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中旬,在日本侵略军的猛烈进攻下,华北战场山西的国民党军一退再退,先后放弃了雁门关到平型关的长城防线,退守到忻口(现忻州市)一带布防,战线南移,使忻口会战成为决定山西战局的关键。在这一期间,直到11月8日省城太原失陷,近10万中国军队同侵华日军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浴血奋战,给日军以重大打击。其中受国民党第二战区统一指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这次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军队配合作战,取得较好战果的一次重大战役。 断敌交通绝敌供给 忻口在太原以北90公里,境内并没有便于阻击日军的险要地形,只有几座几十米高的土丘,成为国民党军匆忙修筑起来的阻击阵地。国民党之所以在此筑防固守,阻敌南进,主要是为了保卫作为山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城太原,否则太原失守,山西大势即去,阎锡山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老巢将毁于一旦。因此,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才不惜一切,调重兵于忻口阻击日军。他任命国民党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将部队分为左右两翼部署在忻口前线。左翼军是清一色的国民党部队,由国民党将领指挥,是作战的主力。右翼军既有国民党部队,还包括战斗在日军侧后的八路军,由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率领。 战役开始前,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等八路军总部首长,慎重分析了山西前线的战斗形势,确定八路军的作战方针,于10月12日致电中央军委:“我们目前应以一切努力,争取以山西为主的来支撑华北战局的持久……消耗日寇力量,逐渐提高友军胜利信心……”次日,毛泽东便代表中央军委复电八路军总部,称这个“部署是正确的”。忻口会战发起后,八路军总部按照军委指示,立即指挥所属各部,首先“在敌人的后方,特别是在其主要连(联)络线上积极行动起来,断其交通,绝其供给……减少对正面战斗的威力”(朱德:《八路军半年来抗战的经验与教训》,载《新华日报》1938年2月9日)。迫使日军不得不从前线或后方抽调相当数量的部队,维护其交通线,有效地分散了敌人正面作战的攻击力量。 10月中旬,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一部,从崞县长途奔袭至轩岗一带秘密设伏,一举攻克日军占领的大牛镇,然后不断向进攻忻口的日军侧翼发动攻击,使日军防不胜防。接着,宋时轮支队又挺进雁门关以北地区,对仅距大同数十里的井坪镇发动夜间袭击,严重威胁大同和北同蒲线的畅通,使大同之敌连连致电忻口前线,请求给予救援。10月13日,第120师主力从宁武、神池、朔县等地出发,经过3昼夜急行军,秘密集结到雁门关西南的老窝村一带,准备对晋北要塞雁门关发动袭击。16日,当得知敌人一个车队,满载武器弹药由大同出发,经雁门关开赴忻口时,师首长当即决定,18日在黑石头沟两侧设伏,袭击敌人车队,并趁机攻取雁门关。是日,第120师官兵英勇奋战,用步枪、手榴弹击毁日军数十辆汽车,击毙日军数百人,取得了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以来又一次比较大的战斗胜利,并一度收复雁门关,截断了日军由大同向忻口运送人员、物资的通道,使“前线日军只能主要靠空运来维护需要,战斗力大大削弱”。 与此同时,八路军总部还指挥第115师的第344旅与师独立团分别向平型关、灵(丘)广(灵)一带活动,主要任务是袭击敌人车队,破坏道路。第344旅接受任务后,在徐海东旅长率领下,再次攻克平型关以及团城口、沙河、大营等地,尔后组成东进纵队深入冀西,威胁平汉线,牵制山西日军。杨成武独立团配属师骑兵营则组成东北挺进支队,向察(哈尔)南、冀西北地区出击,先后收复涞源、广灵、灵丘、蔚县、曲阳、唐县、定县等7座县城,与第344旅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完全切断了从张家口经平型关至忻口的交通线,使日军难以迅速调动二线部队增援忻口,弹药物资供应也发生极大困难。八路军第120、第115师的这些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忻口前线国民党军同日军的作战。 击敌要害奇袭机场 忻口会战开始后,日军除在地面用步兵进行疯狂攻击外,还利用其绝对空中优势,一方面加紧空运人员物资,一方面对忻口前线狂轰滥炸,使中国军民尤其是前线部队受到很大损失。因此,如何消灭日军这些飞机,就成为坚持忻口会战的当务之急。 这时,刚刚到达前线的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奉命到代县以南的苏郎口村一带布防。