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因改革而生,伴改革成长,又经历了我国电信行业多轮改革的洗礼磨砺。如今,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中国联通再次成为先行者。
一年多来,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引发各种猜想,吊足人们的胃口,总算于8月16日尘埃落定,“融资780亿元,引入了13家战略投资者,BATJ四大互联网巨头集体入围,国有资本降低至53%,员工持股”。这个充满看点的方案让很多人咋舌,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都说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这么多主体参与;二是没想到国有股权释放比例这么多,民营资本参与比例这么高,混改方案写满诚意;三是没想到开放合作的力度这么大,国内所有重要的互联网公司集体进入。”
然而,在中国联通引资圈友背后,又有多少深意?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本次中国联通混改方案进行深度解读。
联通混改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具有标杆意义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随着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步伐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特聘专家周雪飞表示,新一轮国企混改要通过不同所有制资本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实现国(企)民(企)“共进、共享、共治、共融、共赢”的“共同互利”格局。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牢牢牵住国企改革这个“牛鼻子”,以混改作为重要突破口,立足于市场经济这个“面”来推进国企改革的“点”,就成为逻辑必然。
作为中国大型国企里面唯一一家集团整体混改试点单位,周雪飞认为中国联通的混改具有标杆意义。股权多元化是国企分类改革在产权上的一个根本突破,此次联通混改改变了过去股权结构单一、集中等状况,实现产权主体分散化、多元化,有利于形成“流转顺畅”的产权流动机制,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从行业属性来看,电信运营商过去是民营资本无法涉足的自然垄断行业,此次大比例引入民营资本非常有典型性。
对于中国联通为什么会成为第一家整体混改的国企,国资委研究中心胡迟教授告诉记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电信行业本身就走在前列,而中国联通作为改革的产物,为了扭转市场格局上的弱势局面,一直重视改革与创新。近年来,中国联通因为4G发展之初战略决策的失误,业绩下滑,在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求新求变注入发展的活力,对混改有着很强的内生动力。
周雪飞认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联通选择混改也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倒逼使然,希望以“外力冲击”方式来摆脱“系统自锁定状态”进而实现重大突破。
中国联通抓住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契机,也拉开了国企混改的序幕。胡迟表示,作为大体量的国企,又身处关键性的行业,如果中国联通混改趟路成功,可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推动其他重点难点领域的国有企业的混改有着非常前瞻的意义。
业务结构上实现跨界行业的互补融合
“引资圈友”可以说是此次联通混改最直观的收获。
对于募集到780亿元资金,业界普遍认为,这个钱对于在资金上捉襟见肘的中国联通来说有雪中送炭的作用,将弥补联通在网络投资上的缺口,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与感知,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
比钱更重要的是拉来了13家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光环夺目的BATJ四大互联网巨头。中国联通声称,“此次混改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与中国联通主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有助于将公司在网络、客户、数据、营销服务及产业链影响力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与战略投资者的机制优势、创新业务优势相结合,实现企业治理机制现代化和经营机制市场化。通过与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家庭互联网、数字内容、零售体系、支付金融等领域开展深度战略合作,聚合资源、整合优势、能力互补、互利共赢,推动重点业务和产业链融合发展,扩大中国联通在创新业务领域的中高端供给,培育壮大公司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对此,国家发改委体制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认为,此次中国联通混改除了打破了国有投资为主体的股权结构,更重要的是实现业务结构上互补、重组整合,这弥补了过去行业改革的缺陷。在电信业务被OTT化的趋势下,中国联通将过去的竞争对手互联网公司引入相对垄断的行业,实现跨界融合,业务上互补协同,从而优化业务服务,优化市场,优化市场结构,有利于竞争市场的形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所杨子真副所长认为,近年来,中国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进行“去电信化”转型,但由于行业相对封闭,思维方式固化,并没有颠覆性突破。中国联通引入互联网巨头,由于资本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相互合作时全面考虑、相互影响,同时也会给中国联通引入新鲜的思维方式,打破很多无形与有形的束缚,对中国联通的互联网化转型将有促进意义。
陈金桥表示,几大互联网公司的集体入局、其他垂直行业的参与,将深化跨行业的融合,实现产品业务的全面合作,使得联通成为资本和业务合作方面中国电信行业开放的标杆。混改后,联通将更加大胆地迈向创新,改变更多的不在于传统的存量市场,而将在新兴增量市场有所作为。中国联通将在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服务等新领域,例如家庭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有很多新的力量来帮助与协作,用新机制与多元主体的共同激励来做新兴业务,会加快新兴市场的布局。
突破体制机制为发展松绑
从深远发展来看,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的改变与完善是中国联通要实现的长期目标,也将是混改授予其的“渔”。
周雪飞表示,国企多存在经营机制不活、垄断壁垒难以打破、运转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中经营机制不活,更多是指过去行政化的运营模式突出,没有真正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国联通混改后,将更加市场化,突破现有运行机制,逐渐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影响力。
在公司治理结构及机制设计上,中国联通提出了“以董事会治理为核心、市场化运营为原则,拟通过本次混改形成多元化董事会和经理层,以及权责对等、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机制。”
其中一大看点是员工持股。这在业界引起各种争议,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看好有人唱衰。周雪飞认为,国企混改的市场化路径就是外部引入资本与内部员工持股并举。内部员工持股,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挂钩,试图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核心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
陈金桥表示,员工持股计划是对高科技行业激励机制的探索。通信行业技术变化非常快,带来人力资本快速折旧,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员工因此需要合理的回报。国企的薪酬制度比较陈旧,激励方式单一,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共享,把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多元的激励方式激发起来。
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所李湘华副总工认为,员工持股若操作不当,可能会激化企业内部矛盾,也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周雪飞建议,员工持股应采取动态化管理的“绩效股”模式,实行绩效考核,按“效”行权,有进有退。在引入新的非公资本中,内部员工与外部战略投资者增资持股、同时进入,增资价格完全相同,从而将内部员工、混改企业与外部战略投资者的权益“捆绑在一起”,使新老股东、参与各方成为“利益共同体,行动一致方,战略合作者”。
过去很多人说国企就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对于联通混改,很多专家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企业“松绑”。国企混改启动就意味着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也将同步进行。周雪飞认为国资管理体制层面,将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型,厘清政府与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政企、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由过往的“行政主管”变为“出资人”。胡迟也表示,此次国企混改同时还将与其他方面的国企改革交织,国资委会调整现有的管理与考核方法,从而能够让企业摆脱束缚,释放活力。
通过上层的股权改造和下游的员工激励的双管齐下,通过内在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外在行政管理的松绑,将使联通焕发出新的活力。
联通混改蓝图很美好,然后实施与操作起来却不简单,需要迈过很多坎。李湘华认为联通内部存在已久的管理问题、经营问题以及执行力问题、人员思想统一问题不会因混改一蹴而就,都需要一一攻克。陈金桥表示,诸如国资委管理、监管机构的规定、网络安全的复杂形势、激活经营层和基层员工的表现力等方面都是联通需要应对的挑战。胡迟表示,对于联通,混改没有可复制的经验,充满困难与挑战。改革会带来多方面不确定因素,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也需要与引进的行业企业做好衔接,考验联通管理层方方面面的能力。希望管理层能够快速有效推进方案实施,把方案执行到位,最大限度减少不确定性,减少负面影响。
中国联通开启的国企混改已经开幕,这对行业必然也将带来巨大蝴蝶效应。转制后的新联通必将激活中国信息通信服务新兴业务,并促进我国电信运营商的转型经营,而同时也将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放在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全球布局里。让我们为之祝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