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综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江西省抚州市岗上积镇东源村:脱贫致富就在家门口

来源:经济日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江西省抚州市岗上积镇东源村:脱贫致富就在家门口

  “以后进我们村,都得从我家门口过了。”荒田变身休闲广场,进村公路改建又拓宽,望着家门口的这些变化,江西省抚州市岗上积镇东源村小组的陈丽娇甭提多高兴。

  为了给丈夫治病,陈丽娇家欠了不少钱,大女儿甚至卖了房子。几年前,丈夫病重不治,撒手而去。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打垮这个瘦弱的女人。养育两个年幼的儿子,背负十几万元的债务,陈丽娇一人扛起生活的重担。她人勤快,不仅种着家里的3亩地,而且一有空就去外面找活干,打点零工补贴家用。

  陈丽娇家是低保户,每年4320元的低保金让这个家庭有了兜底保障。身体不太好的她还被安排在村小组担任保洁员。“每月能领400元的工资,垃圾收集起来送到镇上统一回收处理。”陈丽娇说:“最近村里又在搞秀美乡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建得好,我们也住得舒坦。”

  陈丽娇有个小账本,上面清楚地记着借债和还钱的情况。最近,她刚还了2000元债。这几年下来,陈丽娇已经还了好几万元的债务。

  仅靠有限的低保金、粮食种植、涉农直补和保洁员工资收入,陈丽娇一家离脱贫还有差距。2015年,陈丽娇家的人均纯收入仅有1600元。

  “精准脱贫不仅要治标,更需要治本,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脱贫致富的关键。”东源村党支部书记饶文辉转变思路,改变以往扶贫就是扶贫困户的方式,而是以推动整村脱贫为目的发展产业,所得收益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2016年1月,东源村与东乡县鸿雨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联手打造莲藕基地。按照协议,除了支付村民田租外,鸿雨合作社每年不仅需支付每亩25公斤稻谷的市场价格给东源村村委会作为土地流转管理费,而且还须支付东源村24户贫困户累计24000元的帮扶资金。去年,东源村的24户贫困户每家都收到了1000元的补助。

  目前,东源村的莲藕基地面积有260亩,净收益可达5000元/亩。2017年,东源村还计划扩增种植面积200亩。另外,东源村两个光伏合作社今年一季度的发电量也统计出来了。除去偿还贷款,按照发电量,贫困户可获得分红442元到1327元不等。

  莲藕基地的补助加上光伏扶贫的分红,陈丽娇家又增加了2327元的收入。前不久,陈丽娇筹钱把家里的房子刷上了水泥墙。

  东源村变了,变得美丽宜居。平整的水泥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户户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新建的提灌站、排灌站让农田灌溉不再难,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凝聚力更强。

  这些年,土地有租金、就业有培训、产业有分红,关键是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5年来,东源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2年的4800元左右增加到2016年的8000元左右。

  以前,东源村基本没有像样的产业,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水稻种植。村里青壮年劳力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如今,村里有了产业,好几个大企业都来村里谈合作。许多村民都选择在村里打工,越来越多身在异乡的东源人计划着回家乡,加入到脱贫致富的队伍中,一起奔小康。

  东源村是东乡区6个省级贫困村之一。算上已经脱贫的东源村,2016年,东乡区省级贫困村从6个减少到3个,贫困户总数从3109户减少到1905户,贫困总人数从6968人减少到4530人。

  “东乡区未脱贫的贫困户多为低保户、五保户。2017年贫困户有望实现全部脱贫。”抚州市东乡区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上官再行说。

  记者蹲点笔记① ——

  来自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岗上积镇东源村的报告

  看产业:

  引来“凤凰”好致富

  前几年,“连心”小分队在走访东源村小组村民饶志华时了解到,他早年外出,在厦门一直从事蔬菜种植。后来由于家人需要照顾回村务农。饶志华一直想干蔬菜种植的老本行,因为没有资金,又租不到合适的土地,这个心愿就只好放在一边。

  在东源村,像饶志华这种蔬菜种植能人还有很多。“连心”小分队调查发现,东源村的气候、土壤条件都很适合种蔬菜。

  说干就干,村两委和“连心”小分队开始着手建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按计划,建成后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采取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行运营,不仅能带动就业,而且人均可增收4000元。

  “当时承包的村民都拍着胸脯表示有能力种好蔬菜。我们提醒他们最好请个技术顾问,他们不听,结果亏了。”驻东源村第一批“连心”小分队队长王永林回忆说。

  村民种不了,那就找企业来做。第二年,村里把大棚全部承包给了专业企业,由公司统一运作,贫困户收租金和佣金,效果奇好。

  此后,东源村如法炮制,引进的专业莲藕合作社也采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不仅贫困户获利,普通村民也得到了实惠。