在这里,八路军官兵从当地老百姓口中得知,在隔滹沱河不到10公里远的阳明堡镇有日军一个简易机场,支援忻口前线的飞机就是从这里起飞的。第769团陈锡联团长立即把这个情况向师首长作了汇报,并请示要求尽快炸掉这个机场。 在得到上级批准后,为了掌握机场的详细情况,10月15日至18日,陈锡联带领3营营长赵崇德和几个连排干部,对日军机场反复进行了秘密侦察。他们从一个被日军抓去在机场做苦工、趁黑夜偷偷跑出来的农民那里了解到,这个机场共有24架飞机,平时分3列停放,白天轮流去轰炸忻口、太原,晚上飞回这里。保卫机场的日军约有一个联队,但大都驻在距机场3里多路的阳明堡镇街上,机场仅有数十人的小股日军守卫。看来驻防的敌人相当麻痹,以为这里是他们的后方,不会也不可能有中国军队敢于绕到他们的背后来进行袭击。敌人的这种心态和布防,更加坚定了陈锡联和全团官兵对机场实施突然袭击、以奇制胜的信心,一个比较完整的战斗方案也很快在侦察中形成。 袭击机场的任务交给了3营。10月19日夜,由营长赵崇德带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先消灭守卫机场的日军,11连接着直插敌人机场腹地,炸毁飞机,其他连队则作为预备队,并负责拦阻由阳明堡镇出来援助机场的日军。战斗进行地比较顺利。片刻时间,机场便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绝大部分飞机葬身于火海之中。10多分钟后,敌机场守卫部队大部被消灭。但不幸的是,赵崇德营长壮烈牺牲。 奇袭阳明堡机场,是八路军第769团出征抗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次战斗,20余架敌机被毁,机场被严重破坏,毙伤日军100多人,使日军在晋北战场一段时间里失去空中优势,大大缓解了忻口前线对中国军队的空中威胁,严重削弱了日军的进攻力量。 援救相助友军脱险 1937年10月,日军开始大举进犯山西时,原本将主攻方向确定在晋北一线。但在忻口攻击严重受挫后,就转而集中七八万兵力,沿正太铁路向晋东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同晋北之日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围歼国民党军主力于晋中地区,扭转晋北不利的作战局面。而守卫正太铁路的这一路国民党军由于力量较弱,畏敌如虎,没有经过认真抵抗就弃地而逃。10月28日,要塞娘子关陷入敌手,晋东门户大开,数万日军得以迅速沿正太路西进。当晋东前线告急时,正在忻口前线指挥作战的东路军总指挥朱德,为顾全大局,便急令刚到山西前线的八路军第129师主力和第115师一部星夜东进,驰援正太线上的友军。但是,还没等八路军赶到,娘子关第一道天险就已经失守,数千国民党军陷入日军包围之中。八路军到达娘子关附近,得知这个情况,便不顾长途奔波的劳苦和武器装备的低劣,为援救被围友军,不惜一切地分数路向日军发动勇猛的突然袭击。在八路军的英勇援助下,国民党军曾万钟部1000余人被八路军第129师从敌包围圈中解救出来,同时还救出其他友军近千人。第129师将这些部队和大批失去联络的溃兵收容起来,在生活上尽量给以照顾,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治疗。尔后,“把他们集中送还给友军部队。” 八路军这些举措,深深感动了国民党广大官兵。他们拉着八路军官兵的手,有的激动地泣不成声,有的连连表示感谢,有的甚至暗中表示要求参加八路军。这些救援工作,不仅及时挽回了数千国民党军官兵的生命,而且充分显示了八路军无私无畏、不怕流血牺牲,重友情、讲信用的豪迈气概,有力地促进了八路军和友军的团结合作。 娘子关失守后,日军沿正太路蜂拥西进,忻口至太原的退路很快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无奈之下,10月31日阎锡山下令放弃忻口,部队退守太原。11月2日,忻口一线数万国民党守军撤离阵地,向太原方向转移。然而,这时气势汹汹的东线日军,也正全力插向太原,妄图截断忻口中国军队的退路。在这危急时刻,又是八路军伸出援助之手,在自身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死死咬住敌人,发挥近战、夜战、游击战的特长,昼夜对日军发动突然袭击,使敌人西进步履艰难,进展十分缓慢。朱德对八路军这次行动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军队有若干团,“就从敌人后面去抓,要把敌人抓住,也就等于进攻。用进攻抓住敌人,使他们不能继续前进……”在这一期间,八路军先后发动了几次比较重要的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七亘村伏击战,歼日军400多人,缴获骡马300多匹;黄崖底伏击战,歼日军300多人,缴获骡马300多匹;第一次广阳伏击战,毙伤日军近1000人,俘3人,缴获骡马700余匹,步枪300多支和大批军需物资;第二次广阳伏击战,歼日军250多人。 由于八路军的这些战斗,严重迟滞了日军西进的速度,为忻口和太原的友军梯次向南转移,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免受更大的损失,得到了山西广大军民的交口称赞。国民党军一些将领说:若没有八路军有效地拦阻,北线部队的命运很难设想,省城太原也会提早失陷。
|