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2日)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提供商爱立信公司日前进行了全球首次基于3G UMTS/WCDMA网络以及WLAN的Ipv6演示。该演示在一辆救护车上进行,应用IPv6技术,基于2G和3G系统网络以及无线局域网之间的无缝漫游,成功实现了关键医疗数据、语音和视频的传输。作为欧盟IPv6无线互联网项目(6WINIT)的组成部分,此次演示朝着让移动用户“始终处于最佳连接状态”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项演示首次同时采用了三项关键性技术——下一代互联网(IPv6)、3G技术(UMTS/WCDMA)和多业务接入技术,从而显示了无缝移动服务的实用价值。 这套名为“守护天使”的紧急医疗救护系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接入网络之间实现无缝切换,能够根据所在地点选择最佳接入模式。从设置在医院的设备上,医生可以通过诸如GSM/GPRS或UMTS/WCDMA等无线网络,观察置身于一辆救护车内的病人情况,测量他的心率和血压。一旦救护车驶抵医院,该系统便会自动切换至一个室内的WLAN场点,数据流同时通过两个平行存在的网络界面进行单独传输。例如,当WLAN传输不够可靠时,关键数据就可同时通过GSM/GPRS或UMTS/WCDMA渠道进行传输。 这项演示是在参与6WINIT项目的全体合作单位共同努力的成果,这些单位包括杜宾根大学医院、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中心、布雷门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爱立信公司。此次演示在斯德哥尔摩的爱立信总部举行,还邀请了欧盟官员出席,进行对该项目执行情况的最终审查。 关于6WINIT项目 欧盟的IPv6无线互联网项目(6WINIT)于2001年年初启动,由伦敦大学学院牵头,参加单位包括一些实力强大的运营商、系统设备提供商、研究机构、医院和大学。6WINIT项目旨在对在欧洲推出新的移动无线互联网进行论证,同时推动欧洲各个测试基地计划、建设和演示一个端到端的基于IPv6的移动通信环境。 关于IPv6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Pv4地址的数量已不能满足需求。诸如互动式多媒体、家庭局域网、安装在车辆、船只和飞机内的监测系统、以及遥测系统等用于新服务的设备都需要IP地址才能使其“永远在线”。这都需要IPv6技术。除解决地址问题外,IPv6还可弥补在IPv4上所发现的若干缺陷,包括缺少分层次的路由、缺乏一致的安全性、缺少自动配置能力,不能有效地向移动节点提供路由支持等。 -- 爱立信于1995年率先制成商用IPv6路由器。 -- 2000年10月,爱立信与香港的数码通公司和BT无线通信公司合作,成为第一家在GPRS网络上演示IPv6应用的设备提供商。 -- 2001年2月,爱立信在法国戛纳举行的全球GSM通信大会上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个供无线接入网络使用的可同时支持IPv4/v6的实时路由器。 爱立信一直致力于在其所有能提供端到端无缝服务的产品中应用IPv6技术。爱立信一直坚定地支持3GPP标准,IPv6已经成为支持3GPP R5标准的IP多媒体业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爱立信在中国的4家独资公司、10家合资企业和24家办事处在为用户提供全套通信解决方案的同时,为爱立信全球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爱立信凭借长期的技术领先优势,致力于构建移动和宽带互联网通信的未来。通过向全球140多个国家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爱立信正打造出世界通信业的最强。 欲知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ericsso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