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民峰 【提要】车贷险突然叫停的主要原因,居然是人们信用的缺失,造成保险公司在汽车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导致车贷险走进了死胡同。 车贷险全称“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它为汽车消费贷款加了一个安全阀,降低了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自1998年起,随着我国汽车信贷消费的升温,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开展了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与之相配合的是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车贷险,以争夺庞大的汽车消费这块蛋糕。其中苏州的保险公司早在1993年就开展了此项业务,目前全市新增的私家车中有60%左右的消费者都是通过贷款购买的。截至2002年末,中国个人汽车信贷余额达1100多亿元,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2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加113亿元。 面对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诱人前景,银行和经销商不再强调资金的绝对安全,纷纷降低门槛,不断降低首付比例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年限,放宽贷款条件、范围。然而,此举却为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车贷险,保险公司无法忘却的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实际上,在汽车消费贷款这场博弈中,一开始,保险公司、银行、车商和消费者之间就处于权利义务不均等状态。银行要求消费者申请汽车贷款之前必须向保险公司投保履约保险,如此一来,银行便把主要风险推给了保险公司,然后在零风险的前提下把业务做大了;对车商来说也可谓是天赐良机,有了购车贷款的刺激,汽车销售得以大幅提升。消费者则可以利用明天的钱提前开上小汽车,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保险公司在接受投保履约险时,按贷款额的约2%收取保费,但需承担应付车商、中介人等的层层费用,因此实际保费收入很低。人保的工作人员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前车贷的逾期率高达30%,很多承保客户都无法按时归还贷款,而收取100个客户的保费,只要赔付1个人,保险公司就血本无归。 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只是制度安排上的缺陷,车贷险的退出还有汽车行业本身的原因。汽车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革新的加快,汽车技术的更新也在加快,这就导致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并且下降的速度也在加快。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商说,现在汽车价格平均每年下降5%,有的则高达20%。还有一些难以规避的系统风险和政策风险。在目前汽车进口关税不断下调的情况下,汽车作为抵押品的价值下降幅度很大、下降速度太快,加上每年固定的折旧率,抵押车的价值很可能难以抵顶所欠债务,当新车的性价比超过贷款车辆时,可能会影响借款人的还贷意愿,部分不讲诚信的消费者很可能钻法律的空子,故意以车抵贷,放弃还款,把本该还贷的钱用来买新车。银行收不到还款,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赔偿,而取得代位求偿权的保险公司如果讨不回债,就只能对着已经不值多少钱的车子干瞪眼。因此,保险公司在大多数车贷纠纷中扮演了很被动的“吃亏者”的角色。 信用缺失,谁为道德风险买单? 前不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给记者讲了一个融资的故事:如果你急需一笔资金,可以找车商帮你搞定,这叫做“融资”。比如说,你需要100万元的资金,车商以汽车贷款的名义帮你做10张10万元的假单子到银行申请贷款,就可以套取银行的现金,不过要给车商很高的手续费。这个故事绝非空穴来风,只是目前车贷市场的冰山一角,车贷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车贷险退出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由此导致高违约率,使保险公司无利可图。因为道德风险非常难以控制,购车人有钱不还、不催不还、催了也不还甚至恶意骗保的情况比较普遍。 目前主要面临的市场风险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汽车信贷消费者预期收入落空,导致丧失还款能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以汽车做营运工具者和企业经营不善亏损倒闭的消费者身上,如交通、车辆管理部门的政策变化使部分营运车辆停运,导致还款违约。二是贷主出现债务或违法,导致车辆被扣押,造成还款无力和保险标的物消失。三是有钱不还,套用信贷资金,对还贷采取能拖则拖的战术。四是恶意钻信贷消费的空子。有的贷款购车人向银行申请购买高价位的车辆,而实际购买低价位的车辆,恶意多套银行贷款。 蛋糕已成鸡肋。市场经济中,赔钱的买卖没人做,经过几年的运作,车贷险的问题越来越多,赔付率越来越高。据了解,广州地区各财险公司车贷险平均赔付率高达135.57%,个别公司的赔付率竟达400%,各家公司开办的车贷险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巨大的风险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放弃车贷险。苏州的保险公司最先甩掉这个烫手山芋。7月下旬,苏州6家财产险公司联手发出公告,暂停办理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此次停办的业务不仅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包括车商与个人上门办理的相关保险,而各保险公司以往已经签发的保单,将照常履行。随后,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以及无锡等城市也陆续暂停了车贷险。财险“老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8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停售他们苦心经营7年的车贷履约险业务。 