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新闻>>娱乐>>2001年CCTV春节晚会
春节晚会经典记忆:1983-1991(组图)
2001年1月23日11:49  北京青年报

  对于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来说,能坚持18年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尽管以往的这
18台晚会质量参差不齐,尽管人们对春节晚会的态度越来越无所谓,过去的18年中,
毕竟还是有一些节目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至今提起来还是余兴犹酣……

  1983年

  悄然亮相

  在遥远的1983年春节,第一届春节晚会悄悄亮相了。由于春节晚会当时还是随
兴设置的节目,中央台也没什么专门的主持人,所以第一次启用的主持人皆为“外
行”。说相声的马季、姜昆,演哑剧的王景愚和演电影的刘晓庆成了首次春节晚会
的“当家”。

  李谷一是春节晚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演唱的曲目是《乡恋》。由于这首
歌当时还有“不健康”之嫌,在观众点播、领导点头的情况下才得以播出。据说当
时使用的还是一位工作人员临时骑车回家取来的录音带。

  1984年

  一个里程碑

  提起春节晚会,必提1984年,那是一个里程碑,后人似乎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
那个高度。那年的好节目确实不少,但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恐怕还是因为这盘综
合大餐让娱乐不多的人们觉得新鲜。

  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此后还真有厂家借鸡下蛋,卖上了新品
牌———宇宙牌。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在陈佩斯之前,
没人听说过还有小品演员这一工种,而以后的十几届春节晚会,受益最大的就是这
些小品演员,春节晚会让他们真的尝到了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滋味。演小品比
演电影、电视容易出名的现实耐人寻味。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
丹丹,人们记住了她是一个优秀的小品演员,忽略了她还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身着中山装,戴着眼镜,貌不惊人的张明敏一张口,深情凝重而又不失铿锵有
力的歌声立刻风靡了中国。《我的中国心》不仅唤起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更让全世
界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刚刚开放的内地观众这才了解到原来港台歌
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当时只是业余歌手的张明敏一下子成为国人心目中颇有
地位的巨星。他也是春节晚会首次邀请的香港地区歌手。

  春节晚会的主题是“团圆”,人们都十分珍惜美好的夜晚,所以从1984年起由
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春节晚会的固定结束曲,只
是版本不停地变化,有时是李谷一独唱,有时是童声齐唱,有时是大合唱,虽然经
常被淹没在窗外隆隆的鞭炮声中,但仍是晚会中的经典。

  1985年

  十五的月亮最亮

  观众的胃口被吊起来了,结果却是希望大失望更大。新节目太少、广告太多的
现实让观众失去耐心,第二天就收到批评信200多封。

  不过,董文华和柳培德演唱的《十五的月亮》是那一年不多的亮点之一。

  1986年

  桃花盛开

  《羊肉串》是继《吃面条》之后,陈佩斯和朱时茂推出的又一个让人记忆深刻
的节目。由于故事生动有趣,讽刺不良小贩入木三分,再加上表演逼真,他俩不仅
为春节晚会增色不少,就连街上卖羊肉串的小贩都开始参考陈佩斯的打扮,堪称树
立行业形象的典范。

  蒋大为的歌声曾经感动不止一代人,晚会上他演唱了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
方》,经晚会的传播,在全国传唱一时。

  1987年

  费翔点燃一把火

  1987年的春节晚会,可圈可点的节目很多。光相声就有马季、赵炎等人合说的
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姜昆、唐杰忠表演的《虎口》;甚至侯跃文、石富宽现场
抓哏的相声小段《打岔》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马季精心创作的《五官争功》,
用五官因争功而互相诋毁来讽刺现实中的一些人,至今还在表演。1987年是虎年,
姜昆一不小心栽进了老虎洞,猛虎当头,腿都吓软了,姜昆只好施展嘴上功夫,和
老虎一个劲儿套瓷,演绎了一个新版的虎口脱险。

  那一年最火的是费翔,这个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高大歌手唱着《故乡的云》和
《冬天里的一把火》出尽风头,随后他的歌声风靡多年,至今还拥有坚实的歌迷基
础,其劲歌劲舞成为日后众多歌手效仿的标准样板。当时还没有所谓的包装、宣传,
前期的毫不炒作导致了他闪亮登场后的极度走红,轰动效应盛极一时。

  据说当时费翔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的专辑压根儿无人问津,晚会后竟狂
销160万盘。那时商店门口常常可以见到大字广告:“费翔到货”或“费翔无货”。

