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卫星频道路在何方
2002年9月10日02:48 北京青年报
|
2002年09月10日
最近收看贵州电视台的观众能发现:在其宣传片中,贵州电视台之后加上了“西部黄金卫视”这几个字,一档30分钟的《西部大开发》节目已经每天在贵州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这是贵州电视台打造西南地区强势电视台的第一步,同时也表明:从克隆央视走全国性道路到频道专业化再到区域称霸,省级卫星频道正在探索第三条发展道路。
包括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卫星频道,现如今中国普通老百姓能够看到的电视频道就有四五十个。但大多数的卫星频道都是综合频道,它们的节目编排形式基本相同,播放的电视剧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时间有先后而已。
从1998年开始,各省电视台纷纷上星,但由于上有中央台、下有城市台,在这种“上下夹击”的情况下,省级卫视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也就成了迫切任务。探索上星后第一条发展道路的,是湖南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即克隆中央台模式,走“全国性”发展道路。今年1月28日,海南卫视改为旅游频道并正式开播,这是第一家改为专业性频道的省级卫星频道,同时也开辟了省级卫星频道发展的第二条道路:频道专业化的道路。据调查,亚洲电视收视前10名的全是专业频道,如HBO、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CNN等,都是专业频道,频道专业化在海外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北京大学艺术系彭教授指出,影响我国电视频道真正专业化的原因,一是电视产业化的程度不够,电视台的主要收入还是靠广告,国外电视台的主要收入1/3靠广告,2/3靠节目VCD等上下游产品。二是频道专业化缺乏节目,由于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节目市场,目前我们电视台的节目来源主要靠自拍,这远远满足不了频道专业化的需要;三是由于我国对电视频道上星还有不少限制,因此各省级卫星频道都舍不得将它做成专业频道,而是要办成综合频道。在这种情况下,湖南、浙江等克隆中央台模式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目前,很多省级卫星频道已经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湖南卫视主打娱乐牌、浙江主打文化牌、重庆主打地方特色牌、辽宁主打传统文化牌、北京主打大都市牌等等
成立区域性大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说符合我国广播影视改革的方向。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说,今后5年是我国广播影视改革至关重要的5年。随着集团化的发展,将会涌现出几个跨地区、跨媒体的综合性大型传媒集团。与此相应,将会出现几个实力强大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中、小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将会以兼并、重组、入股、联营、项目合作等形式与大型传媒集团相融合,或者以“小本微利”在夹缝中求生存。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