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上海轨道交通事故险情不断 > 最新消息
上海轨道4号线事故深度调查:三大原因酿成灾难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21日02:28  东方早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早报记者 柏蓓 张凌 王进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事故发生后,早报记者一直在多方探访事故原因。昨天晚上,轨道4号线事故上海调查组有关专家在接受早报独家专访时透露了事故的三大技术原因。他说,事故发生段为地铁董家渡段、靠黄浦江260米处、两条隧道之间的一条狭小连接通道,即旁通道。当时,竖井与旁通道的开挖顺序错误、冷冻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温度回升以及地下沉压水导致喷沙这三方面不利因素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施工方改变开挖顺序

  据介绍,6月底,轨道4号线浦东南路———南浦大桥段上下行隧道旁通道上方一个大的竖井已经开挖好,在大竖井底板下距离隧道四五米处,还需要开挖两个小的竖井,才能与隧道相通。按照施工惯例,应该先挖旁通道,再挖竖井。但是施工方改变了开挖顺序,这样极容易造成坍塌。事故发生时,一个小竖井已经挖好,另外一个也已开挖2米左右。

  断电导致温度回升

  隧道施工时使用的冷冻技术,相当于一个大的冷却塔,利用氟利昂、盐水等冷却剂循环制冷,将土层冷却到零下10度才能开挖。专家打比方说,施工单位用于制冷的设备相当于家庭使用的空调机,事故前,冷冻的温度已经达到所需温度,但是6月28日“空调”因断电出现故障,温度慢慢回升,大概回升两度多的时候,技术人员将情况汇报给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项目副经理李柱和。但是李说“不要紧,继续施工”。到了6月30日,由于工人继续施工,向前挖掘,管片之上的流水和流沙压力终于突破极限值,在7月1日出现险情。

  地下沉压水导致喷沙

  当时在抢险现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城市设计研究所的郑健吾曾解释说,上海地层属于典型的软土,黄浦江两侧砂土分布比较广,大约分布在浦东浦西两侧10余米至20余米左右。在上海地下进行作业,就像在蛋糕上做文章,很容易遇到流沙、沉降等情况。因此“冻结法”施工是解决松软含水地层水平隧道施工的可靠技术。但是工程地质看不见摸不着,稍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轨道4号线隧道施工所处土层在地下七层,这位专家介绍说,七层是沙层土,含沙量很高,沙中又含水,而水是有一定压力的,因为水源头与江河湖泊相连,水的压力还会随着潮汐随时变化,根据连通器的原理,通了以后水就会将大量流沙源源不断喷出。6月30日晚,施工现场出现流沙,施工单位采取措施,用干冰紧急制冷。专家认为,现在看来当时的措施是很不得力的,但究竟是哪一个层面的应急处置上出了问题还不很清楚。他说,“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非一两个小时之过。”

  另据知情人士介绍,工程监理单位当时只在技术管理层面上把关,有关负责人根本就不在4号线施工现场,而是在别的工地,施工方案变更单一直放在抽屉里。

  据悉,从今年10月1日起,上海市将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制度,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监理的企业将承担起对工程安全进行监督的职责。

  附: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事故原因现已查明 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领导受到严肃处理

  早报讯 今年7月1日凌晨发生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事故原因现已查明、性质也已判定,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领导受到严肃处理。市政府发言人姜澜今天(9月20日)说,这是一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程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左右。

  发言人说,调查结论是根据两项规定(即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经上海市政府组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资深技术专家在内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取证、技术鉴定和综合分析后查明认定的。

  轨道交通4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环线的东南半环,全长22公里。7月1日凌晨,4号线越江隧道区间用于连接上、下行线的安全联络通道———旁通道工程施工作业面内,因大量的水和流沙涌入,引直隧道部分结构损坏及周边地区地面沉降,造成3栋建筑物严重倾斜,黄浦江防汛墙局部塌陷并引发管涌。由于报警及时,隧道和地面建筑物内所有人员全部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伤亡。

  事故发生后,上海十分重视调查工作,7月6日就成立了由建设、公安、监察等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调查结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并提出处理意见后报至建设部。建设部专门听取了事故责任单位对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意见,并征求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及国资委意见,上月底原则同意《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事故调查和处理意见》,并转报国务院领导同意。

  市政府发言人今天说,调查表明引发事故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在用于冷冻法施工的制冷设备发生故障、险情征兆出现、工程已经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直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查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据介绍,这起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司法机关追究。其中3人因涉嫌“重大事故责任罪”被批准逮捕,他们是:施工单位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项目副经理李柱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袁强华,监理单位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公司总监代表李关强;上述单位另有3人被取保候审,他们是:中煤上海分公司项目经理、地铁监理公司总监、隧道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

  对相关单位领导追究领导责任:上海隧道公司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行政撤职;上海地铁运行公司总经理行政记大过;上海城建集团总经理行政记过;国家有关部门还建议,对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主要领导、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管领导、中煤上海分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对相关责任单位也作出处罚:上海隧道公司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由特级降为一级、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由一级降为二级、上海地铁监理公司市政公用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等级由甲级降为乙级的处罚。

  发言人还说,目前事故的保险理赔工作正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有效”的总体要求紧张进行,专家组在抓紧研究受损段隧道修复方案。为了进一步从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和措施,上海建设部门已就做好整改工作、强化施工管理和完善长效机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内容包括在全市开展一次为期3个月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等,并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参与各方的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全面实施建筑企业年检“三色通道”制度、抓紧制订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等长效措施。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连接
  •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09/20 22:10)
  • 上海轨道4号线事故原因查明 相关责任人受严处(09/20 19:19)
  • 上海四号线获赔亿元说法不实 将按实际损失理赔(07/31 01:36)
  • 上海四号线事故原因尚无定论 将追究相关责任人(07/31 01:36)
  •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事故保险理赔稳妥推进(07/30 17:06)
  • 受轨道4号线事故影响的上海劳动局开始回迁原址(07/28 21:04)
  • 四保险公司为上海地铁4号线理赔 保额达56亿元(07/26 10:54)
  • 吸取轨道四号线教训 上海强调重大工程安全当先(07/26 08:13)
  • 上海处罚“7.14”地铁一号线停运事故相关责任人(07/23 22:16)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