  占地2600平方米的飞天凤肉鸡养殖场是东源村今年的又一个脱贫项目。村里和龙鑫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其投放飞天凤鸡苗、提供饲料、做防疫,村养殖场代养。养殖达标后,由龙鑫公司统一回收。“连心”小分队成员官抚荣算了一笔账:养殖基地有8个鸡棚,按一次能放鸡苗3.3万羽、成活率92%计算,1年3批下来,1年的净收入大约有17万元。

  驻村“连心”小分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周鹏祥介绍,以后养殖基地的净收益一半分给贫困户,一半留做村集体收入。这样,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既能实现收益对贫困户的全覆盖,发展又有了可持续性。

  整治水源,光伏发电,建大棚基地、垂钓基地,打造休闲广场,新建提灌站,铺路修房……在小分队的帮扶下,东源村的产业从无到有,生机勃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问保障:

  贫困户有了商业险

  在东源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记者见到饶开泰时,他正在整理案头的村民健康档案。厚厚一摞表格,是饶开泰和同事几个月来走家入户、加班加点完成的。

  饶开泰是村里的医生,也是卫生计生服务室的负责人。自从去年底卫生计生服务室投入使用以来,饶开泰和他的同事饶秋红就一直很忙碌。因为以前村里没有村民健康档案,各项制度和设备也都要从零做起。“现在,村里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村民,以及孕妇、儿童等,90%以上都有了健康档案。”饶开泰说。

  东源村人口3020人,其中签约医疗服务的640人。村里有留守老人199人,留守儿童122人。村里给患有重病、年龄偏大的老人配发了健康手环,随时监测健康状况。

  在老赵村小组,80岁的低保户赵接喜因患有心脏病,多年的看病开销让其家庭负担不小。现在,新农合等医疗保险让赵接喜家的生活轻松了许多,听说村里还要给自己买商业医疗保险,他高兴极了。

  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个难题。为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乡村卫生计生服务能力,东乡区将加快推进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共享步伐,努力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患病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东源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4户,其中三分之一是因病致贫。为了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东源村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参保资金由区财政按90元/人的标准进行筹资。同时,东源村还提高了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和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障水平、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比例。

  谈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饶开泰认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这可不是乡村医生进村入户量量血压、测测视力那么简单,许多保障措施还有待配套”。

  说变化:

  干部“走读”变常驻

  东源村村党支部原来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去年,“连心”小分队通过抚州市财政局先后筹措资金20余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提升,修缮了办公用房,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设备,健全了便民服务点、接待室、精准扶贫办公室、会议室等服务和议事场所。现在,村部变得有模有样,村部办公和服务村民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服务功能增强了,村民办事也更方便了。”东源村党支部书记饶文辉说。

  脱贫攻坚是“连心”小分队和村委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东源村村两委有了“根据地”,干起事来更加得心应手。常年驻扎在这里的“连心”小分队是村干部的帮手和参谋。他们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找路子、谋出路,而且在支持基层建设方面,指导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开通村党员组织生活微信群,有效提升了村党支部引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村党支部增强服务意识,变干部到村‘走读’为‘留学’,村两委干部改值班制为常驻制,‘连心’小分队成员全脱产在村工作。”饶文辉告诉记者,村干部由村务工作“管理员”变为“服务员”,在健全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东源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既坚持整体推进,又做到注重细节。

  “支部+党员+公司+贫困户”“党建+基地+贫困户”……在“连心”小分队的支持下,东源村将党支部打造为脱贫攻坚主心骨,把产业项目培育成脱贫攻坚主阵地,“党建+脱贫攻坚”让东源村发展更有底气。

  如今,东源村村干部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帮代办,使村部逐渐成为干部长驻、村民愿来、资料齐全、措施精细的精准扶贫“大本营”。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更要为村子的长远发展考虑。”饶文辉说。他梳理出了村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支部带领村民致富能力不强;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我们一定要发动村里党员的积极性,让党支部成为带领东源村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谈未来:

  借势造景待客来

  夏日的午后,一阵阵热浪袭来,可在位于东源村小组的“东源村竹山园”旁边,二三十个村民正在紧张地施工。这里是东源村打造的垂钓基地的施工现场。

  “这里原是一条水渠,我们把它挖深拓宽,建成了池塘。”施工队负责人饶贵虎说,“再干几天,把草皮和砖都铺好,这里就更美了。”

  东源村小组是东源村的第一大村小组。村民的住宅多是老房子,独具地方特色。除了建垂钓基地,东源村小组还将利用修缮保留的古屋,与艺术院校合作建设写生基地。这是东源村借势打出的一张生态牌。

