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鹰一号”反舰导弹 |
“海鹰”的故事 中国海军岸舰导弹发展秘史(组图)
自从1961年仿制542岸舰导弹下马造成空白后,重要频海城市和港口依旧要部署大量的岸防炮兵。而且在修建大型骨干基地的同时,还要在远离建立临时基地,一些鱼雷艇和炮艇也配置在这些重要地区附近的基地,以便及时出动和减少提高巡逻效率。当时大型舰艇少,续航能力差,对于不断的袭扰,有些疲于奔命。在1963年拦截入侵的美军驱逐舰时,双方对峙达7天时间,超过了我国舰艇最大续航时间,为减少淡水消耗,官兵们只好用海水做饭。面对严峻的海防形势,在“上游一号”仿制成功后不久,国家就下达了研制岸舰导弹的任务,命名为“海鹰一号”。仿制“上游一号”舰舰导弹成功后,中国获得了导弹生产和装备使用的经验,同时也消化了导弹技术,为研制岸舰导弹打下了基础。
1965年4月23日,国防工办在北京召开了“海鹰一号岸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审定”会议。飞航式导弹研究院和320厂共同提出了以544导弹为基础,进行改型设计,增大射程的方案。由于“上游一号”导弹还是苏联544导弹仿制产品,在射程上并没有提高,不能满足岸防作战需要,因此对其进行改进,增加射程转为岸基发射在技术上是风险很小和最便捷的方案。就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重新设计一种导弹,连气动外形都没有技术储备,光是飞行包线测试就要花费很长时间。要在很短时间内开始装备和部署岸舰导弹,扭转当时不利的岸防落后状况,必须争取时间。因此方案很快就获得通过。方案包括加大推进剂箱容量、延长发动机工作时间、研制地面发射控制系统。
国防工办决定由飞航导弹研究院担任武器技术和总体负责,由320厂负责试制生产。会议后不久,320厂在仿制544导弹的工艺生产流程基础上,迅速制定了技术方案和研制进度。改型对于设计的任务不重,但是不断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以生产厂为主,研究院技术负责的办法,能够很快且很直观地处理相关问题。不到半年时间,320厂就拿出了模样弹,主要体现弹内设备安装和燃料容量,摸索重量和重心变化情况。1966年3月生产出了遥测弹,并在当年11月运送到了试验基地。遥测弹是没有安装战斗部,加装了测试记录仪器。在整个飞行中记录导弹的飞行状态及弹上雷达、控制系统等的信号情况。这些记录数据都必须用统一的时基作为基准,才能看出同一瞬时那些信号不协调等情况。当时没有先进的电子设备,记录很多靠磁带录制或热笔记录仪记录在纸带上,然后回来用仪器或放大镜直尺分析。中国飞航导弹科研的前辈们就是用这样简陋的办法制造第一代导弹。
在研制导弹的同时,岸舰导弹的地面发射控制系统的研制也在同步进行。544导弹作战时,首先要确定目标方位和距离。“上游一号”导弹的原型是射程只有35千米的苏联544舰舰导弹,因此相配套的雷达只保证这个射程内的增益和精度,而“海鹰一号”导弹设计射程达100千米,原雷达的增益和精度不足,因此必须重新研制雷达。在方案审定会上决定由飞航导弹研究院负责技术和总体,地面跟踪雷达由786厂研制,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改由788厂承当。射击指挥仪由总体部和706所等单位联合研制。发射架和运输装填车由710所设计,沪东造船厂生产,电源车分别由郑州电器厂和兰州综合电机厂研制,综合测试车和射前检查车由总体部负责,其他通用设备选用已经定型的产品。
被称之为中国版“冥河”的我海军“海鹰二号”舰舰导弹 |