随意退出,保险公司的诚信考验 对于车贷险的突然退出,各方反应不一。受到影响最大的是银行,没车贷险作保障,银行的贷款可以说完全暴露在风险之下。一名银行人士说,没有车贷险保障,汽车贷款很难做,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而车商的反应则没那么强烈,他们认为保险公司不做车贷险了,他们可以找担保公司做,反正这是一块肥肉,肯定要有人做的。消费者对车贷险的退出好像感到高兴,许多准备贷款买车的人说,没了车贷险,我们可以少花几千元,何乐而不为? 而有专家则认为,四方博弈,其中一方突然不玩了,没跟其他各方协商就单方面退出游戏属违约,应负法律责任。首都经贸大学金融保险系朱俊生指出,车贷险退出的根本原因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漏洞,不能仅仅将责任归于社会信用环境差,而更应重视其中所暴露出的保险公司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以及对审慎经营原则的忽视。部分保险公司在经营车贷险过程中,操作不够规范。如放贷管理不规范,贷前调查走访、健全档案等各项制度没有很好落实,在签订协议时将保险责任无限扩大等。有的保险公司甚至委托商家或银行开具保证保险单,在对信贷对象信用情况的调查审核中很难发挥作用,行使把关权。据保险业内人士透露,在中国开办车贷险时,财产险尚未引入精算机制,对面临的信用风险既没有历史数据,又无法准确预测,只是在对市场前景的憧憬中推出了产品。 从保险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来看,业务人员不考虑公司的整体经营和长远发展问题,不管什么样的业务、什么样的价格都敢接受,“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保险主体之间、保险主体内部分支机构之间为争夺业务,不断提高优惠幅度,费率下降过快。此外,保险公司仍然采取以盲目追求保费规模为中心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分公司不掌握投资权,其可支配费用直接同保费收入挂钩,因此分公司大都将保费收入作为首要经营目标,陷入尽可能扩大保费规模以获得经营费用最大化的恶性循环。 为争夺保险市场,有些保险公司不惜放宽对借款人投保汽车消费贷款履约险资格的审查,对投保客户特别是汽车经销商施以各种优惠条件,对银行则竞相加大自己的负荷,客观上致使贷款银行对转嫁风险和放松信贷管理“有恃无恐”,对贷款逾期现象比较漠视,降低车贷发放标准争夺市场,甚至违反有关规定以满足汽车经销商的不合理贷款要求,以致出现了一户多贷、恶性贷款、无效担保等现象,给最终承担贷款风险的保险公司造成了风险。 三方如何博弈? 保险公司不陪着玩了,剩下银行、消费者、车商三方,怎么玩?银行还能放贷吗?消费者还能贷款买车吗?汽车商的销售会不会萎缩?近几天,各家银行车贷部门都忙着开会商量对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后普遍可能采取的方式是提高借款人的准入门槛,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做,高风险的谨慎做,提高首付和保证金比例。一家银行负责人说,此前汽车消费贷款的首付比例一般为10%,对那些风险比较高的,今后可把对其贷款的首付比例提高到20%到30%,提高到40%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客户提车时要在银行存有5%的保证金,现在也可以把保证金的比例提高到10%。迫于无奈,许多银行又举起了抵押贷款的大旗。郑州一位朋友告诉笔者,中行河南省分行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的4种担保方式,车辆抵押登记、国债或个人存单质押、房屋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银行规避风险的另外一种办法是,与汽车经销商联合,由汽车经销商为客户提供担保,让汽车经销商对客户的个人资信负起责任。这样,汽车经销商将会对客户进行更加细致的筛选,那些信誉度低的客户将被剔除。但银行方面称,这仅限于那些实力比较雄厚的汽车经销商。 央行研究局的纪敏则认为,随着保险公司的逐渐淡出,银行只能借助于自身的风险管理,加大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就会限制车贷业务的发展。汽车信贷的风险管理将转移到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也将由前台走向后台,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走向前台。银行提供客户资源、资金、网点、支付结算等服务,汽车金融公司直接面对客户,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间是合作的关系。这种模式有助于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 尽管消费者对车贷险不感冒,但他们对于银行提高首付比例等诸多限制也感到忧虑。准备买车的蔡先生说,过去交车贷险也就几千元,如今首付由过去的10%增加到20%甚至40%,这无形中增加了贷款买车的成本。 一位姓付的车商说,车贷险的退出不会影响贷款买车,汽车销售也不会萎缩。汽车消费信贷是块肥肉,保险公司不做,其他担保公司也会做的。 车贷险还来吗? 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产物,车贷险的退出反映了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这是中国车市的悲剧。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制度处处长董波表示,车贷险在目前的经营水平和市场环境下淡出,并不是要从此退出市场,这个市场的逐步规范要靠相关制度的完善来实现。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建立、完善并充分利用个人信用系统,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尽管中国个人信用系统的完善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但是在现阶段中国各个金融机构至少应该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公开信用较差的客户的信息,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使其不敢轻易赖账,同时也杜绝有不良信用的消费者在一家银行贷不到款却到另外一家银行贷到款的情况。同时借鉴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信用评估经验,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3年9月下)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