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社区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传媒 | 企业 | ERP | Top100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进入搜狐星空

-出 品-

搜狐新闻·星空聚焦

主编
赵牧

编辑
国华、梅华、萧静、
张晋、李薇

版式设计
雪枫

联系我们 邮件订阅

星空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注册 忘记密码
文化研究
搜狐网-文化研究网
联合组办
[马克·波斯特著 赵毅译] 网络民主:互联网与公共空间
[徐艳蕊] 日常生活的乌托邦——《流星花园》解读
[唐宏峰] 后现代语境下的狂欢--论周星弛喜剧的狂欢化色彩

读图时代 改变中国

  从建国后曾风行一时的“小人书”,到近来流行的朱德庸的《涩女郎》和几米的绘画读本,继日本漫画风靡少年一代后,全民的阅读正在卡通化。中国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大家只想用更轻松更直接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感,对板着脸教育人的文本敬而远之。

  有人说读图比读文字快捷,直观,感受直接,还带有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在快餐时代的浮躁气氛中,势必流行。也有人认为“读图时代”带来“词语钝化”的问题,甚至认为,之会读图的一代将会面临语言的瘟疫,失去用字遣词这人类最重要的能力。

  毫无疑问,读图正在改变中国,问题是,这个改变是好是坏?


【我来说两句】:读图,或是看文? 

图片侵袭的年代

  “一图胜千言”。图画的生动、现场感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有时任何语言的描绘都无法企及,这种作用现在正在盛行。

历史的记录

  老照片风行一时,人们从那些陈旧的照片中感受逝去的年代。这些珍贵的照片,从明末清初的妓女,到民国美人林徽音,文革时少女的集合像,甚至曾经的结婚证,无不记载着时代的痕迹。

(点击小图看大图)

宣传的简化

  年老的人都记得那宣传画铺天盖地的年代,以图来解释标语口号往往能够深入人心。

(点击小图看大图)

文字的解说

  从建国后曾风行一时的“小人书”,到近来流行的朱德庸的《涩女郎》和几米的绘画读本,继日本漫画风靡少年一代后,全民的阅读正在卡通化。中国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大家只想用更轻松更直接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感,对板着脸教育人的文本敬而远之。

(点击小图看大图)

眼睛的糖果

  喜爱美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这些美丽的女子让人相信,女孩儿果然是用水做的。任何涉及美色的杂志都会好卖,也因如此。

(点击小图看大图)

可爱的形象

  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不馋不懒方为好孩子,然而不论大人或是小孩,不论面对的是工作还是读书的压力,要想有一天能够偷懒,像加菲猫一样大吃大喝大睡,似乎都显得有些奢侈。从加菲猫、史努比到流氓兔,这些可爱的形象成为从孩子到大人的钟爱。

  与图象相关的内容不止如此。许多在传统上似乎绝对与图像无缘的内容,现在也开始图像化了。日版书这点的表现最明显,从《漫画Windows入门》、《恢复心脏的健康》、《漫画生物工程》到《漫画原子物理》等,非常专业的知识他们都会出图画版。也许正是用简明易懂的图,才能解释艰涩的文字吧。

[相关连接]历史图库

[我来说两句]

从看文到读图

  真正的“读图时代”是在远古,当人类文明刚开始萌芽,还未出现文字,人们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图画的“优势”不言而喻——它可以超越时空距离、跨越地域界限,使人类拥有一种共同的语言。

清末民初:第一个读图时代

  近世之中国,第一个读图时代是清末民初。此时大城市迅速形成,人口密集化,市民层壮大,大众文化突然涌现高潮。不少报纸随报奉送一种石印的画页。页面上大都是时事新闻,一目了然,不识字的人也一样看,还有情趣,故颇受欢迎,传播得很快。辛亥革命前就已达到七十多种,这便是最早的“画报”。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八大卷的《图画日报》,乃是这种早期画报的经典,现在看来,称得上是晚清的上海乃至中国缤纷斑驳社会众生之巨型画库。它的认识价值以及包含的内容,乃是同时期任何文字书不能替代的。

