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马美菱
身怀微电子、光电子、新材料、计算机及其软件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研发能力,大量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归来,并把上海作为创业的首选之地,然而困惑随之而生:到哪里去找做大企业的资金? 转自搜狐 前天,前往漕河泾创业园区视察海外留学人员创业情况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为这一难题开出一帖“药方”:到实力雄厚的民间资本中寻找合作伙伴。 转自搜狐 目前,来沪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已经超过2100家,总投资超过3.5亿美元,其中7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然而,这支重要力量要真正在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却普遍面临融资困难大的问题。 转自搜狐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前天视察的企业之一——新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风险投资+硅谷模式运作的IC设计公司。这家由海峡两岸三地留美学生引进国际风险资本共同发起创立的企业,成功地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产品,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国际型高科技公司,被美国硅谷著名通讯芯片厂商IDT公司以8500万美元的价格并购。 转自搜狐 但是,公司总经理杨崇和博士的话听来让人颇感遗憾:国内目前与新涛同类的企业有几百家,但大多在国外注册,把钱投在国外,然后再返回国内运作。因为目前国内很难找到风险投资资金,寻求银行贷款同样存在难度,而海外的风险投资又担心资金退出渠道不畅,往往对到国内来进行风险投资极其谨慎。种种难处,令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留学人员企业对资本市场的成熟充满渴望。 转自搜狐 身为市工商联会长的任文燕就此说,一个拥有好产品的企业如何做大?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找政府、找银行寻求资金扶持。其实目前国内社会民间资本的实力非常雄厚,其中五分之一又集中在上海。由这些民间资本创办的投资公司,通常都有实业为支撑,他们找项目进行投资,正是为企业发展寻求新的投资领域。而风险高、市场前景好、回报长远的高新技术产业,民间资本非常愿意介入。有专家说,现在不少留学人员身上仍然存在着“靠政府”的观念,不愿到市场中去找出路。建议“海归派”能把眼光转一转,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