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国内 > 决战“非典” > 内蒙古疫情
渴望马头琴声响起的时候 内蒙共产党员抗非典剪影

NEWS.SOHU.COM  2003年05月16日00:30  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郅振璞

转自搜狐

  曾几何时,高亢的长调情,喷香的烤全羊,欢腾的哈达舞——这一道道民族风景线,给内蒙古大草原喷吐出多少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转自搜狐

  然而,今年从暮春到初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疫灾难向内蒙古袭来。霎时间,凭着人类本能和科学认知,醉人的“那达慕”悄然匿迹了,一场漫卷广袤大地的非典防治战斗迅猛壮烈地打响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冲在最前沿的勇士,正是坚守各级岗位的成千上万党员干部,是1700多厮杀在隔离病区的白衣战士,是7万多拉网普查的流调队员。40多天,从他们身上闪射的,正是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先锋”“模范”的英雄本色。

转自搜狐

  “为党分忧,为民谋福,我是党员我先上”

转自搜狐

  自从“非典”这个名词来到塞外,又把“首例”“确诊”“疑似”“SARS”等名词灌入人耳。仅仅“首例”,就清晰出现在内蒙古有关医院的日志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3月24日、包头医学院一附院4月5日、自治区医院4月7日,巴盟医院4月10日,临河医院4月11日……

转自搜狐

  首诊这些病人的,正是守侯在激战前夜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

转自搜狐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从懵然收治第一例特殊患者,到5月10日先后收治近百例非典型性肺炎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这里,一时成为令人望而生畏之地。然而,在这条救治非典病人火线上500多名白衣战士中,就有158名党员冲锋在最前面,5位院领导也在病区吃了一个多月的盒饭。

转自搜狐

  党员们总是请缨到最危险的岗位,投身于建立隔离病房、改造隔离病区、急救发热病人等工作,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实践着自己的入党誓言。随着患者的增加,附院第二次病房扩容,从4月17日开始一次性改造原特需中心4个科室为第三隔离病房。全体医护人员仅用72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4月20日,紧急抽调的150名医护人员开始在新病房收治非典患者。

转自搜狐

  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身后,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勇往直前地与疫魔作斗争。在这个生与死较量的火线,附院到5月10日就有87位白衣战士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院党委书记马仲奎动情地说:“这些天,‘为党分忧,为民谋福,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口头禅,几乎每临新战斗,总要挂在大家嘴边。”

转自搜狐

  “只要我还有半口气,累死也要把你们治好”

转自搜狐

  就在“五一”节,记者在附院门口采访全区首例患者出院:一同出院的3位患者,大有走出地狱、扑进生命大海之感。泪花闪闪的小孟,怎能忘记日夜救护他们的白衣天使!

转自搜狐

  崔丽英,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就是被小孟一家挂在嘴边的“救命恩人”。这个名字,在40多天同疫魔搏斗中,从医患之间到市井不胫而走。一个跟党不走样的白衣天使坚毅品格,在她身上体现得那么完美。崔丽英副教授最初在呼吸内科病房——四病房,首诊全区首例输入性“非典”患者小孟。两天后,民航一个紧急电话,证实了她的推断:这位执行空乘航班的空姐受了香港“非典”病人感染。凭多年临床经验,崔丽英越危急越镇定果敢、临危不惧。她调整了心态,大步走进病房。

转自搜狐

  她并不是不怕被感染,她知道,如果她突然“全副武装”出现在患者面前,将给患者和其家属带来心理恐慌。而心理恐慌所引起的情绪波动,对呼吸困难的“非典”病人无疑是致命的。第三天,这例病人转入隔离条件较好的烧伤科病房。崔丽英每天十几趟地往返于呼吸内科和烧伤科之间。患者的父母一见崔丽英查房就说:“救命恩人又来了。”

转自搜狐

  随着附院收治越来越多的“非典”患者,崔丽英像一只拧紧了发条的钟表,不知疲倦地奋战在救治一线。这时,她还不忘再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

转自搜狐

  有一位“非典”病人呼吸衰竭,需要做气管插管,正吃午饭的崔丽英扔下餐盒就往隔离病区跑。闻讯赶来的董京生大夫要拦住她,崔丽英一把推开董大夫说:“谁进去都是一样的危险,可我还有点经验!”说完,她就钻进隔离病房。紧张抢救了4个小时,使这位“非典”病人的体征平稳下来。