雷达转由788厂试制后,788厂也采取在已有型号上进行渐改的方案。当时考察所有技术资料,核实一种用于岸炮校射的322雷达只要稍作改进,就能在增益和精度上能够满足“海鹰一号”导弹最大射程上的跟踪要求。322雷达基础上改进的导弹火控跟踪雷达代号为331。这种雷达是由一个安装在解放卡车车厢顶上的抛物面天线和相应的雷达发射机、操作台等组成,整个雷达全部在一辆越野卡车上。由于设计时,考虑了兼顾搜索和跟踪,雷达的转速教高,使数据信号更新快,对于每小时最快只有30多海里航速的舰船完全可以连续描迹和跟踪。雷达的P显也做了相应处理,能使射手迅速量出目标航路等等。但是由于当时缺乏经验及国内电子元件产品可靠性差,整机性能不好,调试也非常艰苦。在和指挥仪对接联合调试中,问题层出不穷,但是科研人员还是努力保证了进度和试验的顺利进行。
1966年12月26日,在辽宁锦西海岸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试验由国防科委第23基地组织实施。导弹要飞完最大动力航程,目标是命中该航程上的靶船。试验时,随着倒计时数秒,科研人员最担心导弹在发射架上爆炸。导弹在一声巨响中成功的射了出去,然而问题却刚开始。导弹虽然成功完成巡航飞行,但是弹上雷达没有捕捉到目标,飞完航程掉进海中,试验没有达到目的。320厂很快又提供了新的试验弹,但是通过试验,发现弹上雷达能捕捉到目标的次数与没有捕捉到的次数相近。围绕这些情况,先后开了三次故障分析研究会。最后飞航导弹专家推断是弹上末导雷达处于时好时坏的临界状态造成的。发射时的振动是最大的怀疑对象。通过计算改善了弹架协调关系,将发射架导轨长度截短了1.2米,并且将导向梁末段底板向下弯曲20°,同时加大了天线回调角,增加了减震措施。1967年导弹试验取得初步成功。随后加强了弹体强度,并进行了局部修改。从1966年首射到1970年定型,“海鹰一号”导弹总共试射了25发弹。1970年9月,导弹定型。1971年开始批量生产。从此中国海岸有了岸舰导弹,并且能在100千米范围内形成有效威慑。
中国海军“海鹰二号”岸舰导弹 |
“海鹰一号”岸舰导弹并没有生产多长时间就停止生产,将其转为舰舰导弹安装在军舰上。在“海鹰一号”研制的同时,还有个“海鹰二号”导弹系统项目。这是1965年初,由飞航式导弹设计研究院总体部在已有的论证基础上提出的另一个方案。也是基于544导弹进行改型,增加射程、弹上成件与“海鹰一号”通用的原则。当年4月获得国防科委批准通过。8月列为国家发展型号,1966年被命名为“海鹰二号”导弹。两个如此相近的项目同时上马,而且不是竞争关系这实在令人费解。不过“海鹰二号”的设计较为成熟。为加大燃料装载量,重新设计了导弹弹体中段,采用承力箱结构。这样能够在增加燃料容量的同时,加大弹体结构强度。在设计中使用了从苏联进口的“乌拉尔”计算机。1966年8月终于组装出静力试验弹。
按照544和“上游一号”导弹的技术规定,需要用两发导弹弹体进行全程发动机热试车。当时正值文革,工厂情况较为混乱,难以保证进度。因此有人提出用一发弹的弹体做两次试验,即使试验不成功,也只需更换电缆和舱内部件。在第一次试车时,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室喉部被烧穿,更换后继续试车。第二次试车获得成功。这个试车的弹体又被改成了振动试验弹。可见当时为节省经费和时间是如何艰苦奋斗的,这也是导弹研究史上的创举。1967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才正式批准研制“海鹰二号”岸舰导弹。此时导弹的研制已经进入了整体组装阶段。当年秋季,前往锦西23基地作飞行试验,秋季是锦西23基地最好的试验季节。在这里遇上“海鹰一号”导弹也在进行打靶试验,而且正为出现接连出现近失弹没有命中目标而忙呼。“海鹰二号”研制人员为“海鹰一号”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9月29日,“海鹰二号”第一次打靶就直接命中了目标。10月27日打靶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到场观看。