  正是在这一时代,我国美术的一个新种类——漫画出现了(从清末画报上的“讽画”到二三十年代报刊上的“漫画”);跟着,连环画出现了(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正式打出“连环图画”的旗帜);民间年画也达到自己生命的辉煌期。图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个“读图时代”可谓极其壮观。在没有电视的时代,这琳琅满目的图给人家巨大的满足。

新读图时代的到来

  近十余年,由于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急速推进,大众文化势头正旺。读图时代的再度到来,表明大众文化的新扩展与日趋成熟。日前,图画书开始在市场上热销,一些敏感而反应迅速的出版社也在争相策划这类书。开本由大三十二开,发展到超大的国际开型。这显示了图画对版面的“特权要求”。

  一种主导的看法是,这种图文互读的老调子的流行是暗合了世纪末中国人的怀旧情绪。怀旧是为了反观现在和未来。也许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失去了太多的精致和细节,老调子中的简单、静谧、典雅、安详让人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倾慕,这或许可以看作是试图改变我们的粗俗生活的一种上进心。而对于未来,人人心怀恐惧,只有从过去寻找合理性解释。还是那句老话:距离产生美。但是不争的事实使这种怀旧日益成为商家行销的金字招牌,缕缕幽思蜕变成一种消费策略。

  还有就是视觉媒体对于现代人极其深刻的影响。大众已经习惯了电视画面的直观、动态,这种心理也带到了阅读当中。图文互读的书籍更容易被接受。估计现在专业之外的人很少能够忍受19世纪那种大段大段连篇累牍的心理描写、风景描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人的接受心理。对于迷信快餐文化的现代人而言,摩挲别具情调的老照片,把玩精美的文字,流连那种品味十足的生活,也只是一种诗意的消遣,而不会成为自我方式的实现。

[我来说两句]

读图时代引起的争论
读图时代的调查
1、您认为读图时代是否会让词语钝化?
不是
不好说
2、读图和看书,您更愿意做哪样?
读图,因为简单明快
看书,因为深邃细致
要看具体内容


  读图时代的一个新动向,是图画对纯文学书籍的入侵。三联书店最近出版的傅雷著作的珍藏插图本,图版多达二百幅,明确地显示它正在靠向“读图”。这是图画入侵文化书籍吗?读图会让词语钝化吗?面对读图时代,人们各有观点。

“读图时代”使“词语钝化” ?

  在一本叫《图像时代》(吉林人民版2003年2月)的书中,西方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探讨了当今“读图时代”使“词语钝化”的问题。他说:“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地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这个中心舞台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他认为,图像反对整体化,这是图像不同于词语的功能所在:“正如莱辛所示,欲以图画形式‘表现普遍思想’的企图,只能产生各种怪诞的寓言形式。”

  “有时候,我觉得人类最特殊的才能——即用字遣词的能力,似乎感染了一种瘟疫。这种瘟疫困扰语言,其症状是缺乏认知与临即感,变成一种自动化反应,所有的表达化约为最一般性、不具个人色彩,而抽象的公式,冲淡了意义,钝化了表现的锋芒,熄灭了文字与新状况碰撞下所迸放的火花。 ”>>全文

读图时代还是伪图时代?

  为泰戈尔的诗集做插图本,或充斥着卡通人物的《飞鸟集》?虽然是“读图时代”,这种做法仍让人哭笑不得,不像是对大师诗歌的诠释,倒像是后现代对传统经典的全新结构,很有一些“无厘头”的味道。

  插图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读者新的阅读需要,但问题是,目前出版界已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似乎任何图书都必须图文并茂,没有插图的书就不是好书。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图书界出现“插图泛滥”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全文

[我来说两句]

请给本专题打分(最高5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