还是敬佩艺术工作者勇于揭开伤疤,刮骨疗毒的担当?

  现实主义失宠:因为小确幸大行其道?

  不过,对于当下的中国,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声名鹊起,反映的却是现实主义面临困境的尴尬。

  目前影视市场上内容过轻、情节悬浮是主流,因为当下的年轻观众有颗“小确幸”的心,对于那些有着公共背景的议题缺乏兴趣,严守自我领地,而在泛娱乐领域中投入着惊人的激情,享受着“饭圈”的群体认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伸缩,当然与现实主义作品的冷遇和稀少互为因果。

  而为迎合这种玩世不恭的消极犬儒,以及自我陶醉的附庸风雅,幼稚化的剧情开始大行其道,原本应严格创作的严肃题材变成套路化的轻松题材,以至于出现了人物脸谱化的结果。舍弃过往高大全人物的不合理行为,认为让正面人物骂骂脏话,让真实人物多几段感情纠葛就是接地气,在人物形象上则是霸道总裁、傻白甜、伪女权的大女主霸屏。

  出现此类问题的缘由,多为影视业热钱涌动、赚快钱的浮躁氛围,作为一种应对资本大举侵入的妥协和谋生方式,制作方开始选择吸纳流量“花生”来缓解商业预期和艺术需求的冲突。但将自带话题性的流量“花生”作为商业保证,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容方面的粗制滥造。

  目前流量明星本身的口碑减损,和观众对内容要求的提升,都需要制作方在现实主义项目中慎之又慎。

  仅举一个例子即可看出,内容制作方受浮躁的网络情绪影响,为吸收网络受众而做出的错误判断,比如近年网络爱国主义流行,影片《我的战争》在前期宣传片中翻拍了网络流行的段子,让去韩国旅游的老人说“六十年前我们开着坦克来的”、“我们举着红旗来的”,这种有违和平理念的宣传思路遭致网络抵制,最终票房惨败。

  但也不是没有人想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借用流行的壳来传达正面的价值。在各种玄幻架空的故事中,唤起年轻人的共鸣,虽然结果如何尚未可知,但至少值得尝试。例如张黎导演在解释自己为何从历史正剧的道路上急转弯,拍摄玄幻剧《武动乾坤》时,表示“对于很多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无望的人生……同样身处绝境,一个人在逆境之中如何坚持,如何面对,如何重振旗鼓……这种精神和能力可以翻译成很多种语言来讲,神话也好,历史也好,玄幻也好,这种生命力是内在相通的。”而用玄幻来阐释创作取向,是因为“玄幻世界只是一个壳,重点是克服艰难困苦的意志力……当你达成了这个壳,就达成了你的创作意图。”

  结语

  如果说应对审查制度,是中国影视作品与政治权力的沟通,那题材的选择和价值观的表达,在公权力介入之外,更受到了庞大的资本诱惑和大众审美评判的压力。

  三种力量的交错让现实主义作品承担着空前的压力,归属于主旋律的反腐剧更是这其中最为敏感的类别。《人民的名义》目前展现出的品质,不止是因为这一题材长期稀缺所带来的新鲜感,更是契合现实主义本身要求所展现的魅力。

  别用“家丑不可外扬”作投机取巧的挡箭牌,用“真”的事实冲突去呈现,用“真”的人物情感去刻画,才是现实主义主旋律作品拒绝在神剧、雷剧和刻板僵化样板戏之间摇摆的策略。

  艺术从来不能逃离与政治的关联,那种认为让艺术作品娱乐化,就是去政治化的观念,其实是妖魔化了政治的涵义,并顺带产生抵触“主旋律”作品的情绪。诚如《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所言:“所有的情节可能都是身边的人、身边事儿”,政治如此,致力于反映当下的现实主义又怎能视而不见?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https://yuanchuang.caijing.com.cn/2017/0402/4255737.shtml report 5226 文/林辰“局长,网监处希望我们阻止现场拍摄视频和照片,他们那边删不过来。”“让他们不要开枪!今晚你们要拆,就从我身上压过去吧!”“一来就出这种事(群体性事件),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