  要吸引人到村里游玩,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必须跟上。近两年来,东乡区整合各项扶贫资金500多万元,对东源村进行整治。目前,10个村小组到村委会的道路均为宽3.5米以上的水泥路面,并修建了环村小组水泥路,实现了入户路硬化;全村496户农户安装了自来水;拆除破旧危房、猪牛栏等95栋(座)……

  最近,村民们正忙着在东源村小组路口的一片空地上种桂花树和合欢树。

  “我们要为村民在这里建一个休闲广场。”驻村“连心”小分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周鹏祥说,往后再建起农家乐,搞起乡村游,村里就热闹了。

  在前人笔下,东源村就有所谓的“东源十景”,如何挖掘这些文化历史背后的故事,打造“生态+文化”的乡村特色旅游,成为村干部面前一道待解的题目。

  从上余村小组被称为“幸福大道”的大马路,到东源村小组的垂钓基地,再到经过下于村小组到达前东源村小组的莲藕基地观光栈道,一条绕村环村的景观带逐渐清晰。这正是东源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

  “以前进村的马路是单行道,现在我们把它拓宽了。以后发展乡村旅游,不管是小轿车还是大巴车进出都很方便。”饶文辉说,连停车场的位置他都想好了,就设在钓鱼基地旁边的空地上。

  扶贫工作手记

  驻村帮扶苦与甜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岗上积镇东源村驻村第一书记 周鹏祥

  按照组织安排,我于2016年7月26日起担任东源村党支部书记、“连心”小分队队长。驻村开展“连心”工作以来,我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承担着信访慰问、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秀美乡村建设和农村移风易俗5项工作任务,全程参与和见证了东源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并按照夯实基础、巩固成效、提升发展的思路,使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秀美新东源。

  回顾10个月以来的驻村“连心”工作,有苦也有甜,有欣慰也有遗憾。

  开展驻村工作,使我们这些出家门、入校门、进单位门的“三门”干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业发展现状,亲眼看到了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了农民的所思所想。虽然有思想的碰撞,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得到彻底转变。农村生活的不适,也让我们吃到了“苦头”,但也正是这些,让我们更加熟悉农村工作,更加了解基层动态,更加牢固地树立了为民情怀,切实提高了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本领,还让我们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尝到了“甜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东源村村情和谐稳定,产业从无到有,基层组织运转有力,贫困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实现脱贫后正与其他群众一道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但发展基础不牢、后劲不足、产业成效不强,乡村休闲旅游刚刚开篇,秀美乡村建设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尚待深入推进,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没有理由自满,仍需努力向前。

  下一步,要进一步巩固发展好现有产业,稳定产业收益,为增加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成效提供坚实支撑。在此基础上,稳步引进适合本地实际、风险较小、创收能力较高的产业落户发展,增强村集体实力,增加贫困户收入;要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周边短途农家乐旅游为主,集观光游览、采摘、亲子体验、户外活动为一体,探索出东源村乡村旅游特色,增加村民收入;要查找差距、补齐短板,整村推进,力争将东源村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采访感言

  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在贫困村蹲点调研后才知道,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村与村情况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记者所在的东源村是江西省级贫困村。通过保障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农村整治4个“全覆盖”,东源村从3个方面筑牢了脱贫根基。

  筑牢脱贫致富根基,首先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东源村在脱贫攻坚中不仅配齐配强村“两委”、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队伍,加强村“两委”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而且还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开通了村党员组织生活微信群,有效提升了村支部引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凝聚力。“党建+脱贫攻坚”让东源村发展更有底气。

  其次,培育和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东源村穷在产业,脱贫的希望也在产业。为了彻底改变对帮扶政策、帮扶资金的依赖,近年来,东源村将引进和扶持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作为实现东源村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东源村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特色。例如,莲藕基地、肉鸡养殖基地,不仅对所有贫困户提供补助,而且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益。同时,东源村还注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的资本、资金、资产,既借势造景,又推陈出新。

  再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有无脱贫致富的意识和决心。不难发现,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勤劳实干的行动。东源村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的凝聚力增强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对脱贫充满信心。在此过程中,脱贫对象与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考验硬功的工作,必须下一番“绣花”功夫。总之,对贫困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既能帮助他们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又能提高劳动技能,还兼带起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

  根基稳了,脱贫致富才有生命力,才可持续。希望东源村能闯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

news.sohu.com false 经济日报 https://share.jingjiribao.cn/detail/newsDetailShare.html?docid=71084&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report 7033 “以后进我们村,都得从我家门口过了。”荒田变身休闲广场,进村公路改建又拓宽,望着家门口的这些变化,江西省抚州市岗上积镇东源村小组的陈丽娇甭提多高兴。为了给丈夫治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