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国内 > 印度总理访华 > 印度现状
今日印度什么样? 软件业发达风水学盛行(组图)

NEWS.SOHU.COM  2003年06月25日09:20  人民网-环球时报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张静宇

  在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有一片神奇富饶的土地。有人说,偏心的造物主似乎给予了这里过多的关照,赋予它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地、纵横的河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喜马拉雅山宽广的臂膀又挡住了南下的冷空气,印度洋季风年复一年地将它滋润。这个形同母牛乳房的南亚次大陆国家,面积不及中国版图的1/3,却拥有比中国更多的可耕地,以至于虽然平均人口密度高居世界前列,但养育它的10亿多子民,却显得十分从容。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杰出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使这块土地当之无愧位居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列。这里还是印度教、佛教等东方传统宗教的策源地。当年玄奘西行取经,将深邃的佛学思想引入华夏大地发扬光大。现在,古老的印度教依然在这里保持对世俗生活的支配性地位。

  这就是印度,一个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国度。说它近,近到两国边防军人只要通个电话,10分钟之内就能见面;近到每一个到过印度的中国人都能发现,这里有太多与我们国情相似的东西。中印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上世纪中叶几乎同时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两国学者在讨论强国之路时,总喜欢以对方作为参照。说它远,远到历史上曾经以“丝绸之路”相联系的两国人民,如今彼此变得非常陌生。

  矛盾而和谐的混合体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夫人曾对英国记者特雷弗·菲希洛克说,“如果你想知道一些关于印度的情况,必须掏空心中所有的先入之见……不要试图作比较。尽管惹人气恼,但它情愿一如既往,我行我素……这就是印度的秘密:全盘接受生活,无论是善是恶。”

  时隔20多年后,很多人仍然从心底佩服甘地夫人对自己国家的精确描绘。不论是谁,只要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印度,都会发现这奇特的一幕:豪华轿车与“神牛”并驾齐驱;卫星上天但文盲数亿;从迅猛发展的软件产业到无处不在的风水先生;林立的高楼大厦与绵延数十公里的贫民窟并存;从印度洋上游弋的航空母舰到随处可见的乞丐和流浪儿……熙熙攘攘、喧嚣拥挤的印度处处给人留下对比强烈、反差悬殊的印象。

  印度是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交汇地。公元前14世纪,居住在中亚一带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征服了当地土著后定居下来。经过数千年的异族通婚,印度逐渐演变成一个罕见的“世界人种大本营”。现代印度人当中,既有保持纯雅利安血统的白种人,高大英俊,相貌与欧洲人无异;也有相貌平平,身材矮小,肤色黝黑甚于地道非洲人的土著居民。

  漫长的岁月让他们当中的多数接受了印度教。时至今日,宗教依然是这个国家灵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遍布各地的人文景观几乎无一不与宗教有关,所有的艺术成就也都通过宗教形式表达出来。一个精通软件设计的工程师会在开始他一天工作前,面对神像双手合十,表达对神的敬重。街头小贩哪怕做成一笔很小的生意,也会用顾客递上的钞票首先触一下额头,感谢神的关照。没有宗教信仰在这个国家被视作大逆不道,藐视神灵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印度气候炎热,然而它的人民却大多心态平和,街头鲜见有人吵架。草地上树阴下,不知忧虑的穷人四仰八叉随处而卧,口中哼着小曲,充分流露出与生俱来的乐观天性。

  印度人不杀生。有一半印度人一辈子食素,连鸡蛋都不碰一下。一些人甚至将是否食素“提升到了政治高度”,印度议会里专门设有“素食论坛”,包括前总统文卡塔拉曼在内的一批议员,用现身说法向那些非素食议员进行游说,鼓动他们放弃吃肉。

  “开放的社会,封闭的心态”

  印度人坚信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人生哲学乃至行为方式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因此虽然历经近20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人除了学会说英语、照搬来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之外,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和生活理念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一位多年来试图在这个自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立足的美国商人感慨地承认,“不懂印度文化,千万别来印度投资”。

  盲目自尊常常让印度人表现得十分可爱。花七八年才建成的一座立交桥,在竣工3年前就被冠以“世界级水平”的称号;一个不过二三十家小店的购物市场,在印度人眼里至少也是“亚洲顶尖”。仅仅一年前,“精英”们还在网上热衷于讨论诸如“再不加把劲,孟买有可能被上海赶上”之类的话题。

  然而,对于那些“电影必看进口大片、饮茶要喝英国立顿、留学只认剑桥牛津、立业首选美国微软”的印度时髦年轻人来说,很难将“无知”

  与他们挂钩。印度许多富人家庭有复杂的海外关系,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并不逊于任何一个民族,但很多人出于对民族传统的尊重而不愿主动接受外来的新事物。不久前,首都新德里一批有身份的老年人以影响休息为名,轰走了设在他们居所附近的一家迪斯科舞厅。他们说,“和我们的文化相比,那不过是些垃圾”。

  印度百姓认为,“印度不应总输给中国”

  当着中国人的面,印度朋友面带微笑地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辉煌。然而当中国人刚转过身去,他们马上改口说,21世纪必将属于我们印度。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更是努力将21世纪的印度经济送入快车道。随着经济多年以5%—6%的速度持续增长,印度的国力不断增强,现印度GDP已近4900亿美元,外汇储备约有620亿美元,百姓普遍相信久已期盼的大国梦想正在一步步接近实现。他们乐于听到有关“印度正在成为继中国之后又一头亚洲醒狮”的议论,认为自己的国家拥有最好的民主制度、发达高效的教育体系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占人口20%的社会中坚———中产阶级,以及同西方国家的天然联系,印度不应总输给中国。他们对有关“印度只有2%左右的人具有消费能力”的报道嗤之以鼻。

  中印40年前的那场边境冲突在印度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两国关系和地区事务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各异的立场,更加重了他们的猜疑。对于中国的崛起,印度人经历了“不承认、不相信、不服气”的心路三步曲。尽管有人从中国的崛起中看到了机会,希望也能促进印度经济发展;但不少“政治家”宁愿用热脸去贴美国人的冷屁股,也不肯支持政府改善对华关系。

  对于印度总理时隔10年后再次访华,印度人的心态同他们的国家一样矛盾而复杂。大家既对两国重新修好抱有期望,又表示前景并不乐观,眼下能做的惟有静观发展。尼赫鲁大学一位学中文的学生告诉记者,多年的不实宣传和误解使他们对中国怀有严重偏见,他明显感到两国人民之间缺少应有的理解和信任。▲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组图:印度洪灾严重 伊比利亚半岛经历高温 (06/25 09:07)
  • 中国和印度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全文) (06/25 08:55)
  • 图文:印度洪灾严重 伊比利亚半岛经历高温 (06/25 07:37)
  • 组图:印度洪灾严重 伊比利亚半岛遭遇高温袭击 (06/25 08:25)
  • 图文:瓦杰帕伊为印度驻华使馆新址奠基揭幕 (06/23 21:59)
  • 图文:瓦杰帕伊与在华印度儿童一起交谈 (06/23 22:00)
  • 图文:胡锦涛会见印度总理瓦杰帕伊 (06/24 20:55)
  • 图文:吴邦国会见印度总理瓦杰帕伊 (06/24 20:58)
  • 瓦杰帕伊访华日程紧凑 印度总理故宫“养心” (06/24 20:26)
  • 印度3天内3次试射“特里苏尔”短程地对空导弹 (06/24 19:39)
  • 印度媒体:美对巴的援助将打破亚洲的势力平衡 (06/24 16:50)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