转自搜狐

  后来,崔丽英以治疗组组长身份来到内蒙古胸科医院,开辟治诊非典的“第二战场”。就在崔丽英奔波干两家医院时,附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因个别患者隐瞒病情一个个被感染。她流着泪紧急疏散其他患者,一遍遍对被感染的同事说:“只要我崔丽英还有半口气在,就是累死也要把你们治好!”家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她,远在美国的姐姐每天都要打电话问候她;年近八旬的崔父也不只一次告诫女儿要保重身体。在她送别首例患者出院那天,熟悉她的好友,看她体重足足锐减了5公斤!今年她在第一线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转自搜狐

  “在特殊火线作一个党员特别伟大”

转自搜狐

  在这个不见硝烟的特殊火线上,我们党的队伍在一天天壮大。5月5日,呼和浩特暴出一场入党宣誓的特殊场面——新城区卫生局党委接纳5个新党员。会场只有4人宣誓,王冬青仍在隔离病房救治非典病人。党委临时决定:在呼市二院病区挂上鲜红的党旗,全身“盔甲”的小王特别自豪的誓言,就从这里与多少入党积极分子激起共鸣……王冬青只是新城区医院内科一名普通主治医师,1995年就交了申请书。为了磨练自己,平时下乡她放下小孩一去就是半年。这次,她几次请缨,医院考虑她孩子才6岁,把她挤到第二批,到宣誓时已是一个月未下火线了。今天,她终于和本院、卫生监督所、防保站的牧媛、李栋、赵志鹏等一起实现了心中夙愿。

转自搜狐

  呼市二医院是内蒙古唯一小型传染病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女院长唐桂兰,对记者回忆近一个月收治70名患者时说:“全院270人,就有160人在第一线,还有多少人在请缨啊!我们19个党员,有的过度劳累,有的虚脱,劝谁退也劝不下来,她们说决不当逃兵。这一仗,不仅有多数患者恢复了健康,我们医护人员也没有发生医源性感染和实验室感染,还有13名同志在火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转自搜狐

  火红的5月,从首府呼和浩特,到包头、巴盟临河,一线入党宣誓的声音,汇成草原最美的音符。临河市医院谢辉等6名新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激动万分。谢辉说:“疫情就是命令!巴盟临河、嶝口县数十名非典患者的安危,使全院30多名党员冲锋在前,是老党员带领我们打冲锋。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定能筑起抗击非典的坚固长城。”

转自搜狐

  “临时党支部书记没有临时思想”

转自搜狐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上至自治区党委,下到基层党支部,都是坚强的战斗堡垒。而火线上临时党支部,更是党员冲锋的号角。

转自搜狐

  在草原钢城,包头医学院一附院感染疾病科郭俊卿就紧紧握着一把号角。

转自搜狐

  4月5日,一附院收治包头首例非典患者,感染科全力以赴,院党委任命郭俊卿为这个特殊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不单积极协助科主任搞好医务和管理,还处处完善措施,确保每个医护人员治好病人、保护好自己。一个多月下来,惟有包头市尚没有发生医护交叉感染。人们问起这位不显眼的临时支书,郭俊卿说:“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我没有临时思想。”他和党员们的实际行动,感动得两名医护人员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表达对党的挚爱之情。

转自搜狐

  为了支援包头,包钢医院感染科主任、党员曲春燕和她的同事,一起援助救治2名非典患者、6名疑似患者,使包钢医院成为包头3家指定医院之一。从4月18日晚到22日下午,她才想起一直没给家人打过电话。刚拿起话机,北重集团医院有了新病情,她撂下话机,又去接诊一位年迈的突发大面积心梗后又溶栓的疑似病人。老人病情凶险,随时可能淬死,曲春燕一声令下,和大家一直抢救到子夜使病人脱险。她还主动与科里护士一起打扫卫生、消毒、处理患者大小便,她说:“我什么工作都能做,就是不能休息,因为我是党员,是主任。”

