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非典期间,全国旅游企业业务惨淡,入不敷出。关键时期,黄山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包括大幅度降价在内的十大措施,这些举措为该市旅游业提前复苏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日渐兴旺,该市部分景点的经营业主和业内人士却对降价举措有了争议。
今年6月11日,黄山市政府在各旅游景点一片叫苦声中,迅速出台十大措施,欲以此激活沉寂已久的旅游市场。当时因为非典疫情发展的不可预测性,该市决定将包括降价在内的举措执行到10月1日前。这些措施在旅游市场迅速引起连锁效应,该市各景点很快扭转了游客稀少、门可罗雀的颓势。黄山风景区非典时期游客最少的时候一天才15人,但是到了6月下旬,每天的游客量就维持在600人到1000人左右,双休日则多达2000人;花山谜窟、西递等景点人气也迅速回升。人气回升了,但是因为各景点门票、宾馆食宿消费等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直接经济效益没有相应的上升。尤其是记者、医护人员门票免费,教师学生购买门票大幅度优惠等,各景点实际上对这些群体是免费经营。另外,为达到免费游览旅游景点的目的,外地少数游客通过种种非正当手段,开具证明冒充医护人员免费游黄山等景点,这些也损害了一些景点的经济利益。
非典过后,尤其是在黄山旅游形势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各旅游企业甚至专业人士对政府出台的救市举措渐有微词了。一些人士认为非典已经过去,9月份将是旅游黄金季节,反正想出门旅游的不论价格如何,还是会来消费的,因此把旅游景点门票、索道(缆车)和宾馆食宿等的价格恢复到原状,并没有什么弊端。但是,更多景点的负责人认为应该信守承诺。花山谜窟管委会负责人吴建民表示,救市举措是市政府的决定,旅游企业不能因为旅游市场好转就违反承诺,虽然提前恢复价格可以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损害了黄山的信誉。在减少一定旅游收入和维护黄山良好的旅游形象之间,应该毫无疑问地选择后者、兑现承诺,何况游客来的多了,不但提升景区人气,而且还带动了消费,经济效益同样会得到增长。
(吴永泉)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