这发导弹也很精彩地直接命中目标。1968年秋季又是两发两中,这样“海鹰二号”导弹以四发四中的成绩圆满结束了试验性飞行。尽管研制中的技术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但是生产上遇上了麻烦。按试验大纲必须进行7发弹的试验,达到5发命中才能算合格。当时正是文革高峰,整个领导机构一片混乱,大批干部被下放“军垦”劳动去了,想生产出7发弹很困难,连人都找不齐。最后是留守的几个人员,用剩下的零部件,竭尽全力精心凑出了5发弹。尽管如此,这些弹运到锦西23基地后,发现质量问题很多,参试人员只好日夜连续奋战进行调试和排查故障。试验结果取得了5发4中。其中进行最大射程试验的那发导弹曾经补过箱体泄漏和更换过雷达,不过还是在最大射程上直接命中了靶船。试验最小射程的那发弹是近弹,在靶前250米处入水爆炸。在发射最后两发弹时,采用的是两发齐射,双双命中目标。发射前,靶船上的人员因为风浪太大撤不下来,曾经请示留在靶船上,虽然做法狂热但是确实勇气可嘉。导弹战斗部能将靶船2/3炸碎,当然不可能让他们留在靶船上。
中国海军“海鹰二号”舰舰导弹发射雄威 |
“海鹰”导弹系统由跟踪雷达站天线车、跟踪雷达站显示车、移动电站、指挥仪车、射前检查车、发射架车和发射架牵引车组成。作战过程是由雷达搜索目标,并计算目标方位和距离,以及运动的航向,将这些射击诸元传送给射击指挥车上的指挥仪,发射架随动社射击指挥仪。当目标进入射击扇面并满足射击条件时,指挥仪经过计算向弹上发送射击前置角和末导雷达开机主动搜索时间,在导弹发射瞬间,封锁发送,点火继电器吸合点火,导弹升空。“海鹰”是雷达主动弹,属于发射后不管的武器。导弹起飞时在助推器强大的推动下自动爬高,2.2秒后助推器脱落。导弹爬高到300米改为平飞,速度为0.9马赫。导弹飞行中末导雷达开机时间到时,自动打开雷达搜索海面。雷达天线初始有一定下视角,搜索海面发现目标后,自动驾驶仪控制导弹向目标俯冲,同时雷达天线按预定回调角抬头。因为此时不抬头的话,雷达波会全打在海面上丢失目标。
0.9马赫的速度在300米高度飞行时,给人感觉也是风驰电掣。当时世界上很多大型舰艇没有专门的对抗装备。当时的防空导弹主要是对抗飞机这样的大型目标的。对于“海鹰”这样的大小且飞行高度很低的目标难以探测。1968年美国海军的对空警戒雷达发现类似大小的靶机距离只有10千米左右,舰上系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作出反应。当时的海军导弹系统是不可能作到的,而且“海鹰”体积小,西方国家推断防空导弹的近炸引信按拦截飞机的设定对其可能不会起爆,导致即使用导弹也会错过目标。唯一能抵抗反舰导弹的武器是舰上的高射炮。1967年埃及“黄蜂”级导弹艇用“冥河”导弹攻击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时,舰上的高射炮根本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尤其是欧洲国家舰艇上大量使用20毫米的单管人操机炮,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英国的42型驱逐舰上都还是用这种机炮。苏联的“冥河”导弹虽然是“海鹰”导弹的始祖,但是苏联海军当时也没有把握对抗这种导弹,他们的舰艇上多数还是使用人操半自动的37毫米高射炮。当时苏联海军中火力最强的“柯特林”级专用防空驱逐舰也只有高平两用的130毫米和57毫米炮,这对于抗击飞航式反舰导弹效果极差。一时间,哪怕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也对“海鹰”导弹束手无策了。对于喜欢挑衅的霸权主义国家的海军,过去可以随便接近的中国海岸变得极其危险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