  香港歌星叶丽仪带来的劲歌《送给你明天的太阳》朗朗上口,晚会后也流行一
时。

  晚会还请来了上海杂技团的猩猩、小狗等“大明星”,它们在自由市场里摆起
了小摊儿,还真像模像样,电视台后来多次重播它们的表演录像,受欢迎的程度从
中可见一斑。

  1988年

  不仅仅是思念

  相声《巧立名目》内容并不特别出色,牛群也不出名,节目没给人留下什么印
象。但是一句“领导,冒号”逗坏了观众,这句话在晚会结束后仍流行了很久。

  光艳照人、身材高挑的毛阿敏随着乐曲节奏款款向观众走来,深情和甜美的歌
声像蝴蝶一样飞舞在观众身边。那时是她最有风采、最明艳的时刻。在晚会成名之
后她便开始饱受情变、税案及伤痛的折磨,境况愈来愈不乐观。但直到现在,仍有
不少人认为她是内地最具大牌风采的演员,让人“思念”。这一年,彭丽媛演唱的
《我是泰山,我是黄河》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9年

  英雄母亲的奉献

  侯“导”胡编加乱导,赵妈偏偏不买账,二人打造的《英雄母亲的一天》,诙
谐幽默,妙趣横生。唱了一辈子评剧、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赵丽蓉,从小品《英雄母
亲的一天》中成功转型,成为小品演员中最炙手可热的红星。之后出演的几个小品
都脍炙人口,可谓老来俏。

  韦唯一曲《爱的奉献》,脍炙人口,至今流传。其实《爱的奉献》并不是在春
节晚会上演唱的,而是当年春节前的一台节目中,韦唯唱给一位身患重病的女青年。
那充满情感的歌声让不少在场观众流下了同情的热泪。春节晚会上,安慰的对象变
成了聂卫平姐姐家的小保姆。虽然歌中插播的小保姆啜泣的镜头明显带有导演的印
迹,但这首歌还是最煽情的歌曲,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歌曲
还有陈汝佳的《故园之恋》;而歌坛“常青树”徐小凤的出现,勾起很多人美好的
回忆。

  春节晚会上一向不讨巧的舞蹈有了突破,《火》、《雨丝》、《版纳三色》尽
显肢体语言的魅力;最出色的还是《雀之灵》———美丽的“孔雀”,飘游在森林
中,浮现在小溪边,坦荡自如,高洁娇媚,白族舞蹈家杨丽萍舞出了灵魂。

  1990年

  相亲火了赵本山

  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相亲》一下子把赵本山推到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演
员行列中,此后,赵本山成了每年春节晚会最受期待的演员之一。

  1991年

  笑星的天下

  这一年,还是小品的天下。

  最出色的是黄宏、宋丹丹表演的《手拉手》。假冒伪劣的胶水不该粘时把两个
毫不相干的人粘在了一起,该粘时却又让黄宏失望,构思巧妙。自《超生游击队》
让观众笑破了肚皮之后,黄宏和宋丹丹的名字也像用胶水粘在了一起,说黄宏必说
宋丹丹,提宋丹丹也一定要提到黄宏,二人成为真正的黄金搭档。

  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警察与小偷》;赵本山、杨蕾的《小九老乐》都达到
了让人开怀的效果。

  姜昆、唐杰忠表演的相声《着急》,成功塑造了普通人“老急”的形象,“老
急”在晚会结束后成了很多百姓的口头禅,您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呢?

  牛群、冯巩的纪实相声《亚运之最》紧贴现实,当场起到了搞笑的作用,可惜
现在已经印象模糊了。

  由少儿表演的戏曲名段,不仅吸引了戏迷,很多从不听戏的观众也看得津津有
味。

  潘美辰、姜育恒带来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我想有个家》、《再回首》,
赢得掌声是意料当中的。

  那一年最火的莫过于电视剧《渴望》,春节晚会的导演当然不会忽略,于是刘
慧芳们被请到晚会上继续煽情。

  ■文/牛嫱 于巍



■1991·黄宏、宋丹丹·《手拉手》


■1983·李谷一·《乡恋》


■1984·陈佩斯、朱时茂·《吃面条》


■1987·费翔·《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8·毛阿敏·《思念》


■1989·赵丽蓉、侯跃文·《英雄母亲的一天》


■1991·姜昆、唐杰忠·《着急》



相关专题:娱乐>>2001年CCTV春节晚会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娱乐版热点话题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