转自搜狐

  在全区7万多名流行病学调查队员中,包头市卫生防疫站“非典”流调组长高文慧一个月来,每天工作都在18小时以上,体现共产党员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她丈夫也在防治非典第一线,两人见面很少,更没时间照看女儿和生病的老人。小高为履行职责,总是说:“我是组长,是党员,这个时候,全市人民生命健康最重要。”

转自搜狐

  5月9日上午,一个从大兴安岭冲出来的临时党支部,带领61名医护战士,乘火车千里迢迢来到呼和浩特,他们是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首批支援者。呼市市长柳秀握着张晓光院长的手说:“你们在呼市战地急救医院即将落成、急需大批医护人员的时刻赶来,首府欢迎你们!”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的张院长说:“我们身在牙克石,心系首府患者,后方还有几百人要来,首先是党员听从召唤!”

转自搜狐

  “阳光总在风雨后,百灵鸟总会唱起来”

转自搜狐

  40多天的防治战斗,已使非典疫魔开始向各族人民低头。

转自搜狐

  阵阵风雨,朵朵花落,草原人民增强了抵抗力,全区累计出院已达18例。继全区首例患者出院不久,首批被非典感染的医护人员患者——内蒙古胸科医院正值花季的2个小护士赵静、赵青云,5月6日也跨出自治区医院隔离病区的大门。两个姑娘激动地说:“生命的蓝天就是好,党员、医生,就是撑起蓝天的空气啊。”

转自搜狐

  伴随着党的新鲜血液的流畅,一批基层干部也在火线茁壮成长。记者难以走到600公里开外的巴盟行署临河市,但是,从电话里传来新任盟医院副院长杨志平的事迹,使记者敞开本篇的收尾——年仅38岁的他,从副科职的临河市医院副院长,火线提拔为现职,实在是党的重托,是人民与患者的渴望!

转自搜狐

  4月11日17时30分,黄河河套的巴盟报告出现首例非典病例,临河市副院长杨志平火速赶到盟卫生局请缨,担任起临河市“非典”临床治疗组组长。此时,生与死,要官与请缨,是多么地天地悬殊、大相径庭啊!

转自搜狐

  当晚,“水米未打牙”的杨志平,带着一帮弟兄将一排旧病房火速改造为“非典”病区,接着,从临河铁路医院求助400件手术衣暂作防护服。直直忙到凌晨1点,他们又悄悄“潜”进家门,没有打搅妻儿父老,纷纷给家里消了毒,拿起行装回到“火线”上。由于杨志平工作处处到位,4月27日遂被指定为巴盟“非典”专家组成员,接连出入五原县、乌拉特前旗等地搞医护培训。除了救治“非典”病人,他还不忘泌尿外科本行,为5名慕名者手术。 这一个月下来,他就“减肥”6公斤!今天,走上新岗位的杨志平,依然一身5层防护服,奔忙在新建的巴盟SARS急救中心……

转自搜狐

  春去夏至,草原嫩草吐芽、鲜花绽蕊。10万抗击非典的大军中,还有多少无名英雄,还有多少只闻口碑、不见经传的党员、积极分子和领导干部。他们正在筑就一道血肉如钢的长城,阻挡着猖狂的非典疫魔!正如当年与党的优秀领导干部郑陪民一起死守在长江险段、洞庭湖畔、如今担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储波所说:“抗大洪66天不下堤,抗大疫也要打大仗、打恶仗、打硬仗,我们一定能夺取抗击非典和发展经济的双胜利!”

转自搜狐

  “马头琴响起的时候,百灵鸟唱起欢乐的歌”。内蒙古各族人民渴望马头琴响起的时候!党和人民期待着“双胜利”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转自搜狐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15日电)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专家:内蒙古发病区域集中 农牧民患病比例逐增(05/15 21:31)
  • 内蒙古:提出要夺取非典防治和经济建设双胜利(05/15 20:52)
  • 内蒙古高考防非典 增加近三千考场降低考生密度(05/15 04:18)
  • 内蒙古领导与国务院非典防治专家组座谈(05/14 21:19)
  • 内蒙古今天又有8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05/14 21:07)
  • 图文:他们战胜了”非典”(05/14 20:40)
  • 全力以赴防非典 一心一意搞建设(05/14 15:48)
  • 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与国务院SARS防治专家组座谈(05/14 15:48)
  • 内蒙古“非典”疫情蔓延势头趋缓(05/14 15:46)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