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通讯员杨烨 本报记者王宝来
明年元月1日开始,上海公安机关将停止使用“沪O”牌照,并缩减车辆30%左右。同时,实行警务用车定编定标,逐步实现配置标准化、使用制度化、管理规范化。
“严机关、宽基层、向一线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口上。”哪里才算“刀口”?一线警务装备和需要。上海市公安局坚持“控制总量,优化配置;区分警种,统筹平衡;保证一线,保证急需;严格控制非沪警号牌的配发范围和数量”的原则,制订了警务用车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实行车辆定编定标,将公安机关车辆按照用途划分为五大类,即普通警车、特种警车、生活辅助车、普通民用车和摩托车。定编后,使用10年以上的旧车和汽车排量在1000cc以下的低档次车将退出现役,全局机动车辆将缩减2000辆,节约下来的经费,将有计划地配置一部分高质量的现场指挥车和特殊警务用车,同时改善民警的其他警用装备。车辆定标,主要是规范领导干部工作用车,统一警用车辆车型与标识。
二是改革车辆号牌。明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公安“沪O”专段号牌,改用普通民用号牌或沪警号牌。为确保应急通行能力,市公安局将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核定警车比例,统一警车的颜色和标志,全局警牌车辆由原来的50%提高到75%。将原来依附于执法工作、但部分用于非警务活动的车辆剥离出来,把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权力真正用于警务工作。
三是实行长效管理。上海公安机关机动车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标准配置、统一经费保障、统一牌照审批、统一油料供应、统一维修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同时还建立车辆考核调整机制。通过测算确定警务车辆运行年公里标准,每季度对各单位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核定,每年根据运行情况对各单位车辆配置进行微调,确保警务车辆的高效利用。
车改缘于“三个迫切需要”
在这次警务车辆改革中,上海市公安局算了两笔账:
一笔是政治账。此次警务用车改革是在上海公安机关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公安“廉洁从政、执法为民”大讨论活动的背景下进行的。上海警方坚持从严治警,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人民群众对公安的满意率稳步上升。但是,在车辆使用和管理中,极个别民警公车私用、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吴志明的态度十分坚决:“必须拿起‘廉洁从政、执法为民’的利剑,从根本上消除少数公安民警的特权思想和霸权作风,以维护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另一笔是经济账。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公安车辆得到长足发展,全局平均每4人使用1辆车。但是,因为公安部门点多面广,车辆管理分散,警务资源没有完全得到有效整合,运行效率较低。而且,公安车辆比例不够合理,“沪O”号牌和“沪警”号牌几乎平分秋色。同时,全局车辆各种车型多达60余种,图案标识又不统一,影响了公安执法的权威和形象。
凡此种种,说明推进车改势在必行。吴志明将这次车改归结为“三个迫切需要”:上海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迫切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克服特权思想的迫切需要;优化警务资源配置,推进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迫切需要。
车型落后令民警无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公安车辆增长很快,平均每4人使用1辆车。但是,公安车辆量多质次,有些车型相对落后。
去年6月,淮海路沿线的商厦频频发生盗窃案。卢湾公安分局经侦查,发现无业人员余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为掌握余的活动规律,卢湾警方组织力量派了一辆面包车跟踪追击。一天,余某在淮海路作案得手后,突然跳上一辆出租车匆匆离去。民警马上发动面包车准备跟上,不料面包车抛锚不能启动,民警无奈在马路上推车发动,结果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惊动了余某,民警眼巴巴看着盗贼从自己眼皮底下逃脱了。
奉贤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侦查员也经历过类似尴尬。去年9月20日晚上,他们奉命对盗窃机动车犯罪团伙头目王某实施抓捕。王某驾驶一辆奥迪车疯狂逃窜,民警也发动车辆,鸣响警笛,一路追击。尽管加大了油门,但使用多年的警车根本不是奥迪的对手。不一会儿,王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到手的“大鱼”漏网了。
尽管不久余某和王某相继落入法网,但警车追不上犯罪嫌疑人的尴尬与苦涩,至今令人难忘。
民警风纪扣越扣越紧与百姓距离越来越近
为配合警务用车改革,上海市公安局制定了《违反公安机动车辆管理规定的处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公安民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安纪律。其中包括:不准擅自使用公安机动车辆办私事,违者予以警诫;年内违反两次的,予以警告处分。不准擅自将公安机动车辆或号牌借给非公安单位或非公安人员,违者给予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不准在非公务情况下,将“沪警”号牌机动车辆停放在酒家、歌厅、舞厅等公共娱乐服务场所,违者予以警诫。不准隐瞒本人驾驶公安机动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违者予以警诫。
同时,这项被市公安局领导称为“革命性”的车辆改革,在管理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根据“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合理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则,市公安局规定:集中在一个大院办公的几个单位,其车辆原则上实行集中管理;独立大院单位(部门)的车辆应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具体管理方法可引进社会物业化管理。
警方一位中层干部说:“原来我们民警中存在一些开霸王车、特权车现象,此次车改向全社会表明了公安民警克服特权思想,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决心和信心。”一位基层治安民警告诉记者,他所在派出所“110”处警平均每天30余次,最多时达50余次,现有处警车3辆。处警任务重时,警车忙不过来,有时会延误处警时间,群众难免有不满情绪。车改后提高警车比例,质量又有改善,将有效缓解矛盾,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密切警民关系。普陀区陆三小区居委干部王阿姨说:“从前几年规范公安车辆停放到年初的‘五条禁令’,再到现在取消‘沪O’号牌,民警的风纪扣越扣越紧,与老百姓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小资料
“沪O”车牌的由来
从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安车辆。由于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市公安局的车辆总数还不到700辆。那时公安机关车辆全部是民用号牌,只不过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要求,公安车辆比一般民用车多一张紧急通行证。
1987年12月,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上海公安机关开始启用公安专用号牌,即“GA”号牌。由于该号牌为白底红字,十分醒目,在方便公安机关执勤、打击刑事犯罪、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5年1月,为促进公安队伍的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维护公安机关的声誉,公安部决定取消公安号牌,除警车外,其他车辆统一换发使用代号为“O”的专段民用号牌。在上海,由此出现了“沪O”和“沪警”两种号牌,其中“沪警”号牌专门用于公安等政法部门执行紧急任务的机动车辆,“沪O”则属于公安机关专用的普通民用号牌。
明年1月1日开始,“沪O”牌照将被禁止使用。
公安警车驶向大街小巷。
本栏照片均陈扬摄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